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雨湖的沉思

   走到新塑的杨度雕像处,活泼的易山安静下来,仰望身穿长衫,手握书卷,年轻俊朗,文质彬彬的杨度,沉吟不语,当她举起相机为他拍照时,阴霾的天空忽然放晴,一轮美日高悬西天。

                          ——摘引自东乡妮娜的帖文

 

杨度.jpg

 

   

   我在这座雕像前的确有复杂的思绪。杨度,也是很典型为理想而出生的人,但老话说的“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又可以拿来用在他的身上。我看雕像下所署的字样,知道这是他的后人立的塑像,身后照壁上的浮雕分别表现的是他为不同的政治团体效力的记录:向孙中山举荐黄兴;辅佐袁世凯推行君主立宪;在周恩来介绍下加入共产党。我在浮雕前徘徊的时候,有点不满意这种没有侧重的铺排杨度的一生,并猜度正因为如此,“争议”的气氛才会弥久不散。

   我老喜欢拿杨度与张謇打比,感叹杨度的聪慧和飞逸的壮怀远非张謇可比,但他的声名的威赫却远不如张謇,不惟如此,反倒还有一些被当成跳梁小丑的冤枉,甚至有那不分青红皂白的把他比成“三姓家奴吕布”一样的人物。我也是湘潭人,看杨度这种典型湘人的面庞,觉得至少,就其坐实“惟楚有才”的贡献,我都景仰这位“旷世逸才”的奇男子。

    张謇的早年是很狼狈的,四岁发蒙,十五岁考取秀才,而后几十年读书读得唇腐齿落,出入考场数十回,却不曾谋得半点功名,直至老大不小了,才时来运转的得了个状元,但又因造化的作弄无缘为官。想来也和蒲松龄一样将那科举和官场看得透之又透了,遂发出“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的豪誓,从此投身实业“于此了结三十年科举之幻梦”

    杨度则不然,他也是科举中的读书人,他早年对于仕途的寄望却不似张謇,而真的是为学帝师之术而做学问。他秉承的是中学中的帝王之术和东渡日本学来的君主立宪的学说,一生都想学以致用成就一番报效君国的大业。和张謇一样的是杨度也是终身与政治共舞的文人,张謇对做官失望后以实业和官场握手,在赢得南北上下显官达贵的刮目相看进而敬畏仰视的同时,也成就了扬名立万的传奇人生。而杨度终其一生就像那靠合纵连横来“成就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御用文人一般,在殚精绝虑之后毁誉参半。杨度早年就被孙中山看中,享受过几乎被三顾茅庐一样的青睐,但杨度却没有看中孙中山,以为自己的帝师之才在孙的共和事业里得不到施展。他感恩孙的知遇便将黄克强介绍给孙文,如果把孙中山比成求贤若渴的刘玄德,那杨度至少是那引荐诸葛孔明的水镜先生了。

    袁世凯很快就相中了杨度,而杨度也即刻惟袁宫保马首是瞻,后来洪宪皇帝“半岁”后驾崩时直呼“杨度误我”,而杨度却在洪宪帝制出台遭到全国上下的唾骂声讨,在家乡被骂为汉奸,他先前的好友梁启超称其为“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袁世凯的后人现在撰文里常有唏嘘他们的祖上就因这半年的皇帝梦毁了一世英名的喟叹,其实更冤的杨度还没人给他正名呢。周恩来临到弥留之际才向人说出杨度曾经由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隐情,并指示将《辞海》里关于杨度的介绍修改至客观公正。

   我细看杨家后人署在那里的名字,猜想这位有争议的先人曾经带给他们的应该是什么时,不知怎么就长叹起来。我的眼光最终落在这几个字上“若道中国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我好像读懂一些杨度了,好像找到一些为他正名的底气了。证明给世人看,岂止惟楚有才?惟楚有胆,惟楚有勇,惟楚有志。那些骂杨度的把他当成从袁世凯那里敲功名利禄之门的庸碌之辈,其实是大谬。杨度,是一个有着强国救国理想的真君子,他弃孙从袁完全是出于对他们二人实力的权衡上考虑,以谁真能救国作为自己择木的标准,同时他是真认为共和会误国,而君主立宪才是正道。

   后来的人们总喜欢把袁世凯称帝与杨度、严复他们的“鼓噪”联系起来,认为他是这场闹剧的导演者,杨度自己也在洪宪的崩塌中万念俱灰了自己的政治梦想。他在皈依佛门后又一次出道,选择了信仰共产主义,当然这一次的抉择他没有走多远,但还是延续了他为救国强国梦想所走的道路,而且,我觉得也是我前文里所说他“以谁真能救国作为自己择木的标准”的明证。

   我和妮娜姐说起杨度和那个时代我所知道的仁人义士时,自我解嘲说我可不是在谈历史,只是一个后世人在感前时,或者就是一个女子在解读一个传奇的男子。我可不管什么争议,只要是为自己的理想(何况这是一个民族的理想)奋争过、战斗过的战士,都是我敬仰的。

