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拜谒“喋血孤城”常德

           拜谒“喋血孤城”常德

 

      为送九十高龄的黄埔抗日老兵吴淞回常德德山他出家为僧的乾明寺,我、燕归来、郑鹏夫妇与吴淞的儿子吴晋一起去了一趟常德。不是那个“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武陵桃花源,也不是那个“小桥流水,浅斟低唱”的古朗州,我们这次去的是曾经在日寇的炮火下化为一片废墟的“喋血孤城”。

 

 A5.jpg

 

        68年前的1943年冬天,日寇为牵制我军增兵滇缅、消灭我抗日主力、抢掠洞庭鱼米乡,出动十万大军犯我常德,第74军57师奉命坚守。历时16天的常德保卫战空前惨烈,日寇动用三万精锐部队四面合围攻城,配合上百架飞机和猛烈炮火,甚至使用毒气。余程万率领的57师号称“虎贲部队”,以一当十,浴血巷战,8000人仅余83人而无一人投降。12月3日,余程万下令发出最后一电:“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卑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以下官兵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与倭贼做最后拼杀,誓死为止,以报国恩,并祝胜利。74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在部下的力劝下,余程万率残部突围,接应援军于12月8日光复常德。这场战事被拍摄成《喋血孤城》这部战争片,也永远留在常德人民的记忆里。

 

 

A6.jpg

 

 

     其实早在1945年,作家张恨水就曾写过一部《虎贲万岁》记录这段史实,但我是在吴淞——释来空法师禅房的书桌上才第一次看到这部小说。以前只知道张恨水惯写风花雪月、鸳鸯蝴蝶,以言情小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闻名,却能一变风格,写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纪实战争小说,令我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A8.jpg

 

 

     我们瞻仰了位于常德繁华闹市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纪念塔和烈士公墓。常德会战结束后,第74军与常德县参议会为纪念捍卫国土而壮烈牺牲的将士们,建造了这座“烈士公墓”。公墓正门是一座高大的三门纪念牌坊,上方是74军军长王耀武所题“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的横匾。纪念坊的四根水泥钢筋方柱之间的上方架有三块横匾:正中是蒋介石所题“天地正气”,左右和后面分别是陈诚、白崇禧和何应钦的题词。进大门数十步是一座9米高的纪念塔,碑身正面为王耀武所题“陆军第74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基座四方刻有戴季陶、于右任、孙科、居正的题词。塔后是阵亡将士公墓,四块巨大的石碑上镌刻的《墓志铭》记叙了常德保卫战的过程,其末尾铭曰:“德山苍苍,沅水汤汤。虎贲八千,节概凌霜。同仇敌忾,抗彼强梁。气吞云梦,血沃潇湘。其人虽陨,其骨犹香。成仁取义,风徽共仰。”我想起来,74军的军歌是田汉作词、任光作曲的:“起来! 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寇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的国土;他,残杀我们妇女儿童! 我们知耻,我们负重,我们是国家的武力, 我们是民族的先锋! 我们在战斗中成长, 我们在炮火里相从。我们死守过罗店,我们大战过兰封! 南浔线,显精忠, 张古山,血染红。 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我还想起我们长沙的黄埔老兵谭昆山就曾经是74军58师的连长,他一共干掉了七个日本鬼子。还有从万州回衡阳探亲的刘树仁是74军57师的,常德保卫战开战前患疟疾,余师长派人送他回家养病,否则多半也成为国殇了。抗战胜利后,74军整编为74师,师长张灵甫,内战中被歼灭于山东孟良崮,可惜了其师其人二十年北伐、抗日树立的赫赫威名。

 

 

B2.JPG

 

B1.JPG

 

B3.jpg

 

B4.jpg

 

B5.jpg

 

B6.jpg

 

 

     在一大片高楼大厦的背后,我们终于寻觅到久已闻名的水星楼。这座千年历史的古楼在抗战中成为守军最后的堡垒,1943年11月29日,水星楼毁于日军的密集排炮。在水星楼坍塌声中,还传来楼内守军无比悲壮的歌声和“中国万岁”的呼声。碎砖破瓦,血肉模糊。重建的水星楼正在内部装修,我们注意到,底层已经做好了许多展柜,听说在这里将开放“抗战历史文物图片实物展览”。从还原和保护历史这点看,常德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创建模范城市”的确不是浪得虚名。

