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快乐的“北漂”(四)

编  制

我们单位有正式职工三百多人,平常在单位上班的人有一千多,那么,正式职工之外的是些什么人呢?试做分类介绍。

第一类是正式职工,列入国家编制,有北京市户口,可以在单位分配住房,享受国家的、北京市的、单位的各项补贴福利。生老病死,在职退休,国家一管到底。我们是国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是发改委(原国家计委)核定的,相对固定。并且国家政策在用人方面越来越要求使用聘任制,而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招工”。退一个,空出指标就可以进一个。每当需要增加编制,要左报右批,非常麻烦。并且每次新进人(正式编制),竞争异常激烈。09年上面给了六个指标,公布后,前来报名的人有四百多人,仅博士生就二百多。面试时坐满了研究生院的六个教室。

第二类是在读学生。有农科院研究生院的在读研究生,有代培的研究生,有博士后未出站的博士后,有合作研究的研究生,有留学生。他们在我们单位,无一不是主要劳动力,做最基础的工作,做实验,下地,和临时工的工作没什么两样。研究成果都属于导师。毕业后能够留在我们单位的可能性很小。自然没有一切福利补贴,也没有工资。生活来源靠有限的研究生补助和来自课题的补贴,月不足二千。一般由课题出资租住在单位附近,或自己租房住,吃食堂。

第三类是合同制工人。他们一般在单位工作了多年,取得了正式聘用合同(五年一订),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相对稳定,是研究辅助人员的主力。他们也没有北京户口,没有住房,没有北京市的补贴,单位的福利也没有。工资是固定的,课题给岗位津贴,每月能拿到二、三千块钱。其成份以农民工为主,也有学农的大学生、中专生来打工。

第四类是临时工,他们一般以农民工为主,是一线农工、清洁工、司机、保安等。工资不高,固定,用工合同两年一签,没什么保障,可以随时辞退。单位提供临时工宿舍,可以自己做饭吃,也有到食堂就餐的。由于收入较底,劳动强度大,生活很艰苦。

各色人等生活、工作在我们这个单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比如在读学生的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留下来;合同工盼望的就是有指标能转正;临时工想好好干,和单位签合同当合同工……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怀揣着自己的理想或梦想,在这里奋斗,打拼。生活的很艰难但也自得其乐。

下篇我想分别介绍几位给大家。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现在单位用工越来越复杂,还是人分三六九等。
于建嵘说过去的底层多是受教育程度少的,现在的底层已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这是好是坏还难于评估,但值得注意。

TOP

呵呵说的对,在学术单位是很讲究“出身”的。哪个单位出来的,谁的研究生,对学生的前程很重要。有在我们单位工作的经历,国内外比较认可,所以难考进来,进来了都想留下,甚至毕业多年哪怕是在所里打工也不愿回家的都有。我下文会做介绍。所以在我们这工作的人,尤其是学生,对收入不太计较。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在这样的单位当研究生,所得到的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和资历。
嘻嘻、哈哈、呵呵!笑对人生,心情舒畅

TOP

   蔷老所言极是。学生的研究成果一般算在导师身上。但为了学生的前程,在论文发表时导师往往把学生的名字靠前。我父亲的研究生就得益于此。他们课题的论文凡是要在SCI发表的,一般都用研究生做第一发明人,所以学生毕业后,多为美、欧、日的研究机构录取。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第二类是在读学生……他们在我们单位,无一不是主要劳动力,做最基础的工作,做实验,下地,和临时工的工作没什么两样。研究成果都属于导师。”
    这一类与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差不多。不过在我们这里他们的研究成果不全属于导师,一般发表文章时导师是第一作者,研究生是第二作者,也有比较好的老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作者。他们毕业后有个别留校做教师或做行政工作,现在留校的条件越来越高了,一般硕士生留不了啦,得留博士生。另一部分毕业后继续出国深造,剩下的双向选择找工作。现在找工作越来越难,有很多重点中学都只招聘博士生做教师了。

TOP

期待后续! 自己过不到这种生活 看看年轻人怎么过也好!
越是好单位可能越难进,到好单位练练身心专业本领,倒也是好事,收入方面可能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方面了。

TOP

第二、三、四类都可归入北漂的队伍,那北漂的队伍就太大了。而且,把一切无本地户口、无编制的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都归入“漂”,那就可以类化出“粤漂”、“沪漂”、“长漂(长沙)”等等等等。当然,此类人北京最多,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是很正常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