   雨湖,她不仅给了我伤感和悲情的酝酿,她还给我深度的思忖,给我一些厚重的获知。

 

杨度2.jpg

 

   我在拍下这两幅照片时,果然是云开日出,好像配合着我豁然开朗的心境。我摩挲着这浅红色的花岗岩,前几天,恰好我去了丁字湾,知道这是我们家乡的麻石做成了这座雕像。作为湖湘儿子的杨度就这样站立在家乡,给我们无尽的凭吊的思绪,不管政治如何打扮历史,作为文人的杨度,他是纯粹的,激情的,才华横溢的,值得一代代的湖湘后代引以为骄傲。

先站一地,,容后慢慢说
   

TOP

回复 4# 不知天命

 

   天命兄看书总在快易山几拍,因此常常发易山之所未想。不过对于共和到底是否真是中国一帖良药,现在真的还不好讲了。停滞了许多年的中国当时学谁好实在难分好丕。也难为孙文黄兴他们这些前赴后继奋斗不停的热血之人了。清谈是容易的,前人流血是值得后人永远敬仰的。孙中山为革命募捐时总说:我们华侨们为中华之崛起捐出血汗钱,我们国内的同志为解救国民捐的是血肉之躯,是命。纪念前人是我们做后辈的起码的良心。至于杨度,甚至汪精卫等,都不能是说得一无是处的。谢谢天命兄!

TOP

回复 3# 呵呵

     喜欢读易山有思想又不涉及现今政治的文章。

 

     雨湖能有杨度后人为他立的塑像,身后照壁上的浮雕分别表现了他为不同的政治团体效力的记录,这就不同一般,你那么喜欢雨湖,除开有与童年,与外婆相联系的成分外,也有这层关系吧。

 

   呵呵姐好!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是见仁见智的,姐姐不把杨度与张謇比自有姐姐的道理。张謇办实业的确于国家贡献很大,也提供给后来者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喜欢姐姐这样知无不言。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信任。谢谢!

   是的,看杨度雕像,是我此行雨湖的另一个目的。其实我看到的雨湖比我先前的想象还是要好一些。特别是我之前对很多心向往之的去处屡屡失望后,雨湖让我觉得兴味盎然。

TOP

回复 3# 乡音

 

    谢谢乡音姐姐的附议。谢谢乡音姐为我的帖子加精。

   从古到今,读书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褒贬不一的,有说冰清玉洁,梗概方正的。又说是趋炎附势,文人无行的。有说读书人明义救国的,有说书生以说误国的。其实说到底还是人性使然,与书的干系还在其次。

TOP

回复 2# 蔡家湾

 

     回蔡兄,这塑像是去年4月,由杨度的长孙、美籍华人杨友龙题字建成的。谢谢蔡兄垂顾。

TOP

      喜欢读易山有思想又不涉及现今政治的文章。

 

     雨湖能有杨度后人为他立的塑像,身后照壁上的浮雕分别表现了他为不同的政治团体效力的记录,这就不同一般,你那么喜欢雨湖,除开有与童年,与外婆相联系的成分外,也有这层关系吧。

嘻嘻、哈哈、呵呵!笑对人生,心情舒畅

TOP

    也附议一下,杨度希望效仿日本,通过君主立宪实现富国强兵的主张在中国只是闹剧,当美好之春梦破灭后,深受打击,经一段“学佛逃禅”的生活,从失败中解脱出来,继之又投入民族救亡之中,这点,与有些人不同,中国20世纪初有很多一蹶不振的人,辉煌一阵后即消失在人群中,人生如赌注,很多是必然的,细细分析杨度的作为,其原因:清君退位,洪宪呜呼,君主立宪在中国消失,已经完全没有了政治势力和圈子,作为这种人物,杨度方可能靠他的昨日的影响在其他的政治圈子里小作周旋,不然,分分钟会受到擎制,但也只能作为助力者而不能再重新伴入主流。临终前,他给自己写过一副挽联:“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真如”按佛家理解,可为不变的最高真理,可见他临死还是笃信君主立宪的,我也觉得君主立宪也未见得不好,总比那玩弄共和将宪法踩在脚下的要好得多。即使这样,我认为杨度还是有血有肉的,只因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满汉有异,穷人太多,没有君主立宪的条件,使其成为了灰色人物。

    唉,几十年的洗脑生涯,对于历史,已经很难有正常思维了,谢谢易山的好帖子,经常有些带感情的文字来开拓我们的眼界,不使脑袋日渐陷入无为僵化。

TOP

附议易山文章最后的一句话:“不管政治如何打扮历史,作为文人的杨度,他是纯粹的,激情的,才华横溢的,值得一代代的湖湘后代引以为骄傲。”
文人一旦与权利结缘,“成则为王”所用,败则被王累及,知识分子的悲哀就在于他们太纯粹。

TOP

杨度2.jpg

 

这塑像是哪一年立的?前几年好像是没有的。谢谢易山好文章。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