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足迹——告牛

告牛

fficeffice" />

队长安排我跟世枚去告牛。“告牛”?我莫名其妙。

“就是教牛犁田,”队长说。“可是,我不会犁田啊!”

“冇关系,你跟世枚去,只负责牵牛,他会告你的。”队长把“告你”咬得很重,旁边的社员忍不住笑起来。我明白队长善意的玩笑,告牛顺便告我,一举两得。谁让我啥都不会呢?想想这里的方言也挺有意思,告——告诉;告牛——告诉牛(怎么样犁田)。

我们要“告”的是一头灰白色的小牝牛。世枚交给我一根柴刀把粗两米长的竹竿,竹竿端部距牛鼻子约五六寸处与牛鼻绳紧紧捆住。世枚在田里套好了犁,让我握住竹竿站到田里与牛头平行,就开始吆喝小牝牛前进开始犁田。

我的任务是随着世枚的吆喝声用竹竿传递他的指令,让牛明白各种指令的不同含义并听从指挥。

“嗨!嗨!”——“对直朝前走!”

“哌!哌!”——“靠右!靠右!”

“哌倒!哌倒!”——“努力靠右!努力靠右!”

“吁!吁!”——“停!停住!”

我用竹竿一遍又一遍强制小牝牛执行世枚发出的指令,同时也就自然而然记住了那些指令的含义,我想这应该就是巴甫洛夫所指的“条件反射”作用吧。

上午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就过去了,上了田坎,我才发现两条蚂蝗紧紧吸在我的小腿上,肚子脹得圆滚滚的像两颗黑红色的花生米,我伸手去捉,还没碰到它俩就掉到地上,狡猾的家伙,想溜?没门!我捡起田边的石头狠狠砸去,四溅的鲜血顿时染红了泥地,那可是我的血啊!我不解恨,捏住两条薄薄的空皮囊放到田坎的石面上用手中的石头将它们砸成了肉酱。

一周以后,小牝牛基本听懂了各种口令,不用强迫就可以根据世枚的口令乖乖地干活,而我却还未碰过犁把呢。我和世枚在远离众人的山旮旯里继续告牛,我跃跃欲试,想亲自尝尝把犁的滋味,便请世枚让我试一试。世枚很爽朗地答应了,说反正小牝牛也“告”得差不多了,干脆把竹竿解了。

我右手握犁,左手拿缰绳和鞭子,学着世枚的样子在田里操练起来。开始时直行还好,叫它靠右时却费了老力,任我喊破嗓门也不听使唤,一个劲死命往前奔。逗得世枚在田坎上哈哈大笑:“它听不懂贵阳话呢!”接着又对小牝牛喝道:“哌!哌倒!”那牛儿立刻乖乖往右靠过去。

接下来,我在田里把犁,世枚在田坎上遥控帮着指挥,小牝牛听话了很多。不过我因为紧张,右手一直紧紧攥着犁把,收工时才发现,右手掌心竟然打出个水泡来。

2011-6-17初稿

2011-6-24改写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让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8# 眯子 告牛算是技术活。告牛必须是在青蛙叫以前,等青蛙叫了这牛就告不会了。也是有一人在前牵着牛鼻子,同时听掌犁人的口令,和牛同行。

谢谢朋友关注留言!学习了。谢谢您!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让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TOP

告牛算是技术活。告牛必须是在青蛙叫以前,等青蛙叫了这牛就告不会了。也是有一人在前牵着牛鼻子,同时听掌犁人的口令,和牛同行。

TOP

回复 6# 健者 《告牛》中人给牛发的口令,贵州大塘与湖南红坡大体一样,知青常被当地人“占香音”。我与自强不息有类似的经历,只不过我在汨罗插队时还做过牛,即人代替牛去拉犁,记工分就写:做牛---多少分。

呵呵,健者兄看来比我还要苦。人拉犁我以前只在电影里看到过,想不到您插队的地方这么艰苦。您一定有许多故事,可否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呢?谢谢您!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让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TOP

《告牛》中人给牛发的口令,贵州大塘与湖南红坡大体一样,知青常被当地人“占香音”。我与自强不息有类似的经历,只不过我在汨罗插队时还做过牛,即人代替牛去拉犁,记工分就写:做牛---多少分。

TOP

回复 3# 西岭望雪 湘西也叫告牛,有过同等经历,牛是很聪敏的动物,几天就学会了,从此告别快乐的童年,任劳任怨为人服务!

谢谢西岭望雪兄幽默而颇具哲理的精彩点评!握手!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让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TOP

回复 2# 书荟 “春耕时,也曾见过队上的农民“告牛”,但从未刻意去看农民是如何“告牛”的,自强不息是亲历者,也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告牛”也“告你”,山区的农民最喜欢舌子底下“打人”,善用双关语。用会同话来说便是“占香因”,知青稍不注意就被他们“带了笼子”,这是农民应对贫乏生活的调味剂。”

呵呵,看来湘黔两地习俗相同语言相近,在这里与朋友们沟通非常惬意,衷心谢谢朋友们!

乡亲们“占香因”自得其乐,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乐趣,的确如书荟分析的那样是“应对贫乏生活的调味剂”。

谢谢书荟的精彩点评!问好!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让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TOP

回复 1# 自强不息

 

 

       湘西也叫告牛,有过同等经历,牛是很聪敏的动物,几天就学会了,从此告别快乐的童年,任劳任怨为人服务!

TOP

          春耕时,也曾见过队上的农民“告牛”,但从未刻意去看农民是如何“告牛”的,自强不息是亲历者,也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告牛”也“告你”,山区的农民最喜欢舌子底下“打人”,善用双关语。用会同话来说便是“占香因”,知青稍不注意就被他们“带了笼子”,这是农民应对贫乏生活的调味剂。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