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太平洋乐队》的回响

《太平洋乐队》的回响

用现在时兴的话说:关注一个名人,并且追慕他,就是这个名人的粉丝。我当然不够粉丝级别,但必须承认,我受名人的影响的确很深。

很多年以前,我读过一本书,这书里的故事、人物,一直鲜活的影印在我的脑海中,进而对我的写作有了很大的帮助。例如:小说或是散文的场景设计,气氛烘托,人物刻划,细节描写,内心独白,我都学着体会和感受,这些技巧会不知不觉的巧妙的,出现在我的“故事”里。我想这当然是摹仿在起作用。

而最初给我触动的奇书,就是省文联副主席,株洲日报前主编,著名作家:聂鑫森的短篇小说《太平洋乐队》。

这是怎么样一本具有魔力的,让人过不忘的书呢?首先从书名说起:我原以为《太平洋乐队》,一定是一本“关于太平洋,又与音乐有关”的书。于是,我带着对太平洋的好奇,带着对音乐的神往,毫无怀疑的把它当成课外阅读补充材料,从学校的图书室里借出来,带回了家。平时,我较多的看一些有关体育的书,有时也看看小说,那些书看累了,就翻出这本“太平洋”来调节一下。本想从“太平洋”里,感受到太平洋的巨大与壮阔,以及深坠无比的懊密,望给我太平静的生活,增加一点波澜。

可是,事与愿违,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太平洋的壮美,而是从书中看到了,由人生百态组成的幅幅画面。小说里的人物,一个个鲜活地站在我面前,他们有思想,有气息,有血有肉,有哀有乐,有困境、有挣扎,也有希望。一旦认识了他们,就情不自禁的要关心他们,要为他们所想所动。这就是我之所以记住了《太平洋乐队》,也记住了聂鑫森本人的原因。

反之,每次见到聂鑫森,或听到他的名字,就会想起那个与太平洋无关的《太平洋乐队》。

这本短篇小说集,由几十篇小说组成,其中第一篇,好象是说一个老人与一个小孩,放风筝所引发的故事。还有篇是讲老街老巷里的手工作坊。老艺人手艺面临断代的故事。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个取名“太平洋”乐队的故事。这是一支专为葬礼奏哀乐的乐队,他们有着繁忙的日常事务。看似平静的日子里,其实,孕育着象太平洋海底风暴一样的危机。这危机来自社会,来自家庭,也来自主人翁的内心深处。

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重复着几个相同、相近的、如怨如诉的乐曲,让人心寒心颤。架子鼓时而急速,时而沉重的节奏,让人麻木不仁,心灰意冷。但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却不是这样,而是有火一样的热情,有切肤之痛的同情,时常为哀家丧亲之痛,而振动、而动情。常常会留泪或含泪,奏完一曲又一曲。一场哀乐下来,他们心情总是难以平静,久久不能入睡。现在渐渐麻木了,因为看多了生离死别,没了激情,因此乐曲再也不动人了。

不动人的音乐,做起来还有什么意思呢?几个吹鼓手,除了不堪重负的疲惫,和严重的睡眠不足,就是神情幌惚的无精打采,对生活失去了想往-----。

有一个场景是这样描写的:(哀乐散场后,A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把小号夹在腋窝下,树起衣领,顶着剌骨的老北风,缩着脖子,钻进了混屯氛暗的灯光里,在幌幌悠悠的影子里消失了。)(回到家,夜色已经很深了,而A一点睡意也没有。坐在衣柜前,望着镜子里那双大眼睛和自己挺拔的鼻子。再看看富有男子汉刚毅气质的,而且有漂亮曲线的嘴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镜子里的这个男人,显然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可是他自己一点也不觉得。或者说,觉得了又能怎么样?现在,刚从冷风里回来,头发有点乱,胡子也几天没刮,人显得有点疲倦和肖瘦。一支小号伴随了他好多年,往年那个对音乐,对小号如痴如醉的小伙子,再也不会出现了。零乱的房间,简单的家具,冰冷的室温,就是他现在生活的全部写照。-----)

