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 历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到了一年一度换挂历的时候。日子一天天过去,岁月在不经意间流淌,暮然回首,从三十二年前开始,不知不觉用过三十多本挂历了,三十多本“老黄历”如果堆积起来,那是一万多个一去不再回的日子,像一株沧桑老树密密匝匝的年轮,真教人想要高声吟咏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小时候见过老辈人用的黄历本本,也用过一天撕一张的日历它它,印象中使用五颜六色、带画儿的挂历是从改革开放的年头才有的。1978年春天,我回长沙看望母亲,在街头一个书报摊上,那幅年画挂历忽地就闯入眼帘,照片上是年轻清纯的林青霞,手握一捧鲜花,欢笑着迎向阳光,背景是飘逸拂动的柳枝,透出浓浓的春意。照片的下方题着唐代诗人李贺的一句诗:“东方风来满眼春”,这句诗后来也在1992年成为邓小平南巡深圳长篇报道的标题,掀起改革开放的新浪潮。当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挂历带回湘西,那是走出阴霾、日新月异的日子,那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日子,一年多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调回了家乡长沙。眨眼三十年过去,车间加班、夜校苦读、宦海沉浮、商场拼搏、喜怒哀乐、苦辣酸甜都成了陈年旧事、过眼烟云,但我不会忘记那幅挂历带给我的春消息。 . 三十年来收到和送出的挂历数也数不清了。尤其是在机关那些年,每年收到下属单位送的挂历上百本,七页的、十三页的、铜版纸的、绢画的、立体的、烫金的、植绒的……,标新立异,争奇斗艳,宛如开了家挂历店。太多也犯愁,赶着在元旦前给一家家亲戚朋友、老领导、老同学送去一片片祝福的心意,这成了几十年的习惯,直到现在挂历已经不时兴了,还多有老朋友打电话来索要,只好到定王台书市买了送去。今年银行送的一本挂历最有实用价值,是用叠在一起的七个无纺布的购物袋印制的,真是个好创意。 . 挂历虽小,尺幅之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古今中外、风光名胜、楼台亭阁、花鸟虫鱼、诗词书画,应有尽有。刚回长沙,住着没有厨房也没有卫生间的宿舍,挂的是高楼大厦图片的挂历;后来有了梦寐以求的房子,挂的是美味佳肴、蔬菜水果、装饰摆设、五颜六色的汽车挂历;到晚年喜爱的是浓缩各地秀丽山川的挂历;而母亲始终不变、百看不厌的是万紫千红的花卉挂历。
用挂历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孩子们对挂历没有感情,他们守着电脑和手机过他们的时尚生活,的确电脑和手机上什么功能都有,但我还是年复一年换挂历,说我“老土”也好,“OUT”也好。挂历字体大、直观,阳历阴历可以对照,哪天是星期几一目了然,挂历上记载了节日和节气,从日月的间隙中飘散出乡村田野的泥土气息、野花的芬芳、稻谷的清香、火辣的夏日阳光、冬天的袅袅炊烟。习惯在挂历上标记些小字,某天家人生日,某天朋友聚会,某天外出旅游……回头检视,像一段简略的编年史。数着挂历计算下一周、下个月、一年四季的计划安排,过日子踏实,如果没有了挂历还真不习惯,日子似乎变得虚无缥缈,难以把握。 .
孩子们把挂历称为“过气的时尚”,望着扔在墙角过期的老黄历,我忽然联想起新近在天安门广场竖立起的孔子雕像,那不也是一种“过气的时尚”吗?这尊像高度9.5米,大约是暗寓“九五之尊”的意思,甫一竖立便惹来一片反对,一种意见认为,以褒扬孔子来与伟大领袖分庭抗礼,居心不良。另一种意见认为,统治阶级总是从毁孔子像到重塑孔子像,从批孔走向尊孔,从鼓吹暴力到提倡“克己复礼”“温良恭俭让”,从夺取天下到维和维稳。
孔夫子两千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也被折腾得够了,“五四”运动高喊“打倒孔家店”,“文革”又批林批孔,“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圣人成了灰头土脸、面目全非的孔老二,斯文扫地,遍体鳞伤。这些年却忽然发现如今的许多人没有了理想和信仰,不向往灵魂升入天堂,也不惧怕死后下地狱不得超生,信奉的只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冷酷信条。尽管极力提倡“五讲四美”“八荣八耻”却收效甚微。“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太可怕了,没想到的是否定一切神灵的同时也就否定了自己,连伟大领袖也走下了神坛。然而重塑孔子像,敷药疗伤,涂脂抹粉,期望思想伦理道德的回归,这一招,灵吗? . 谁也算不准这辈子还能用上多少本挂历,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各有各的活法,谁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权利。有的朋友提倡知足常乐,这意见太好了,晚年就该在幸福欢乐中走过,何况我们在泥泞和劳碌中度过那样的青壮年,何必自寻烦恼。有的朋友壮心不已,把自由地思想看作最大的快乐,这也是人生的真谛,没有自由哪来真正的快乐。但有一点无须置疑:生命属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现实与理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不论意见如何相左,人类总是争争吵吵着携手共同走过时光隧道,从幽暗的过去,走向光明的未来。 2011年1月
老挂历
最新的挂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