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忆录之:
难忘的铁建文艺生涯
一、参加铁路大会战
1970年9月,初中刚毕业的我便背着行李随铁建民兵队伍,来到冷水江工地参加铁路大会战。
“铁路会战”即“三线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当时国际紧张形势下,为建设我国中西部大后方做出的战略决策。我参加会战的是湘黔铁路,它东起我省株洲市,西到贵州省贵阳市,全长905公里;自京广线上的田心站出岔,经湘潭、娄底、新化、烟溪、溆浦、怀化、新晃、玉屏、镇远、凯里至龙里与黔桂线接轨。我记得仅新化县组织参加湘黔线会战的民兵就有上万人,团长是当时的县委办主任刘国华,政委是县武装部一位北方籍高姓部长。按铁建民兵建制,我们新化团下辖14个民兵连(全县大概以区镇为单位,每个区镇为一个连),我所在的连是城关连,指导员姓曾,原是城关镇一位资深的街道干部。
当初的“铁路会战”实际上是人海战术 。自冷水江大湾里(现冷江电厂),至禾青乡(现资江氮肥厂所在地),短短的十几公里区段内,就汇集了新化和邻近县市的数万名铁建民兵,站在稍高一点的楼顶或山头放眼一望,只见工地上人头攒动,人流滚滚,取土的、挑土的、夯土方的、抬石头的、打炮眼的人群,伴和着“嘿哟、嘿哟”整齐嘹亮的劳动号子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一幅雄伟壮观的图画!
我虽然体质较弱,但血气方刚,怀揣着建设祖国的美好理想和将来当一名铁路工人的期望,每天早出晚归,忘我劳动。不久因抬石头砸伤手指,干不了重体力活,也是民兵组织为了活跃文化生活,着手筹备文艺宣传队,我便和一些有文艺基础的青年民兵成了最早的文艺骨干。
这年11月,经过紧张筹备,新化铁建民兵十三团城关文艺宣传队率先成立了。由此拉开了我两年多的铁建文艺生涯。期间,也就是1971年3月,我被街道唤回强令下放当知青,插队到当时的鹧鸪乡聚星村。但我很快于早插后的5月便返回铁建宣传队,直至1972年11月湘黔线建成队伍解散,前后共计两年零二个月。
二、 我为民兵演出忙
宣传队成立伊始,便肩负起为全体民兵打气鼓劲的重要使命。但人员不足,只有十几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队员刚开始跳舞甚至发同边手;乐器简陋,只有两把二胡、一把板胡、一根笛子、一套敲打乐器;资金匮乏,没有专项资金预算,以及节目创作、编排等没有专业人员。一句话,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宣传队一边向上级打报告请示,一边自己想办法。我们拜县文工团当红小生谌聂初为师,从基本功开始,每天早晚进行严格训练。刘家俊、杨自安、黄小平、胡燕飞、袁菊阳和我等还组成创作班子,日以继夜创作、改编出一批节目脚本,大概记得的有:大合唱《铁建民兵之歌》、歌舞《我为祖国筑路忙》、表演唱《铁建工地我的家》、锣鼓词《三线建设就是好》、口号舞《抓革命、促生产》、三句半《打倒林彪野心家》等。脚本出来后,紧接着就是刻钢板、油印歌本。钢板刻得最好的是黄小平,一手漂亮的仿宋体字,就像印版一样,我很羡慕他,曾私下向他讨教,他告诉我:刻字时手捏铁笔不能太紧,要顺着钢板的纹路走,一笔一划不能马虎,就像人做事一样,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别想套乖巧、走捷径。按照他的方法,后来我的钢板字也大有长进,我和黄小平也成了要好的朋友。他早一年毕业于上梅中学,曾经当过红卫兵造反派的头头,虎背熊腰,十分英俊,态度温和,很讲义气,后来听说他精神受刺激自杀了。我们这些曾经风雨与共的朋友一谈到他,都会唏嘘惋惜一番。
我们的努力赢得上级的重视,很快将我们连宣传队接管升格为团宣传队,委派县公安局副局长刘泽放为宣传队政委,以加强领导。刘副局长个子1米5、6左右,矮小精干,性格风风火火,敢于担担,一些棘手的问题如专项资金在他手里迎刃而解,还亲自下连队考察选拔文艺人才,亲自带队去邵阳采购乐器、道具,等等。他因此赢得所有人尊重,都叫他“放把把”。在宣传队全体演职人员的努力下,一台1个多小时的节目出来了!我们马不停蹄,沿铁路线一个连队一个连队巡回演出。那时没有车,道具、布景等全靠肩扛手提,遇上天公不作美,我们要顶风冒雨,在泥泞小道上跋涉前进。有的演出场地简陋,没有水泥或混凝土台子,我们就在工地上找一较高开阔处,以黄土地为舞台,蓝天为背景,为辛苦一天的修路民兵放声歌唱,倾情表演。尽管服装不亮、舞台不美,仍然赢得了民兵们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宣传队就为全团十几个连队进行了一次巡回演出,还到县城做了汇报表演,为铁建十三团争得了荣誉。(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