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元老
离开博斯腾湖,向西到轮台,从这里向南,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行至塔里木河,看到成片的胡杨林,驴友们兴奋不已。
1、街头
2、沙漠公路“0”公里处
3、穿过沙漠公路前,先准备点干粮和瓜果。瓜摊主人家的巴郎和古丽,凑到我跟前,怯生生的要我拍照。
4、拍完一张,小巴郎显然意犹未尽,还要来一张单人的。
5、烤馕的小伙子非常认真。
6、胡杨。正值中午,顶光硬硬的,为了赶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7、
8、
9、
10、
让你这么认真的又去摆渡了一次。《胡杨泪》让李锐知道了他,《胡杨泪尽》是钱宗纪念集 里面有 ... 乡音 发表于 2011-2-17 14:11
那篇报道是1983年由人民日报的记者孟晓云女士写的,记得当时连着看了两遍,第一遍是囫囵吞枣,看了个大概就被吸引了,接下来仔仔细细看了第二遍。今天,又当是重温了一次吧。非常感慨!
TOP
乡音 (乡音)当前离线
昵称: 乡音头衔: 超级版主
好像就是他!刚才摆渡了一下,文章的题目该是《胡杨泪》! 他说:“过去的都已过去了。 ... 残阳如血 发表于 2011-2-17 10:33
让你这么认真的又去摆渡了一次。
《胡杨泪》让李锐知道了他,《胡杨泪尽》是钱宗纪念集 里面有李锐较多的文字。钱很不幸 他遇上了一个不惜人才的时代,他又是很幸运的,他在最不幸时碰上了有点权又惜才的李锐。
仿佛闻到了它的香气,看到这架势,病毒跑得远远的了,尽管睁开眼睛吃。 呵呵 发表于 2011-2-17 08:05
是买了一些,也挑了些西瓜和哈密瓜。记得瓜好像是2毛一斤。一路上多亏这些东西了!
回复 7# 残阳如血 你说的是湘乡的钱宗仁吧!他是与我们同时代人 他的遭遇比我们都惨,现在湘乡把他与曾国 ... 乡音 发表于 2011-2-16 17:35
好像就是他!刚才摆渡了一下,文章的题目该是《胡杨泪》!
他说:“过去的都已过去了。我今后二十年能为人民做些事,得到人们的理解,我的心就得以满足,它将证明我前二十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的承认,使一些在那里刚开始发奋自学又遇到挫折的青年产生信心,也让那些曾打击和阻拦我前进的人看看,小草要破土而出,任什么人也压不下去。我对生活充满着信心,相信命运是可以抗争的,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最后,我希望我们现行的政策稳定,哪怕是半个世纪也好。”
呵呵 当前离线
头衔: 超级版主
仿佛闻到了它的香气,看到这架势,病毒跑得远远的了,尽管睁开眼睛吃。
回复 7# 残阳如血
你说的是湘乡的钱宗仁吧!他是与我们同时代人 他的遭遇比我们都惨,现在湘乡把他与曾国藩等一起划进了“湘乡名人”里--我们的同学提起这事。爱用一句话“是知今日何必当初?” 当年如果湘乡对他宽容一点,不至于做得那样绝情,他又如何会流窜往新疆?
他的确不愧胡杨的称呼,湘乡没有东西可以比拟他的性格和人格。
呵呵 说了题外话了。
左边的胡杨树好像倒插进土地里一样 和旁边的形成了对比 !这次是近距离看单棵的胡杨 !就像一群不屈不饶 ... 乡音 发表于 2011-2-16 09:56
胡杨树被世居于此的维吾尔族人称为“英雄树”,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说法。
以前读过一篇报道,好像叫“胡杨颂”,被深深的感动着!
喜欢看这样的民俗生活照片。我们看到的馕坑,是伴墙竖立的,不是这样横躺着的。 笔架山人 发表于 2011-2-16 09:26
谢谢山人兄喜欢!
“伴墙竖立的”馕坑,我在二道桥、喀什、阿勒泰等地也见到过,那是比较有规模的了。偏远点的地方,还是十分简陋的。不过话说回来,味道还是不差的。至于卫生不卫生,呵呵,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好啊,醉美南疆之二出来了,看来后面还有得看,不急,我们等。谢谢。看了报晓君的北疆,又看残阳君的南疆 ... 蔡家湾 发表于 2011-2-16 09:21
学点“章回小说”的手法:且听下回分解!哈哈!!!
笔架山人 当前离线
头衔: 版主
喜欢看这样的民俗生活照片。
我们看到的馕坑,是伴墙竖立的,不是这样横躺着的。
蔡家湾 当前离线
好啊,醉美南疆之二出来了,看来后面还有得看,不急,我们等。谢谢。
看了报晓君的北疆,又看残阳君的南疆,旅游栏目有看头。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