当然,这段文字,是我脑子里经过二十多年沉积后,留下来的印象,很不准确,但有味道。其实,原文一定更精采。我记得故事的后段,是说他们最终解散了乐队,各人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读到这里,让读者心上悬着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我想聂老将这篇小说,取名《太平洋乐队》,就是要揭示,人际生活中,人们的大脑里象太平洋一样,同样是深不可测和那样的波澜无限。

作者没有写故事主人翁的过去。但从作者对主人翁的内心及外表,场景等等的描述,就可以窥视他笔下的主人翁,以及他的同伴们的人生经历。青年人为了追求音乐,不得不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本来是为了享受音乐,与美妙共舞。可是,到头来只留下了疲惫与贫困。照理说:奉献了青春,也解读了人世间人生的“最后乐章”,够了。“这样的事,别人也可以做,”这就是他的主人翁,欲意改变蠢境的思想痕迹,也许吧!


     我见过聂鑫森两次,第一次是在97年,山水国际楼盘,第二期买售完毕,开发商为了答谢业主,搞了一次名人现场书画笔会。在受邀书画家中有聂老的名字,现场我想见一见聂鑫森本人,因为这一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在众多挥毫泼彩的书画家中,我看到了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就是与众不同,时而著笔观看,时而下笔如飞,不急不燥,从容有力的几笔,两三支荷花,一二片荷叶就跃然纸上,它们虚实相间,主辅有致,美妙绝伦,加上“一只蜻蜓”的点睛之笔,使画面一下子就活了起来。

第二次是在 2010年,株洲市房产局举办诗词创作讲座的会场上。坐在主席台上主讲诗词的聂鑫森,是那样的风趣幽默,阐述诗词创作原则和规律时,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叙述人物故事时,引经据典,字字机珠,引人入胜。

这两次我都是远远的看着他,不想去,也不能去打扰他。因为在他周围,象我这样的 “近粉丝”,一定很多。如果个个都上前索一张画,或要一个签名,那聂鑫森一定很辛苦。我就想让聂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休息,腾出些时间,多出些好书,好文章。让《太平洋乐队》音符般感人的字句,在更多人的胸中回响。

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星期二

 

 

     谢谢二马给我具体的指导,自己从湖知网改版后,就一直没有解决这个字体放大的问题,这下好了,以后可选用大字来表述了。

    谢谢:易山,包子镘头,知足常乐,通过你们的跟贴鼓励,就象是在一起促膝长谈一样的亲切,好!大家一起努力吧!

TOP

   谢谢楼主的介绍。当年,在报纸上看到过聂老的诗作,又因为他的大名(三耳、三金、三木)而印象深刻。

TOP

    聂老是株洲的名人,在湖南也颇有名气,甚至在全国也有点知名。我虽然不认识他,但却认识几个和他颇有交情的朋友,聚在一起时他们会常常说起聂老,对于聂老的为人、品德、文画颇为赞赏,对于聂老的幽默、平和、宽博的性格和胸怀也赞不绝口。看了楼主这篇文章,对聂老的了解又更深了一层。我想聂老的这一个《太平洋乐队》演奏的乐曲,一定会长久地回响在看过这篇文章之人的心中。

    谢谢渔夫君的美文与介绍,祝好!

但愿人长久,聚散总随缘。

TOP

回复 1# 临湘渔夫

 

这两次我都是远远的看着他,不想去,也不能去打扰他。因为在他周围,象我这样的 “近粉丝”,一定很多。如果个个都上前索一张画,或要一个签名,那聂鑫森一定很辛苦。我就想让聂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休息,腾出些时间,多出些好书,好文章。让《太平洋乐队》音符般感人的字句,在更多人的胸中回响。

 

这样长时间在心里钦羡、爱戴和关切,你已然是聂老最忠诚的“粉丝”了。看了你的文章,我猜想许多人都有一种心愿,去读这本与太平洋无关的《太平洋乐队》,同时有幸看到聂老的书画作品。谢谢临湘渔夫兄台!

