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人游珠海会同村
还是早一两年在湖知网上见了在广东的湖南知青游会同村的文章,介绍它是珠海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的古村落。于是这个会同村就深深印在我这个曾经的会同县人的头脑里了,因此到珠海后首先便是去看会同村。会同村在郊外,从网上查到了怎样搭公交车去往那儿,按图索骥顺利到达会同村。
来到村口,就看见几棵遮天蔽日的老樟树,在树丛中隐约着那古朴苍老的青墙黛瓦,一座横卧的石桥跨过流水潺潺的池塘,好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让人恍若步入了一处世外桃源。
1836年,莫、鲍、欧阳3家人约定同到该地建村,取名“会同村”,迄今已有170余年。其中以莫氏发展最大,从莫仕扬开始祖孙三代为香港太古洋行担任买办(买办:通俗的解释就是外国人公司中的中间人、经纪人)60余年,因此会同村有中国第一买办之乡。也因为莫氏,在此安装了香山县(今中山县,也含今天珠海的一部分)第一台发电机,会同村也因此成为香山县第一用电的村子,也是香山县第一个看上电影的村子,号称“小澳门”。那旧街、古屋、浅塘、老树,这些充满古朴风情的风景,描绘着有珠海最美村庄之誉的会同古村。
村头是一座废弃的北闸门,门楣上书:北环紫极。进去就是一长排浸润了沧桑历史的古朴的房子,那是几座祠堂和云飞碉楼,高高挺立的云飞碉楼是会同村标志性的建筑,也是这座村庄的卫护者,它看着会同村从昔日的繁荣走到今天的凋零。另有风起碉楼在南边村头,傍依着南闸门,但已快坍塌,南闸门是用木枋在两面支撑着才不至于在沧桑历史面前“轰然”倒下。没有了“风起”,那“云飞”也就孤云难飞,只有那已被岁月锈蚀得模糊不清的西洋钟镶嵌其上,指针永远指在那5点35分。祠堂以莫氏祠堂最为讲究,里面很大,现在是会同村村史馆,介绍会同村的历史以及对从会同村走出去的有名人士的介绍。 从外表看,整座村庄还完整,街巷完好,村里古树掩映下的几乎都是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大多建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在布局上,据说接受了当时西方先进的规划理念,每一所民居都是坐东向西,与村庄的朝向一致。因此村庄虽显得规矩方正,但却与中国传统坐北朝南的观念相左。那青砖石板路渗着历史的久远,村内长长的街巷,悠悠地散发着“深几许”的气味。那嵌着斑驳铜环的紧闭的厚重的木门里,仿佛珍裹着深藏在岁月里的悠长往事,外人无法透彻。青砖墙上有的挂着:会同村艺术基地,有的挂着:XX电视拍摄地等牌子。 那些老宅,大多空荡荡的,杂草丛生,有的房子,树枝已冲破房顶的束缚,向着天空自由地伸展,庭院里野生的植物因为有了阳光的缘故长得更加青葱,反给村庄带来一点生气。昔日住宅里讲究的布局以及精美的摆设被历史荡涤一空,留下的是难以弥补的伤痕。偶尔有人家,门前却是狗在狂吠不已,只得绕道。
在一条幽深的巷道里,拐进了一座荒芜、寂静的老宅,里面阴气逼人,但没多想仍进入正堂,却被青草拢就的堂前挂着的一幅女子照片而噤声。那照片上的年青女子长得文气、秀气,从气质和着装来看,这应该是一个有点文化的女子。照片的年代我想应该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五十年代期间,这里面有故事吗?是个什么样的悠深故事呢?不禁让人产生遐想。
会同村的人从十九世纪开始就漂洋过海,在外打拼,这才有能力将村庄修得有模有样,成为当时最为风光的建筑群。在那些大理石堆砌起来的整齐的住宅群里,他们享受了香山最早的电灯以及贵族般的待遇看电影,如今依然坚守的老宅成为历史的见证。渐渐地人们大都离开了这个村庄,剩下了空壳,慢慢颓废。 在会同村转了一圈,我却产生了疑惑,因为在网上看到会同村的照片,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栋很欧式、很别致的楼房,为什么却没看见呢?问了问村人,也未问出什么名堂,从南边走到马路上仍未见。只好又返回村庄,找到村委会才问清楚了,在村庄的马路对面不错,但还要走进去才会看到那栋楼。
楼在会同村的西北角,是一座中西合壁、园林式建筑——栖霞仙馆。那是莫仕扬的孙子莫咏虞,在上个世纪20年代特为一个名叫阿霞的女子所建的斋堂,这是一段曲折绵长的情感故事。传说阿霞原为莫家侍女,曾精心照料过莫咏虞,使其大病痊愈,却拒绝为妾,发誓吃斋念佛。莫咏虞没有强逼年方20的阿霞,还特为其建起这座精美的斋堂,买来发电机,又月月从香港请人来放电影为阿霞解闷。那时,会同村是香山县最早用上电和看上电影的村落。可是,后来阿霞却爱上了那个从香港聘来专门在栖霞仙馆里负责发电的男子阿荣,两年后,两人私奔。在今人看来此位阿霞姑娘还蛮另类的,她那时的“壮举”,不知会遭今天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女子多少唾骂?从此“霞”不再在这儿栖息,情愿去作了那天边云霞里的仙人,栖霞仙馆也就徒有虚名,不再发电,也不再放电影,只留下这荒草萋萋的碉楼、庭院,让人在此感触、伤怀。
当走近这座庄园的门楼时,却是铁将军把门,特意来了不进去心有不甘,于是沿着围墙走,还好在拐弯处看见了一个豁口,赶紧从豁口爬将进去。庭院里有莫咏虞为珍爱的女子栽下的荔枝树,正枝繁叶茂,只是不见伊人。修建的曾经精致的亭台如今只余空架子,园内弥漫着一片忆旧的气息。那院子一角的破败小屋是当年的发电屋吗?通往斋堂的小径已被荒草遮掩,那专为阿霞修的欧式、别致斋堂如今是一栋空楼,只有那缠绕的藤蔓爬在墙上,阳光透过那拱形门廊在镶花地砖投下花影。那门口高大威严的碉楼已是在白守,寂寥的院子里只有鸟儿叽喳的声响,不禁让人产生“鸟鸣山更幽”的感觉,于是匆匆又从豁口跳将下来回到路口。 走到大路上,回头看看掩映在山间的栖霞会馆,再瞧瞧右边那绿树环绕的会同古村,觉得会同古村和我下放的会同县高椅古村相比,各具特色。高椅古村虽然没有高大的碉楼,也没有栖霞会馆那样中西合璧,园林式的大型建筑,但高椅古村的历史比珠海会同村的历史要早几百年,而且高椅古村虽身处深山,却环山面河 ,灵动、大气,光是雕栏画栋的房屋就是一百来栋,比会同村要大得多。会同村虽有画栋却少见雕梁。另高椅古村虽也有个别锁住的楼房,但几乎没有废弃的房子,绝大部分楼房是住有人家的,早晚炊烟缭绕,生气盎然。 我这个曾经的会同县人,在这见识了另一个会同古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