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你在家乡还好吗?!(三)洪江下放户们

           你在家乡还好吗?!(三)洪江下放户们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甘肃定西地区会宁城镇居民上山下乡情况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的一篇消息(不知当年的会宁城镇居民是如何在那黄土坡上凭着两只手与农民“抢饭吃”的,只知我在2004年去会宁时,贫瘠的会宁街上只有烧土豆、烤土豆卖。因为贫困,位于大西北的会宁农家孩子为此拼命读书,高考录取率远远高于大西北其他地方,成为少见的高考成绩赶上发达地区的地区),两天后,人民日报又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秋风扫落叶般,城市在掀起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大潮的同时,也将当时城市里的所谓闲散劳力或容不下的所谓“二十一种人”大批的全家赶往农村。

   这是一批比知青更为悲悯的人物,他们的命运比知青更是悲惨。毕竟不管父辈有多大的“原罪”,但知青本身身份是没在被打倒之列。毕竟知青或多或少有盼头,毕竟当年的我们得到了那虽远在城市,但无时不刻给予我们关怀的家庭庇佑,毕竟知青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下放户们当时很多的就是那个时代的政治“活靶子”;他们似乎看不到东方的曙光;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外援;那些下放户的大人们在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要养一大家人。想来他们有过“床头屋漏无干处”、“箪瓢屡空”的境地......在农村时,在叹息自己之余,也将同情的目光投向他们,但自身难保的我,只能是“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所谓“秀才人情纸半张”,亦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才借网络表达,汗颜!请在湖知网去读有关朵朵的《乌鸦河之恋》,潇湘之子的《白果树下》吧,去聆听他们跟着父母下到农村后的真切感受吧。
   1969年,洪江这个曾经重要的商业重镇,将一大批从事商业、手工业、小买卖的人家下放。高椅公社几乎每个大队都下了一到两三户人家。我们在1970年春天下到会同高椅后,在生活中、劳作中也自然地要接触到这些人家以及他们的子女,对他们有了些大致的了解。我只是择几户说说。
    我们最早接触的洪江下放户便是下在本大队一队的李姓人家(曾在2010年的《四十年后,我们在去下放地的起点——洪江重相聚》一文中作过简单介绍)。我们第一年借住地在一队的地域。这样我们也就与李姓人家熟稔了。他们借住在一栋老房子的楼上,那是我们大队唯一一栋楼上有“美人靠”的老房子,但可以单独出入。
   李伯伯本是经商有道之人,据说解放前就有好几家店铺。解放后公私合营,他在商业部门工作。讲一口邵阳话,留着胡子,像一些老农那样胸前围着围裙,也干着老农的事,比如犁田、耙田。人还苦中寻快活,喜欢说点笑话,也有点商人的狡黠。李伯妈在家搞家务,长得清秀,白净,善解人意,能用长沙话与我们交流(去年才从她小儿子的回忆文章中得知李伯妈还擅女红,会绣花,为芷江机场飞虎队的美国飞行员绣过帽徽)。身边有小儿子相伴,其年纪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当年也和我们一起在大队搞文艺宣传队,他应算是“男一号”了。两个大儿子作为知青,下在了只隔一座山头的黔阳龙船塘公社的光明大队。有时他们会翻山过来看望父母,一家人也有其乐融融的一刻。

   最记得当年我们刚到队上时,人生地不熟,有许多的不明白和不理解。因此我们晚上就会到李家的“美人靠”上坐坐。向他们倾诉我们心中疑惑。不明白的向李伯伯李伯妈问个明白,比如谁的为人、比如某句会同话的解释。不理解的一些,两位老人虽身处逆境,自顾不暇却总是宽慰我们,他们的小儿子则腼腆地在一旁作些说明,这给初下乡的我们苦闷的心灵以极大的慰藉。刚到乡下没有菜吃,我们也得到过他们的及时援手。大约是73年下半年两位老人先回到洪江,他们的小儿子也在74年招回了洪江商业系统。
    2009年通过健者兄联系上了他们的小儿子,这样在2009、2010年趁返会同时,我都特意去看望了虽历经波折,仍高寿(九十多岁)且健康的李伯妈。在此祝四代同堂的李伯妈,长命期颐!