 

 

B7.jpg

 

B8.jpg

 

B9-1.jpg

 

B9.jpg

 

     常德,一座让世界瞩目的城市,被1943年的同盟国开罗会议频频提起,因为中国军民的不屈和英勇,在这次会议上中国被承认为“四强”之一,并最终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当日本天皇得知常德久攻不下时,曾颁下诏令:“如两天内再不攻下常德,全体官兵应集体剖腹自杀”。日酋横山勇下令施放毒气,猛烈轰炸,全力巷战,整个常德城没有留下一幢完好的房屋。战斗尚未结束,便迫不及待发出电报:“常德已经从地图上永远消失”,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天以后,日军便被迫逃窜,一片断壁残垣瓦砾硝烟中,收复失地的中国军队高高地竖起旗杆,两名肩佩“虎贲”臂章的战士守护着,中国国旗重新飘扬在常德上空。 我敬佩常德市,敢于擦干净文革中涂抹的黑色油漆,在市中心醒目地恢复有着青天白日标记和蒋中正题词的牌坊,这才是尊重历史的态度、平和开放的心态和阔大包容的胸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两党相互攻讧抹黑,你讥我“游而不击”,我骂你“不抵抗主义”,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口实:“日本不是被中国打败的”,内部纷争只是贬损了自己。大陆也好,台湾也好,摒弃党派之争,共同珍视全民族抗战的光荣史诗,是两岸都亟待做的事。

 

     今日之常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物产丰饶,尤以“诗墙”闻名。游常德,不要遗漏了纪念坊、水星楼、孤峰岭。 

 

C1.jpg

 

C2.jpg

 

C3.jpg

 

 

     乾明寺座落在德山顶峰孤峰岭。4200年前,有位以德施教、开启民智的善卷先生隐居于此,德山因而得名。“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尽人皆知,我却是第一次登德山。经老码头,过香火街,便可见“古德禅院”的山门,天王殿、观音殿、万佛殿气象庄严。见吴淞归来,僧人及居士皆欢喜上前迎接,口称“老菩萨”,吴淞也一一合十答谢:“阿弥陀佛”。寺外有孤峰塔独立峰巅,登临纵目,可俯瞰滔滔北去的沅江、阡陌纵横的田野和鳞次栉比的常德城区。这里便是常德东南方向的屏障,68年前的常德保卫战就开始于这里。

 

A1.jpg

 

A2.JPG

 

 

 

A4.jpg

 

A5.jpg

 

A6.jpg

 

 

      吴淞当年是第九战区兵站总监部派驻第10军的观察员,随第3师从驻地衡山急行军三昼夜援救57师,此时德山已被日军占领,为夺回德山,发起猛攻,几次拉锯争夺,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阵亡将士1400余人,吴淞所在3师10团3营仅剩3人。12月8日收复德山,抗战胜利后为阵亡将士在孤峰塔下修墓立碑,然因保护不善,如今已荡然无存。孤峰岭已被辟为公园,吴淞引我们来到昔日的阵亡将士墓地,这里已改造为游乐健身场地,我们在山间寻找辨认一座座孤坟野冢,只能失望而归。

 

A7.JPG

 

A8.JPG

 

B1.JPG

 

B2.jpg

 

B3.jpg

 

     吴淞身在寺庙,心系天下,他期望着与远在美国的和台湾的战友唐振南、赵清福重逢。他还记挂着参加过常德保卫战的吴荣凯。吴荣凯参加过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1946年解甲还乡,1968年还是被打成历史反革命,1975年平反,如今也已是风烛残年。去年常德市举行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大会,吴淞与吴荣凯都被应邀出席,吴淞的发言令听众潸然泪下。会前,常德市派员为他送去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胜利纪念章”,该员到庙里一问,才知道吴淞原是国军军官,以为是自己没有听清领导的指示,不敢发给,将纪念章带回。直到开会前,领导发现吴淞胸前空空如也,立即追问,才得以落实。如今吴淞每接受正式采访,必更去禅衣、换上戎装、佩戴纪念章,那是他毕生最大的光荣和自豪。

 

A1.jpg

 

A2.jpg

 

