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种视角] 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开始 (外两篇)

 

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开始


——读《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家庭问题。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孩子,而是父母也要受教育。”张文质在他的新作《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中,如此诊断当下中国教育的病症。

  

经过20多年的教育研究,张文质意识到教育之病或根在更深处,但对儿童教育规律的群体性无知,却使很多父母从家庭内部加重了对儿童的桎梏,也无疑加剧了教育之病。因此,该书凸显的写作理念,就是如何使为人父母者获取正确的教育观念,而后才是如何使观念应用于实践的具体方式指导。

 

在作者看来,好的教育观念的确立,远较具体应用来得重要和急迫,因为观念是所有具体实践的指导核心,是所有实践能持之以恒的力量所在,也是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观念的失误其实是问题产生的源头,教育观念的普遍缺失是中国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的最大问题所在。

 

张文质一直秉持的教育信念是要使教育的所有目的都归结到成全人的发展上来,在他看来,教育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他要所有父母首先明确:在家庭中,父母的角色是终生的,孩子是父母一生推卸不了的责任,所谓家庭教育就是要父母用一生的心力去关怀和成全孩子,孩子是父母一生最大的事业,这也是该书贯穿始终的基本理念。

  

不论中国整体教育的现状如何严酷,但家庭是儿童成长最初最关切处,“儿童成长之根是扎在家庭之中的”,成功的家庭教育可以改善儿童的生命质量,使儿童在父母的守护和帮助中不断自我成长,即使处在应试教育的严枷中,仍然有望获得比较健全的生长,换句话说,成功的父母是能在无法改变大的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力尽一切可能帮助孩子获得相对健全的生长。树立了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培育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改善就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成功的父母要善于学习,要想方设法提升自己帮助孩子的素养和能力,还要明白孩子所有的挑战都是父母的挑战,他说“作为父母,你对孩子的任何帮助、关怀、成全,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帮助、关怀和成全”。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家庭的教育过程中,父母就有望变得更耐心更坚持不懈。

  

在今天这样的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父母往往易于将考试的结果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这是今天中国教育最令人忧心和无奈之处,它也成为很多父母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但张文质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孩子是否考入名校是否成才,而是如何培育一个性格健全、品行美好、身体健康、自信乐观的孩子,成全人的发展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如何成人比如何成才重要”,性格好的孩子将来成功的几率更大,而眼下应试能力的高下远非判断孩子未来成功与否的基础。

 

但成才的定义被绝对化和窄化后,全社会都陷入了这种功利教育的焦虑之中。教育核心的偏离,使多数父母变得急躁、焦虑,甚至不自觉和控制不住地对孩子“残忍”,父母普遍而共同地助长了应试教育体制对儿童的伤害,这是当下教育最可怕的现实。因此,家庭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其实是父母教育观念能否转变的问题,对于父母,自身的成长无疑是决定家庭教育能否成功的条件。

 

比如“教育孩子的十一大误区”以及父母常常对孩子造成的“五大伤害”,诸如当众教育、消极教育、过度干预以及“把和孩子交谈全部变成了对孩子的教育”等,体现了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的过分焦急和不恰当的期待,而这些又大都因为父母缺少对家庭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解,更匮乏对儿童成长规律和儿童心理等基本常识的学习。

  

父母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虽然观念的转变远非一朝一夕、一事一例上就能得以解决的,但父母只要树立了“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这样的信念,并确立“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样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中渐渐地改变就是可能的。尤其家庭教育,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都将是毁坏儿童生命健全成长的“祸害”,父母要意识到,好的教育方式一般都不会立竿见影的。

 

很重要的是,“父母首先应该理解孩子,理解每个孩子身上的特点,包括缺陷,理解这种人性上的与生俱来的特性”;其次父母还要明白“在家庭教育上你必须像园丁剔除杂草一样花细致的工夫,甚至呕心沥血。要知道,孩子必须犯错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意识到了这些的父母将更能在家庭教育中变得更耐心更知心,也就更可能成为孩子的引路人、指导者和朋友。

  

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使孩子进入名校成为名人的成功教育之书,也并不费心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教你怎么做,而是首先致力于帮助父母获取正确的教育观念,其中也不乏具体事例的举隅。始终用力于一种教育观念的悉心灌输,正是该书的最大独特性。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作者 李安

 

很喜欢看你发表的帖子,谢谢你的美文让我们受益匪浅!

TOP

 

      "位高权重者,不能有事了,才想起让人理性,平时却任由不良教育一茬茬地“毁”人不倦。教育回归理性,人才有理性的可能。"作者看到了现实社会非理性行为形成的源头,家庭、学校、工作单位;整整一个社会!