 

    这便是2010年拍的李伯妈,时年九十三岁,如今九十四岁了。

    2009年回到队上时还专门为那栋有“美人靠”的老房子拍了照片的,只是将照片寄给了屋主后,没有留下原片,遗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看来还是健者兄记性好,也记得文中的那些洪江下放户。当时红光的水坝小,留不住水,因此农民难得等,像李伯伯他们也就干脆多走几里路,到红坡去打米。

TOP

回复楚风:李小安也上网看文章的,他和他的高寿且健康的老母亲会在洪江等着你的造访呢。

   讶异于你竟还记得那王老倌子那为了生意而有的技巧性的上不了台面的动作,从这双手,让我们认识,并记住了了商业古城——洪江的生意人。

TOP

回复佳哉:不是我的记性好呢,而是那时只能在红坡那儿买东西,别无选择。也因为此,也就记住了那作小生意的老头、老太。至于另几户,是因为我与他们打过交道吧,也就自然记住了。

TOP

书荟回忆的几位洪江下放户我大都有印象,其中的李伯伯曾经多次挑着谷子来我们红坡打米,我那时在大队打米、发电。

TOP

楚风哎,你就看得过细,那墨黑的房里,捏饼干末都唾你闹见嘎,哈哈....写得好形象滴.

TOP

回复 14# 佳哉

 

 

      王老倌在红坡那暗暗的小卖部里,看秤杆准星时眯着细细的眼睛,左手提着秤绳颤颤巍巍,右手三个指头窸窸窣窣地从那饼干桶子捏一小把明显用水打湿的碎饼干沫沫,悄悄地、笑容可掬地放到已经称好、还稍欠斤两的秤盘中饼干堆里。

      这就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洪江人的形象,几十年在脑海中都尤为深刻。

 

      洪江人会算细,商品意识比我们那时从省城里出来的,教书先生们的子弟们强得多。

TOP

   

      我年初到通道,本来准备在洪江同小安见一面,特地还向书荟要了小安的电话。与小安通话后,他非常高兴。他特地还穿得整整齐齐,同事们还笑他:“老李,你这是要见什么人啰,还这样乔装打扮?”小安讲:“是我一个40年没见面的老朋友啦,你们讲我高兴不?”

     结果单位的车子后来没走那一边,我只好很不好意思地在电话里向小安道了歉。好在我不久后还会去一趟洪江,届时再去看他。

     李伯母身体尚如此康健,真是令人欣慰。真诚地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长寿!

TOP

书荟:你的记性真好,记得这么多.我只记得我们红坡的王老倌子一家.你笔下他的形象传神,在当时觉得他抠,现在想起他一家也不容易.老的老,小的小.他们也要生活呀!

TOP

     也谢谢大鼎兄的真情厚意!让你又动情了,想来您也是一位感情充沛、富于同情心的君子!

     我之所以记住了这些下放户,应该是我与他们是同命运的人吧。因此我的笔下对他们自然赋予了我的同情,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那时的我自身难保,连同情也在那时没能当面给予什么。

TOP

回复顾兄:认真读了顾兄的高论。你总是能透过现象看问题的本质!那些本来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凭着自己的经商的能力在城镇站稳脚,为居住地的人们服务,也养活一大家人。可执政者不知是什么考虑,要将他们驱赶到完全陌生的一无所有的农村,他们一切要从头开始,艰难也就可想而知。回城后,城市也与他们暌别多年,一家老小重新融入,想来亦不容易!

   您也是洪江人,想来对这些是深有记忆和感触的。

   不过,当年作为知青的我还是有一点点羡慕他们的是,再苦再累也是一家人在一起,自有家庭的温馨。

TOP

回复老槐:也谢谢老槐的关注!