TOP

回复 5# 临湘渔夫

 

——编辑框内,和B(是加粗)一横排的 360安全浏览器截图40883062.jpg

是字号。点开后选4或5号字都行。

    呵呵呵,不好意思,二马“猴子穿背心”了……

_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2471114.html

TOP

谢谢隐士安、二马、游客晏生,谢谢你们的支持和提醒,各位朋友,好久没上来了,都不会玩了,把字加大,就是“点”发贴上方的“B”字吗?有时真有点糊涂。

TOP

                                     《太平洋乐队》的回响


        用现在时兴的话说:关注一个名人,并且追慕他,就是这个名人的粉丝。我当然不够粉丝级别,但必须承认,我受名人的影响的确很深。

 

       很多年以前,我读过一本书,这书里的故事、人物,一直鲜活的影印在我的脑海中,进而对我的写作有了很大的帮助。例如:小说或是散文的场景设计,气氛烘托,人物刻划,细节描写,内心独白,我都学着体会和感受,这些技巧会不知不觉的巧妙的,出现在我的“故事”里。我想这当然是摹仿在起作用。

 

       而最初给我触动的奇书,就是省文联副主席,株洲日报前主编,著名作家:聂鑫森的短篇小说《太平洋乐队》。

 

       这是怎么样一本具有魔力的,让人过不忘的书呢?首先从书名说起:我原以为《太平洋乐队》,一定是一本“关于太平洋,又与音乐有关”的书。于是,我带着对太平洋的好奇,带着对音乐的神往,毫无怀疑的把它当成课外阅读补充材料,从学校的图书室里借出来,带回了家。平时,我较多的看一些有关体育的书,有时也看看小说,那些书看累了,就翻出这本“太平洋”来调节一下。本想从“太平洋”里,感受到太平洋的巨大与壮阔,以及深坠无比的懊密,望给我太平静的生活,增加一点波澜。

 

       可是,事与愿违,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太平洋的壮美,而是从书中看到了,由人生百态组成的幅幅画面。小说里的人物,一个个鲜活地站在我面前,他们有思想,有气息,有血有肉,有哀有乐,有困境、有挣扎,也有希望。一旦认识了他们,就情不自禁的要关心他们,要为他们所想所动。这就是我之所以记住了《太平洋乐队》,也记住了聂鑫森本人的原因。

 

        反之,每次见到聂鑫森,或听到他的名字,就会想起那个与太平洋无关的《太平洋乐队》。

 

       这本短篇小说集,由几十篇小说组成,其中第一篇,好象是说一个老人与一个小孩,放风筝所引发的故事。还有篇是讲老街老巷里的手工作坊。老艺人手艺面临断代的故事。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个取名“太平洋”乐队的故事。这是一支专为葬礼奏哀乐的乐队,他们有着繁忙的日常事务。看似平静的日子里,其实,孕育着象太平洋海底风暴一样的危机。这危机来自社会,来自家庭,也来自主人翁的内心深处。

 

      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重复着几个相同、相近的、如怨如诉的乐曲,让人心寒心颤。架子鼓时而急速,时而沉重的节奏,让人麻木不仁,心灰意冷。但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却不是这样,而是有火一样的热情,有切肤之痛的同情,时常为哀家丧亲之痛,而振动、而动情。常常会留泪或含泪,奏完一曲又一曲。一场哀乐下来,他们心情总是难以平静,久久不能入睡。现在渐渐麻木了,因为看多了生离死别,没了激情,因此乐曲再也不动人了。

 