TOP

 

理性应该从教育始

 

   

这些年,官员谈理性的多了起来。出了点什么事,无论大小,在上者都希望人们理性,理性看待这个,理性看待那个。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似乎不仅没有效果,还遭人嘲笑。

   

社会上戾气很重,有点事,动辄喊打喊杀。在网上,一言不合,就张口问候人家父母。官员出事,无论是否无辜,肯定叫好声一片。出点事故,原因还没查清,当事人必定被拍得半死。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听风就是雨,但凡有不利于官员和官府的说法,也不管真假,就跟着起哄。

 

人们不该有这么多的戾气,不该有这么多的暴力,官员是该批评,但批评的确该理性分析,不能不由分说地拍砖,甚至恶毒地咒骂。至于毫无道理的听信流言,传播和放大流言,就更不应该了。但是,不应该的事,恰是容易发生的。

   

要求民众理性,必须先得有具有理性能力的民众。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是催化非理性的摇篮,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想让他们有理性,的确很难。而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施教者多的就是强迫命令,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学校改了章程,出了新规矩,从来不听学生的意见,凡是有敢提意见的,一律严加处理,没道理可讲。这样的教育,传达的就是非理性的强制,而非摆事实讲道理。这样强制久了,戾气也就埋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虽然从孔夫子开始,有教无类就是教育的信条。但是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施教往往成为一种寻租的历程。从学校到老师,爱慕权势,嫌贫爱富的倾向愈演愈烈。家境好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会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偏爱,如果学生的家长有权有势,几乎命里注定,这个孩子会被吃偏饭。好些中小学生,得到各级三好学生称号,尤其具有含金量的省市级三好学生称号的学生,一查,几乎都是官员子弟。甚至在大学,如果学生的家长权势足够大,也足以让他的孩子在保研,甚至攻读博士方面获得优先的地位。

 

如果说,强制教育是把戾气输入学生的心灵,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让戾气膨胀,光大。让学生从小就深切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冷酷无情,这个世界的不讲道理,这个世界,只认权势和金钱。一旦长大了,当他们依然没有权势、没有金钱的时候,怨毒之气就会按捺不住。

  

位高权重者,不能有事了,才想起让人理性,平时却任由不良教育一茬茬地“毁”人不倦。教育回归理性,人才有理性的可能。

 

——摘自《南方都市报》作者 张 鸣

 

TOP

 

温柔杀手

 

   

她就一直坐在那里,刚开始抽噎着,然后是无法遏制地失声痛哭,但没有停止控诉:我辛辛苦苦供你吃供你穿,什么活都不让你干,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你就给我考了这么点分?你有良心没有啊?你让我怎么出去见人啊?

 

他也一直坐在那里,刚开始沉默,然后在雨点般的数落下也开始局促不安起来。是的,她没有办法接受邻居的孩子上了清华,而她的孩子竟然连补习的分数都没有考上,而且在今年高考录取比率基本达到80%的情况下,她没有办法不抓狂。她连想都没有想过,其实他才是那真正要接受声泪控诉的人。因为事实表明她难逃其责。

   

他擅长围棋,迷恋历史,总有人慕名来挑战这小子。她就唠叨,学什么围棋啊、历史啊,那都不能当饭吃,虚头八脑的,还是把正经的学好。他要干点家务活,她忙不迭地抢过去,你什么都不用干,只要好好念书就行。碰到路上光着膀子灌泥浆的民工,她适时地警醒,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将来和他们一样!

   

结果,他的棋艺如她所愿停滞荒废了,但是物理把他搞得心烦意乱。他的体格高大但轻视劳动,而且扛一袋大米就让他喘不上气来。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极度无聊下,他给自己整了几个耳钉和戒指来纪念他衰败的青春期。

   

看,看多少父母恰恰就是这温柔的杀手,那貌似神圣的爱里潜伏着、夹杂着多少带有毁灭性的东西啊,我们还没有学会甄别呢,就已经深受其伤。

 

发掘、发现、发展、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潜能,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天职、国家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家长爱护孩子的最佳选择(孩子的真价值、真幸福之所在)。可是,我们的某些家长,在应试教育的诱逼下,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要谨防帮手,因为他往往是折断你的脊梁骨的杀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懒惰是精神病患者普遍的症状。也就是说,凡是丧失以苦为乐的艰苦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大都是失掉真正自我的病人。

 

——摘自《视野》作者 葛俊芳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