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假如你只能拥有一本书

   曾经有朋友问我:“假如你只能拥有一本书,你选哪本?”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傲慢与偏见》”这位首选雨果《九三年》的朋友当时很诧异。 
    与《傲慢与偏见》结缘时大约十三岁。邻家有个上北大的哥哥,放假带回这本书。顾名思义,开始我以为是道德伦理书,根本没打算看。可看到里面十来张非常生动的插图后,静下心来一气读完,这段故事就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再也无法抹去了。奥斯丁用轻盈细腻(细腻到有些琐碎)的笔致描述着一个一点也不离奇,一点也不惊心,看似平常却非常完美的爱情故事。当时我刚过王子公主的童话时代,幻想的精神急需有物填充, 达西与伊丽莎白取代了公主王子,他们的爱请结局成为了跟随我终身的梦想。我希望有一天也能碰到一个如达西一样的男人:理性,大度,高雅,绅士。奥斯丁给了我一片幻想的空间和一种幻想的激情,在我人生最艰难的日子,在我感情生活极度疲乏的日子,在我孤独无助的日子,我总鼓励自己:有个美好的人,有段美好的情在等着我,我要坚持。我就是凭借着它来熬过的。感谢奥斯丁,帮助我走出那些黑暗的日子。虽然很多人指责我对爱情要求太高,一生都活在梦里,永远脚不着地,所以才会有现在的孤独,但是我无悔。 
    由于喜欢这本书,我对完全陌生的西方文化发生极大的兴趣,我曾贪婪地大量阅读西方的文学名著和历史人文著作。通过阅读我明白了,在地球的另一隅,还有完全不同于我们的人们在生活着,甚至比我们更好地生活着.感谢奥斯丁,为我打开了世界的大门。
    我之迷《傲慢与偏见》已是病入膏肓。红楼梦是我每年都要翻一两次的书,而《傲慢与偏见》则在我枕边从来就没有上过书架。一本1958年版的王科一的译本,已被我翻得无头无尾。如此还不尽兴,还买来各种译本,为比较翻译优劣,甚至不惜硬着头皮去啃奥斯丁古涩的英文原本。与朋友一起买的BBC重拍的电影DVD早就被我看得出了马赛克,依然是过一段又要看一次,只好借朋友的了。
    原以为这种痴呆人只有我一个,有天妹妹跟我说,她看一本书上写,有个英国老太太,在医院至死都在看这本书;还有一天,也是买DVD,碰到一个大小伙子很急切的要买BBC拍的这套片,我好奇,问他给谁买,他说是他妈妈,并且还跟我说他一直在给他妈妈找王科一的译本,并且非常不解他妈妈的痴迷。我哑然。看来,美好的爱情是每一个女人终生的梦想,不管她是二十岁,三十岁…甚至是六十岁。
    人到中年,我已觉得对各种事物的看法都在改变,原来我喜欢赚人眼泪的艺术,经历过很多以后,我更喜欢给人欢乐的,引人向上的艺术。短暂人生,悲哀也要过,快乐也要过,为什么不多些幻想,多些快乐地过呢?所以我衷心地感谢奥斯丁给我的人生带来的快乐。

2004-10-22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回复 14# 孟晓

要说读小说最多的年月,除了下乡4年知青中传阅,就是后来当成人大学生的几年……除了专业课,业余时间泡图书馆是那3年校园生活的重要部份,雨果的《悲惨世界》、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大仲马《三个火枪手》等都是30岁仍有文学梦的人如饥似渴的读物。知青时代读的《牛虻》中的爱情与激情,不也影响过一代人?

但如不知天命兄与孟晓兄言,随着年龄变化,现在我最爱读《老庄》隽永的富有哲理的精炼文字。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不同的年龄会喜欢不同的书……”——赞同天命兄这句话。我年少时喜欢中国的古典作品(读得不多);年青时(下放后)喜欢外国的诗歌;壮年(回城后)喜欢西方的小说(尤其是悲剧作品);中年后喜欢杂七杂八的书……

    如果要说最喜欢的书,还是外国的长篇名著;如果要说最欣赏的小说,还是19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系列中那几部大家都熟悉的悲剧之作。如托尔斯泰的《复活》,哈代的《苔丝》,小仲马的《茶花女》,雨果的《九三年》 ……这些小说对底层人们,特别是对女性的不幸刻画和成功描写,是其能恒久传世的主要原因。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TOP

  

  清风乱翻书.何须识大字。

 假如只能拥有一本书,我一定选《家庭百事通》

 

TOP

各位选的都是好书。说到三国演义与红楼梦,以前有人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是讲少年易为爱癫狂老年易为兴亡伤感,于身体均不利。我看三国阴谋太盛,把人心搞坏了。当然这是男人的问题,女人读三国不会这样的。红楼呢,只恨芹翁早死,遂令高鹗狗尾续貂!现在还有人在续着,续得不像样子。聊斋好是好,可惜也有太多乱七八糟的故事。这是我母亲喜欢的书。悲惨世界似乎不如93年,而雨果似乎不如狄更斯。浮生六记最好的只一记闺房记乐,且六记只得四记。这是我父亲喜欢的书。我说这些,都是扯的,各位不必认真。但我最喜欢鲁滨孙则是真的,因为我总有一颗漂流的心。