      不动人的音乐,做起来还有什么意思呢?几个吹鼓手,除了不堪重负的疲惫,和严重的睡眠不足,就是神情幌惚的无精打采,对生活失去了想往-----。

      有一个场景是这样描写的:(哀乐散场后,A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把小号夹在腋窝下,树起衣领,顶着剌骨的老北风,缩着脖子,钻进了混屯氛暗的灯光里,在幌幌悠悠的影子里消失了。)(回到家,夜色已经很深了,而A一点睡意也没有。坐在衣柜前,望着镜子里那双大眼睛和自己挺拔的鼻子。再看看富有男子汉刚毅气质的,而且有漂亮曲线的嘴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镜子里的这个男人,显然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可是他自己一点也不觉得。或者说,觉得了又能怎么样?现在,刚从冷风里回来,头发有点乱,胡子也几天没刮,人显得有点疲倦和肖瘦。一支小号伴随了他好多年,往年那个对音乐,对小号如痴如醉的小伙子,再也不会出现了。零乱的房间,简单的家具,冰冷的室温,就是他现在生活的全部写照。-----)

 

      当然,这段文字,是我脑子里经过二十多年沉积后,留下来的印象,很不准确,但有味道。其实,原文一定更精采。我记得故事的后段,是说他们最终解散了乐队,各人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读到这里,让读者心上悬着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我想聂老将这篇小说,取名《太平洋乐队》,就是要揭示,人际生活中,人们的大脑里象太平洋一样,同样是深不可测和那样的波澜无限。

 

       作者没有写故事主人翁的过去。但从作者对主人翁的内心及外表,场景等等的描述,就可以窥视他笔下的主人翁,以及他的同伴们的人生经历。青年人为了追求音乐,不得不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本来是为了享受音乐,与美妙共舞。可是,到头来只留下了疲惫与贫困。照理说:奉献了青春,也解读了人世间人生的“最后乐章”,够了。“这样的事,别人也可以做,”这就是他的主人翁,欲意改变蠢境的思想痕迹,也许吧!


      我见过聂鑫森两次,第一次是在97年,山水国际楼盘,第二期买售完毕,开发商为了答谢业主,搞了一次名人现场书画笔会。在受邀书画家中有聂老的名字,现场我想见一见聂鑫森本人,因为这一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在众多挥毫泼彩的书画家中,我看到了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就是与众不同,时而著笔观看,时而下笔如飞,不急不燥,从容有力的几笔,两三支荷花,一二片荷叶就跃然纸上,它们虚实相间,主辅有致,美妙绝伦,加上“一只蜻蜓”的点睛之笔,使画面一下子就活了起来。

 

      第二次是在 2010年,株洲市房产局举办诗词创作讲座的会场上。坐在主席台上主讲诗词的聂鑫森,是那样的风趣幽默,阐述诗词创作原则和规律时,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叙述人物故事时,引经据典,字字机珠,引人入胜。

     这两次我都是远远的看着他,不想去,也不能去打扰他。因为在他周围,象我这样的 “近粉丝”,一定很多。如果个个都上前索一张画,或要一个签名,那聂鑫森一定很辛苦。我就想让聂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休息,腾出些时间,多出些好书,好文章。让《太平洋乐队》音符般感人的字句,在更多人的胸中回响。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星期二

 

 

   一本让人读后十几年还能记得清楚的书,肯定是本好书!今天读完临湘渔夫这篇文章印象也很深了。谢谢你的美文!(我把文章的字加大了一点,看起来更舒服)

 

 

 

 

 

 

TOP

回复 1# 临湘渔夫

 

……当然,这段文字,是我脑子里经过二十多年沉积后,留下来的印象,很不准确,但有味道。其实,原文一定更精采。……

 

——佩服楼主的超人记忆力!

    几十年下来,能记得这么清楚,二马觉得不需管原文有多精彩了!渔夫君已经够精彩!

    (悄悄提个建议:字加大一点,读起来会更爽!)

  

   

_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2471114.html

TOP

只有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有市场!才有人喜欢……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