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唱歌 当前离线
家属知青
头衔: 知青元老(家属知青)
老人爱怀旧(当然不是所有老人)。“旧”即是“过去”。老人的“过去”是青少年,青壮年,不管有多少迷茫,纠结,苦难,总是花季年龄,拥有青春和健康优势吧。老人的“将来”,就不那么好说了喽。比如我吧,得将自己不断收缩和圆润,以免棱棱角角擦碰到和谐社会和现代文明,并且时时刻刻想想那个“盒子”。这,都是不太有趣的喽。 参观一下中山纪念堂,就不免怀旧了。那是1965年下半年,我到广州不久,曾多次进到这个地方。做什么呢?开会和看演出。最记得是看广州版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当时还有武汉版。连北京(演职人员包括上海)那个原创版(电影版),全国共有三个版本。要排演“东方红”,几千演职人员不是个问题,适合演出的场地才是个难题。中山纪念堂正好堪当此任。 为了排演东方红,广州部队,广东,广州的各专业艺术团体,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中的业余文艺骨干,近2000人参加演出。(我们单位一位工友的八九岁儿子,扮演了“少先队员”。)中山纪念堂可坐6000观众,舞台深广,后台有吞吐演员的广大空间,周围有疏散观众的多条通道。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民国时期的这项大建筑,派了大用场。 武汉版我没看过。广州版和北京版相比,除合唱,群舞人数略有减少之外,(比如,开头的葵花舞,比北京少了两个花瓣,舞台两边的伴唱人数也少了不止一排)其他都毫无二致。精彩程度似有过之绝无不及。 门票由有关部门,按党政群文体,工农商学兵,街道居委......有组织地分期分批派购,不对外公开发售。票价不高,可能几角钱吧。我当时将手伸得老长老长,找单位,找单位的主管上级,找部队的老乡,找同来的学友,死皮赖脸地,看了一次,又谎说自己没看过,以至看了三次。看一次都像过一次节。 也在这里看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那还是没有提拔到“样板戏”的时期。女演员的芭蕾鞋似乎不够先进,足尖部位好像塞了一小块木质(?)硬物。我当年虽已21岁“高龄”,也许“瓜菜代”时期抑制了生长,工友们都说我看去只有十七八岁(是否口水淹人,需求证实话实说的老学友)。每当看演出,我都会“倚小卖傻”勇猛地扒在乐池边偷看,与剧场工作人员“躲猫猫”。我确实看到并听到“倒踢紫金冠”“足尖碎步”时舞台上的木头撞击声。几年后上升到“样板戏”拍成电影时,我想应该是研制了或进口了新型芭蕾鞋吧。 “白毛女”没看过。但看过中央实验歌剧团由李光羲,苏凤娟(?)主演的歌剧“阿伊古丽”(?)。 到中山纪念堂看演出是我那时最快乐的事! “文革”开始,这里很快“军管”,没有被疯狂的人群所破坏。每年仍有两度演出。那是春秋两季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开闭幕式,演给外宾外商看的,我只有看电视实况转播的资格了。 大约是1966年八九月份,我在这里听过一次录音报告,那是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毛的湘潭腔,尽管基本用的书面语汇,也让广州人听不太懂,我是全懂的,便义务翻译。这使我在他们面前“抖”了一把。 这最后一次进中山纪念堂,算起来已有45年了。
老人爱怀旧(当然不是所有老人)。“旧”即是“过去”。老人的“过去”是青少年,青壮年,不管有多少迷茫,纠结,苦难,总是花季年龄,拥有青春和健康优势吧。老人的“将来”,就不那么好说了喽。比如我吧,得将自己不断收缩和圆润,以免棱棱角角擦碰到和谐社会和现代文明,并且时时刻刻想想那个“盒子”。这,都是不太有趣的喽。
参观一下中山纪念堂,就不免怀旧了。那是1965年下半年,我到广州不久,曾多次进到这个地方。做什么呢?开会和看演出。最记得是看广州版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当时还有武汉版。连北京(演职人员包括上海)那个原创版(电影版),全国共有三个版本。要排演“东方红”,几千演职人员不是个问题,适合演出的场地才是个难题。中山纪念堂正好堪当此任。
为了排演东方红,广州部队,广东,广州的各专业艺术团体,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中的业余文艺骨干,近2000人参加演出。(我们单位一位工友的八九岁儿子,扮演了“少先队员”。)中山纪念堂可坐6000观众,舞台深广,后台有吞吐演员的广大空间,周围有疏散观众的多条通道。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民国时期的这项大建筑,派了大用场。
武汉版我没看过。广州版和北京版相比,除合唱,群舞人数略有减少之外,(比如,开头的葵花舞,比北京少了两个花瓣,舞台两边的伴唱人数也少了不止一排)其他都毫无二致。精彩程度似有过之绝无不及。
门票由有关部门,按党政群文体,工农商学兵,街道居委......有组织地分期分批派购,不对外公开发售。票价不高,可能几角钱吧。我当时将手伸得老长老长,找单位,找单位的主管上级,找部队的老乡,找同来的学友,死皮赖脸地,看了一次,又谎说自己没看过,以至看了三次。看一次都像过一次节。
也在这里看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那还是没有提拔到“样板戏”的时期。女演员的芭蕾鞋似乎不够先进,足尖部位好像塞了一小块木质(?)硬物。我当年虽已21岁“高龄”,也许“瓜菜代”时期抑制了生长,工友们都说我看去只有十七八岁(是否口水淹人,需求证实话实说的老学友)。每当看演出,我都会“倚小卖傻”勇猛地扒在乐池边偷看,与剧场工作人员“躲猫猫”。我确实看到并听到“倒踢紫金冠”“足尖碎步”时舞台上的木头撞击声。几年后上升到“样板戏”拍成电影时,我想应该是研制了或进口了新型芭蕾鞋吧。
“白毛女”没看过。但看过中央实验歌剧团由李光羲,苏凤娟(?)主演的歌剧“阿伊古丽”(?)。
到中山纪念堂看演出是我那时最快乐的事!