A3.jpg

 

A4.jpg

 

 

     吴淞还记挂着牺牲在德山的连长封全善烈士的遗孀贺素琴。封连长殉国后,新婚妻子贺素琴未再婚,在长沙孤独生活,因“国军军官家属”身份受尽歧视,“文革”中更因“为反动派丈夫守节”受到冲击批判。常德市邀她出席纪念活动,她将信件原封不动退回,吴淞上门看望,她常常避而不见,只留下一句话:“只怕再来第二次文革”。算来贺素琴也该是耄耋老人了,她还住在毛家桥吗?有认识熟悉她的人吗?我真想找到她,为她送去晚辈的孝敬与温暖,融化她心中的坚冰。

 

     德山有德,抗日将士们的舍死忘生为它增添了深厚的内涵。吴淞因“历史反革命”罪被判无期徒刑,妻子改嫁,骨肉分离,服刑23年,1982年减刑出狱后选择乾明寺出家,也正是为了陪伴死难战友,于暮鼓晨钟之中为战友守灵超度,祈祷世界和平。他概括自己一生经历的三部曲是“当兵—坐牢—出家”,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在孤峰岭恢复重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让子孙后代不要忘记近代史上最为惨烈的那场战事。

 

B4.jpg

 

    夜宿寮房,山风凛冽,冷雨敲窗,仿佛千军万马在林间奔突厮杀,又如男女老幼各种声音啜泣呜咽,几次梦中惊醒。时近五更,夜色如磐,东方未明,有僧人打板传讯,同行的郑鹏翻身跃起,与吴淞、诸位法师及居士们同到万佛殿虔诚诵经,经声悠长,此起彼伏,在夜空中袅袅唱和着飘往殿外,继而钟鼓齐鸣,激越振荡,仿佛在安抚着游荡林间不得归宿的亡灵。

 

A3.jpg

 

b5.jpg

 

调整大小 重新曝光 吴淞回忆录.jpg

 

吴淞的长篇自传体回忆录

                                        2011-12-2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回复 1# 犟牛

 

我也是怀着对先烈们的深深敬意 读完了犟牛的这篇文章!

 

感谢你们把这段历史 这些为国为民立功 又历经坎坷的老军人介绍给我们

 

历史的警钟让我们都要记住 自己是中华子孙!千万莫互相伤害 我们已经伤不起了。

 

对于德山我还有另外的情感:我的父亲,解放后是这里的山水容纳了他,他从教于德山二中,1957年被再贬到石门的。

 

 

TOP

 

谢谢犟牛好文章,好照片,更感谢你们夫妇为抗日老兵所做的一切。

TOP

    1975至1978年,我曾经驻扎在常德德山莲花池省交通工程四队,三年时间里,待命时和从工地回到队部后,到过德山的许多地方,熟悉一些德山的情况,1983至1986年,我所在的工程队又参加了常德沅水大桥的建设,只是那个年代非常可惜很少能知道、打听这些事情......

    我一直有再回德山,故地重游找寻记忆观看新貌的想法,看了你的文章,明年,我会找机会去一趟,一定沿着你的线路走走看看。

   

TOP

回复 1# 犟牛

当兵(抗日)—坐牢—……,我们民族的悲哀。

出家,安度晚年。我们祝愿吴老长命百岁!

TOP

    怀着十分崇敬与感佩的心情,读完了犟牛兄的《拜谒“喋血孤城”常德 》。

    谢谢犟牛、燕归来夫妇!谢谢为抗战老兵服务的所有义工!谢谢你们为抗战老兵与抗战英烈所做的一切!

    的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两党相互攻讧抹黑,你讥我“游而不击”,我骂你“不抵抗主义”,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口实:“日本不是被中国打败的”,内部纷争只是贬损了自己。大陆也好,台湾也好,摒弃党派之争,共同珍视全民族抗战的光荣史诗,是两岸都亟待做的事。”

    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做这件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这件极有现实与历史意义的事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会做得更好!

    我因此觉得,你们应评为湖知网今年的新闻人物,你们所做的这些事应评为湖知网的新闻事件。我还期待,你将为这件事所写的图文汇编成书,作为你网文集的第三卷,历史会记住抗战老兵与抗战英烈,也将记住抢救历史真相的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