TOP

回复 1# 采青

我想了许久都没有想出来我应该选那本,我喜欢的书太多了。我想,这就是我的缺点,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没学好。

TOP

     也看过一些的书,书,伴着岁月走过来,总是会有的,或许,这些书中的精神和价值,垒砌了我的精神性格、影响了人生的价值而自我不察,但具体的内容到如今大多都似浮云一般并无太多记忆,不同的年龄会喜欢不同的书,近年喜欢薄薄小书一本,名曰:《浮生六记》,轻松、乡土、儒雅、平实、情趣、有思情别意也有老去生涯。再老去一些时,说不定会翻翻经文,人并无很大的不同,特别在老去时。

TOP

回复 8# 寒乡

 

   寒乡你也喜欢婴宁? 。但我就怕老夫人那样的,虽说我现在应该是老夫人的心态了,但还是珍爱婴宁。

   所以与埃德蒙邓蒂斯比,冉阿让胜出啊。

TOP

回复 5# 易山

 

   如果我只能拥有一本书,我也如易姐姐一样选《悲惨世界》,除了赞叹雨果那鸟瞰人间的视角,还因为冉阿让也曾是个无良小子。如果规定只能选中国小说,那我选《聊斋》,除了钦佩蒲松龄那透视人间的眼力,还因为想见婴宁一笑。

 

TOP

回复 6# 大队部

     我也可能选《红楼梦》,这本书在我,有点像《傲慢与偏见》于采青。

TOP

不可能只一本吧?还是因人而异。《红楼梦》也是很多人的首选。对我来说很难取舍,几百年里挑一本书,万难之中,我选《鲁滨逊漂流记》。哈哈,男女有别啊。

TOP

   到现在为止,《傲慢与偏见》我只看了两遍,都是跟人借着看的。参加工作后,买了这本书,便束之高阁了,难怪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对比采青有些惭愧,毕竟少了书卷的味道,其实也很喜欢这本书。

   后来看一部农村爱情连续剧,不知怎么到从俗得不能再俗的打打闹闹的乡村爱情里忽然想起这本书(真有点亵渎不是?),后来才醒悟,若说那种动人心魄的爱情,这本书不及勃朗特姐妹的《呼啸山庄》和《简爱》,和莫泊桑的《一生》一样,奥斯汀更擅长描绘婚姻而不侧重于爱情。

   奥斯汀是个智商不低的女子,伊丽莎白是她的理想,我觉得可能也是她的自诩。她的母亲给了她自省的觉悟,这让她从她的姐妹里跳出来,显出自尊自爱的特殊气质,她与达西的感情纠葛应该是奥斯汀本人个性的体现,很美,很清高。我们那个时代的看书女孩容易被伊丽莎白倾倒,在欣赏和羡慕的心情里仿效她的作派,这很自然。

   可能我更早时所看的中国历史小说,还有一些古侠小说先入为主了,于是这些忧伤或诙谐或欢快的异域的爱情没有让我和自己的爱情联系,我在感情上疲惫和沮丧的时候,更相信因果宿命,更倾向于无力回天的自认。也有运用精神胜利法的时候,那就是对自己说:真实的生活都是炼狱一样的,可能自己还算好。我不是很喜欢做梦的那种,浪漫的色彩不浓,也就成不了诗人。我喜欢写《傲慢与偏见》的奥斯汀,是喜欢她的轻松清晰的讲述,喜欢她的鉴斟雅与俗、美与丑的思考。与芭芭拉.卡特兰相比,我更喜欢像她,像米歇尔,像勃朗特姐妹,甚至斯汤夫人这样的冷静一些的女作家。这也是我比较喜欢池莉,早些时候的张洁王安忆的原因。我不大喜欢爱情小说里的噱头,造美过甚不喜欢,扯远了。  

   谢谢采青,你吹的雅风很宜人呢,适合这个微凉的秋季。

 

   如果我只能拥有一本书,我选(我的选择可能很乏味 ),我选《三国演义》。罗贯中,太能写了!如果规定只能选外国小说,那我选《悲惨世界》,冉阿让,太有故事了。还有那个埃德蒙邓蒂斯,但是没有冉阿让这样让人唏嘘。

TOP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我还有很多书都没有看过,确切的说我是那种没有看过什么书的人,因此一辈子都是孤陋寡闻的活着。假如我有这本书的话,估计自己无非是认得书里面几个字而已,要看懂,尤其像楼主这样近心进心尽心的看,也是不会有的。

 有追求,这唯美的追求让自己有活着的意义,不管是从书里面还是现实里面得到,那是个人获得的结果,与别的无关!

 喜欢楼主的坦荡,这是因为楼主是读了书的人!

健康快乐的活下去,比什么都好!

TOP

回复 1# 采青 读到了你的无奈与孤独,感叹世上事不如愿十之八九。

TOP

回复 1# 采青

 

  为你的快乐而快乐!

 

    补充:

    无独有偶,寒乡在乡下喝闷酒时,一位农民朋友对我说:“悲也过一天,乐也过一天,为什么不乐着过一天呢?”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