“文革”开始,这里很快“军管”,没有被疯狂的人群所破坏。每年仍有两度演出。那是春秋两季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开闭幕式,演给外宾外商看的,我只有看电视实况转播的资格了。
大约是1966年八九月份,我在这里听过一次录音报告,那是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毛的湘潭腔,尽管基本用的书面语汇,也让广州人听不太懂,我是全懂的,便义务翻译。这使我在他们面前“抖”了一把。
这最后一次进中山纪念堂,算起来已有45年了。
说道怀旧,恐怕人老了无一不是如此。看看大家的帖子,那行文作风以及记载的内容无不映现出个人生活的烙印。
谢谢琴思。人老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话多。总想将“肚子”里的东西讲给亲朋戚友听,而成人了的后辈又不大愿听这些老生常谈,因此同龄或同辈人便成了谈话对象。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听者已经疲倦不堪,说者却越说越精神。我就是这样一个常使听者疲倦的说者。谢谢你还没有疲倦。
TOP
因为我正好到了万泉河,看到了红色娘子军的这一景点。拍了些,只是时间过去了几个月,也就不好意思作为一个主题贴发出来。
过去了几个月为什么就“不好意思”发主帖呢。我的爱旅游大都是看到网友发了片片,受到“引诱”而去的。还记得你发过“荔波”的片片,我就一直想去,而且一定会去。看到石大哥发的石门某原生态山冲的片片,我也列入了计划。看到长乐君美国的片片,也梦想着去呢。
琴思清远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VIP
回复 1# 隔山唱歌
“这最后一次进中山纪念堂,算起来已有45年了。”
隔山兄,45年哒,这怀旧还真怀得远呢。 我大概是86年到过中山堂,并在那里留影。以后虽多次去广州,却再没去过那里。
忧伤,激愤,喜悦,平淡,字里行间可折射出人的性格,修养,品味,气质。
谢谢您的好文!
双江 当前离线
新手
头衔: 知青元老(新手)
隔山兄:跟您几张红色娘子军的图片,好么?当然好呀。谢谢了。你怎么保存了这么多不同题材的美图片呀? 隔山唱歌 发表于 2011-12-7 00:19
谢谢您给了我这一机会!
即使不从政治角度出发,就单纯以艺术角度衡量,《东方红》《红色娘子军》也是顶级作品... 另类人生 发表于 2011-12-6 11:08
谢谢另类人生。十分同意你的观点。不少国人恐怕也都是这样想的吧。
回复 1# 隔山唱歌 佩服隔山兄的记忆!四十多年前的事还记得这么清楚。 要得呢 发表于 2011-12-6 09:49
这恐怕也算“选择性记忆”吧,哈哈。谢谢你!
怀旧是一种抒怀;怀旧是一种思念;怀旧是一种向往;怀旧是一种享受…… 隐士安 发表于 2011-12-5 21:22
谢谢隐士君。看来你也是同意怀旧的了。我也就更有信心了。
隔山兄:跟您几张红色娘子军的图片,好么?
当然好呀。谢谢了。你怎么保存了这么多不同题材的美图片呀?
又十多年没去过了,景貌依然。
谢谢五九版主。有空来看看啊。
怀旧,是一种对生命的追忆,是在用碎片还原一个完整的生命历程,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谢谢麓山秋蝉。有同感就好。今后我就更有信心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了。
另类人生 当前离线
头衔: 老知青
要得呢 当前离线
佩服隔山兄的记忆!四十多年前的事还记得这么清楚。
隐士安 (隐士安)当前离线
昵称: 隐士安头衔: 版主
下载 (197.44 KB) 2011-12-5 19:08
asd99999 (asd99999(真名:刘志恒))当前离线
下乡十七年的老知青
昵称: asd99999(真名:刘志恒)头衔: 版主(下乡十七年的老知青)
远望纪念堂
麓山秋蝉 当前离线
头衔: 大知青
里面正好在排演歌舞节目
下载 (128.57 KB) 2011-12-5 12:21 下载 (130.43 KB) 2011-12-5 12:22 下载 (105.21 KB) 2011-12-5 12:22
进门去
下载 (141.61 KB) 2011-12-5 12:19 下载 (116.61 KB) 2011-12-5 12:20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