      我想你应该对下高椅的洪江下放户也有记忆的。

TOP

回复 6# 乡里二姐 :之所以记得那些事,大约是因为在那儿呆久了吧!

       写此文时,与李家小儿子通了电话。李老太太还很健康!还能自理呢,能自己洗衣服等。我特别羡慕那些高寿且健康的老人和他们的儿女!

TOP

回复珊妹:我的记性并不好呢,比如我文中的有些人物,怎么也不记得姓名了,但也不知为什么那些事情会记了下来。之所以记下了那对开代销店的老夫妇,是因为当时只有在他们那儿买东西,再加上他们做生意的方式与当年师院大门对面的做小买卖的老夫妇很是类似,故此有记忆(呵呵,红坡的楚风、健者、佳哉来回忆,应该更形象)。

    我觉得你对下放地千山红农场的情义更深呢,今年你们还成功地组织了知青返千山红农场的大型活动,你们的义举让人佩服!

TOP

回复 1# 书荟;又一次看到你情深意重的忆旧文章,又一次地让我眼睛湿润。并非我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也并非不坚强,而是被你的故事中的情感碰撞、被你对下放户们的一片深情所感动!被你的清晰记忆、细腻情感、善良天性、华美文笔所折服。谢谢你,好心的书荟君。

TOP

写得真好,谢谢书荟!

TOP

书荟你可真行!知道当年的好多事,而且还记得这么清楚!佩服!

 

还佩服这位老太太,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可是已经有点糊涂了哦,好多事都不记得了,要是以后在路上遇到各位熟悉的人而不理睬就莫怪啊,那是已经老年痴呆了

 

[img]

TOP

   在“无产阶级”权力者视为“攫取剩余价值”的旧世界遗老遗少这些人,怎么也弄不清,就廿年间怎么就逐步沦为了社会的边沿人。他们有些是政权建立时的团结对象——民族资产阶级,经历过几年的运动到冠冕堂皇的“赎买”政策出台,他们实际也变为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有些本来就是城市旧有的小商小贩,被冠之为所谓小私有者予以强行“合作化”再逐步边缘化;而更多的则是出身或社会关系有各种各样问题的阶级“异己”分子,或是得罪过“领导”而划成的“坏分子”、坏人的平头百姓。总之也和农民一样,刚分得了的土地在美丽的“合作化”名义之下又被巧妙剥夺,通过各种“政策”的限制,剥夺掉最后残余的生产资料——耕牛和土地,使之成为赤贫的无产者。当在马上夺得天下的权力者,掳取了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所有余权后。就“开销”他们及他们的家人,去这已经被极端扩大了差别而又最能束缚住人的贫瘠的农村。让他们去和原来打天下的农民阶级打成一片,饮完这人生最后的“羞辱”之鸩!等他们在近十年后落实政策回城时,一个新的攫取更大剩余价值的阶级却合法的冉冉升起。对他们个人命运言,这不能不说是在劫难逃!

不过,他们一定感谢当年比他们好不了多少的书荟姑娘的挂念!

比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

TOP

回复 3# 珊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李老太太一看就是个外柔内刚坚强的女人。没有好的心态,也不会这样长寿。

TOP

回复 2# 书荟 书荟的记忆力和观察力真是惊人的好,特别是对洪江的生意人做生意时的心态描写得入骨三分,看了只想笑。我一贯不喜欢做小生意的人,不喜欢他们的斤斤计较。没想到他们也没有逃脱下放的厄运,想起他们拖儿带女地在农村艰难度日,也就很同情他们了。我们农场也有不少下放干部,都是拖家带口的。我们队上下的是沅江赤山监狱的干部,干活休息时老给我们讲监狱里如何枪毙犯人的事情,听得我们毛骨悚然。

书荟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当年自己的处境不好,还对当地的老乡很有感情,多次回去看望他们。回来这么多年了,心里仍然记挂着当年下放在那里的戏校知青和下放干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