★她把痛苦化作激情—— 一份外国报纸对一位中国老知青的报道【知青公共频道】
来源:新西兰《威灵顿人报》 日期:2009-02-06 作者 :罗伯· 奥尔森 翻译:郑平
http://www.yhnkzq.com/NewsShow.jsp?msgId=7037
她把痛苦化作激情 原载新西兰《威灵顿人报》 罗伯·奥尔森翻译:郑平 谭海燕,一位威灵顿妇女,6年前由于严重的关节痛,被迫放弃了她在科学研究所的技术助理工作。她想,她的职业生涯要结束了。
“因病退休”非常的无奈,她尝试了各种方法想减轻肘关节和胸部肌肉的疼痛,但成效甚微。她一度变得十分消沉。一个偶然的机会给她带来幸运的转折。那天她到药店去买山金车花,被人告知有一种“Bowen therapist(播恩疗法)”——一种作用于肌肉和肌腱,缓解紧张,解除身体活动障碍的轻柔的治疗手法。经过了三次治疗,她的胸痛消失了,肘关节的痛也明显改善了。她对这个疗法感触良深,她决定要学习这个疗法,以帮助其他像她一样遭受痛苦的人们。“我知道这就是我要做的工作。它是那样一种温柔的治疗方法。”海燕说。海燕过去只是给家里人和给朋友做过一些非正式的中国式按摩。
2001年,海燕在纽西兰经过10个月的强化训练,她终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澳大利亚播恩疗法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虽然学业时间不长,海燕说,开始由于语言障碍相当困难。“我不得不非常刻苦的学习。” 然而,她学成了。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大约一年前,她在威灵顿市中心建立了The Willow Tree Bowen Therapy Clinic “柳树播恩疗法门诊部”。
柳树的力量—— 海燕选择柳树作为她诊所的标志,因为柳树轻柔温和而且很有用处。
她形容播恩疗法“就像晨钟唤醒你的身体”。它牵连身体的每个系统,它帮助你的身体自行修复,改善循环,使你的能力充沛。
这种手法可治疗许多病痛,如背、颈、肩、肘和其他关节痛、腕部障碍carpal tunnel problems、头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消化道问题和便秘,还有紧张压力症状,等等。
事实上这种疗法效果确实非常好,她已经治好了一批患者。“我总是有新的客户来,他们好转了,也就不再来了。” 海燕说。她在一年里已经治好了两百多名患者。也有一些患者回来进行“一般性的健康治疗”。但她的理念是不要排满了病人。“如果病人不好转,那我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 许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播恩疗法,不过口头传颂看来是最好的广告。大多数来这里的病人都是听了那些曾来治疗过的人介绍之后才来的。一些其他病人花了数千美元用其他治疗方法治疗了几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播恩也在这些疗法之中,海燕说。不过她补充说,“这就是为什么应该从正确的手中接受正确的治疗。” 由于播恩疗法是如此的温和,它适应于所有人,从婴儿到老年人。“它是安全的,温和的和卓有成效的,而且完全不需要药物。”
海燕说,播恩疗法也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补充。“作为一个临床医师,我必须成为鼓励我的病人获得新生活的榜样。这包括经常的锻炼,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个技术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传入澳大利亚的,汤姆.播恩将其发展。“他很有天赋”,海燕说。他平均每天治疗50人,一年治疗13000人。他非常忙,他让助手帮他整理技术资料,并许可建立了一个培训学院。现在播恩疗法技术已经传授到16个国家,海燕说。
译者后记:
谭海燕是我的一位农友,同是广州知青,六十年代末上山下乡到了海南岛农场,一干就是十年。七十年代末回到了广州,在工厂里又干了七、八年, 1986年随着同是场友的丈夫—— 一位当年受排华影响而回国的华侨学生,一起移居新西兰。海燕在农场时身体就不好,是我们知青们都知道的“老病号”,然而她喜爱文学,写得一手好字,且性情温厚,像个大姐。她回城后被分配到了罐头厂,当时我们都担心她的身体能否适应。后来她出国后,一度就少有联系了。及至九十年代末,她回国探亲,看到她精神爽朗,身体敏健,我们心里在暗自感叹:“国外生活条件就是好啊!” 孰料海燕在异国他乡,并非养尊处优,却是在不懈地与命运抗争。海燕终于还是因为病提前退的休,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不但治好了自己的身体,而且克服了各种的困难,学会并掌握了一种好的疗法,造福于人。她办起了自己的诊所。海燕学习的播恩疗法,手法独特,疗效显著,海燕自己一直坚持中国气功的锻炼,对病人施治时更融合了科学的理念,因此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她充满爱心,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和赞赏。前来求诊的有不能行走的老人,身患顽疾的少女,有医生,有教授,还有国会议员,许多人是慕名老远从外地前来求诊的。看到被治愈的病人自己稳健地走出诊所,海燕感到欣慰和高兴,同时连自己也惊奇于这种疗法的神奇。有的病人经过几次治疗,治好了原来一直难以治愈的病患,心存感激,相互传告。本篇报道就是当地报纸特地报道她的事迹。我们这一代历经苦难的知青朋友啊,无论到了哪里,都是以一种不屈于命运的姿态站立着,且前行着,在人生的道路上刻画着自己的轨迹。
这是四年前新西兰报纸的报道,当时把它翻译过来,未曾发表。今天有了“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站”这样一个知青群体的交流平台,我也看到了许多知青朋友回忆当年的文章,往事历历在目,字字扣人心扉。知青,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扭曲和苦涩,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当我们回忆起往事,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重,知青没有可以依恃的资历,没有可以立命的资本,大多数知青回城后,又从头开始新的艰辛。然而,过去艰难岁月的磨砺,心底间自有一股豪气默默的在流淌,使我们在知青岁月后的几十年间,无论境遇的好坏,命运的沉浮,我们坦然地面对,积极地生活。我想,这恐怕也是我们能够留给后辈的最能拿得出手的财富吧。
祝愿所有的知青兄弟姐妹,无论曾在天南海北,现在国内海外,身体康健!幸福,快乐! 目前海燕搬去了澳大利亚,和先生李旺祥一起居住,在当地她又新开了一个诊所,还是非常的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