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安排主要游玩的地方是芋头寨,04年到那里感觉特别好,当时的游记是这样记述的:
離開皇都侗文化村,兩台車在公路上行使十幾分鐘後,拐入了路邊窄小的盤山公路,空空窪窪,上上下下,七灣八拐,(沒一定的開車技術,看來是不行的。)來到芋頭侗寨。一下車,眼睛又是一亮,山清水秀,小橋流水。鼓樓、門樓、吊腳樓等古建築群,貼岩而建,古色古香,就像剛出水的芙蓉,天然得讓你心驚。 還有寨前那座建於清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的塘坪橋和塘頭橋,以其古樸莊重的巍峨氣勢,懾住了我們的心魄。
看介绍,村寨始建於明洪武年間, 明嘉 靖三年(1508)戶增人旺,建設規模擴大,形成村落,建築群因山就勢, 結構造型具有侗族風格,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過了橋,我們走進了鼓樓底層 ,大大的火壇四周坐著幾位老人,和我們熱情的打招呼,無奈我們聽不懂侗家話,他們不懂漢語,比劃半天,不得要領,只好傻笑。但能感受到老人的熱情,友好。幸虧不一會來了一位懂漢語的“梅娘”(大媽)。才得以交流,看到他們手中的扇子嗎?有一百年的歷史了,一輩子就這一把。
從鼓樓出來,看到了一座簡單的清代建的古廟。經過小橋流水人家。隨後踏上了一條約1.6米寬.由清一色整整齊齊的青石板鋪成的古驛道。看了路碑簡介,方知這條古驛道竟然是修建于明朝,已經有了數百年的歷史。紅軍長征時也走過這條路。仰頭望去,可見氣勢恢宏的吊腳樓依山聳立,鱗次櫛比,氣勢磅礴。聽介紹,這裏吊腳樓的也與廣西,貴州的風格明顯不同。貴州侗族的民居多擇地而建,即使在山區,他們的吊腳樓也往往是以石頭填平地基後再造,房屋樣式與楚式相似。廣西的侗族建築多為古越式風格,精巧方正。而通道的侗族建築卻是整體建築如越式,講究豪宅、方整、大氣,而屋內建築和走廊建築卻是地道的古楚風格,有回廊、窗眼、廳堂等。這種融合古楚、古越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南侗建築藝術,也許是通道獨特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建築奇觀罷。
古棧道呈“之”字形盤旋逶迤在古寨中,我們像小孩一樣數著石階往上走,竟達108級之高。上來後,見到寨中林立的聳天柱和板壁,經過數百年的煙薰火燎,顯得黑亮而古老。一座方形九簷尖屋頂的鼓樓高高矗立在群屋之間,顯得非常醒目。最絕的是,這座懸空貼岩而建的鼓樓,一邊靠在懸崖上,一邊靠長長的吊腳支撐,不用一釘一鉚,歷時200多年,卻不歪不斜。它還曾經是紅軍開會的地方。裏面有紅軍精神,光耀千秋的版報。呵呵,在這裏還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 我們是邊參觀,邊感歎,感歎大自然風光,人文地理,感歎古建築風格。還有樸實的民風 這裏的小孩也很可愛,我們上車後,還不斷的向我們揮著小手再見,我忍不住,跳下車來,擁著兩位小天使照了一張相。
这次去芋头寨汽车不再是在空空窪窪,上上下下,七灣八拐的泥土路上行驶,一条新的平坦的公路直通寨前,走到里面感觉和上次有所不同,变化蛮大,这里正在大兴土木修了很多新房子,很大很明亮宽敞,有的房子用砖代替了木头,泥土路也正在施工,铺上了碎石,感觉不到原来那种古朴、原始、幽静的味道,这也算是与时俱进吧,说明了村民的生活在提高,是好事。只是给参观者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好在越往里面走,感觉寨子的变化就越小,小桥流水依旧,石板鋪成的古驛道依旧,仰頭望去,仍可見氣勢恢宏的吊腳樓依山聳立,懸空貼岩而建的鼓樓仍在,只是里面裏面紅軍精神,光耀千秋的版報不见了。老人家还是休闲的坐在鼓楼聊天,仍是那么慈祥、热情,而且可以和我们交流了,记得上次去许多人还听不懂普通话。
走出来后发现外面发现正在建收费亭,看来这里以后也要收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