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童年琐忆

                  童 年 琐 忆3

 

上个世纪的五六年,我家从袁家岭的中心点(此地名现已取消)搬到北门富雅里。母亲不无得意地对亲友们说起新居的好处:“有厨房,有厕所,自来水也不远,柴方水便的。”

这是一条用麻石铺就的、七弯八拐的街,从一号绵延到九号都是公馆。门框一律是麻石立柱,大门是用铁皮包着的厚重木门,墙的拐角处有一条形麻石镶嵌,上刻“本宅私墙私脚,并无寄缝”。

离新居约三百米处,有一个自来水站,周围上千户人家靠此供水。水站前二、三十米的麻石路面总是湿漉漉的。早晨和下午五、六点是挑水人最多的时候,挑水的队伍从站内一直排出站外几十米,大木桶、小木桶、洋铁桶、竹扁担、木扁担,蜿蜒曲折。水声哗哗,人声流动,好不热闹。守水站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来来往往挑水的木桶内都留下一道油漆划下的鲜红标记:或二十五公升,或五十公升。进去挑水,先交一块褐色的竹牌,竹牌上有用火漆烫的公升数字。开水时,守水人紧盯着一担担水桶,差不多要到红线位置时,就将脑壳伸出窗口嘶声地喊:“有哒啦,有哒啦,关水啦!”如果他发现桶里的水超过了红线,就会提一块铁瓢,飞快地走过来,浇出来倒进一只空桶里,铁瓢碰得桶沿“嘭嘭”作响,脸上有些愠色。我讨厌这张脸。无奈,母亲每天喊我们挑水,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去温习那张充满狐疑而带些愠色的脸。

我家是第七户入住这栋门庐的,住在楼上靠里的一间。夏天,酷热难当,我就穿一条短裤,下楼,到对门的井边,让井口冒着缕缕白雾的凉气扑面而来,或用绳子几摔几摔吊一桶水,把手浸进去,口里“嘶嘶”地吸着凉气,大喊过瘾。

隔壁住的人家姓傅,江西人,有一家三代六口挤在一间约四十平方米房子里。傅嗲嗲六十多岁,骨伶 仃,热天,穿一条短裤,裤头常在肚脐眼以远,腹股沟清晰可辨。大女儿已参加工作,二女儿在四中读高中,正是青春勃发时期,且都住在家里。傅嗲嗲十分坦然,搬一把竹靠椅在公共堂屋,精光着头皮,一身短打扮,躺下去,高高地架起一条腿,一任春光泄漏。手执线装书,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呤唱《恨歌》,只见他将一句诗拉得极长极长,直至奄奄一息大地微微暖吹。

忽而,狂雨飞流直下三千里。此时的傅嗲嗲,眉闭眼闭大梦不归。这种大抑大扬呤唱法,我常听的那高亢激越、杂以低沉蒼涼的一唱三的呤唱,稍有不同。这大概是古诗呤唱的江西版本吧,引起我极大的好奇。

下住一汪姓人家,男人是行伍出身,北京人,个不高,但很精,头虽秃顶,却不失英俊,举手投足,隐现拳脚功夫。他是傅作义麾下的一炮兵旅,曾在印度留,主修炮兵。抗美援朝爆,傅作义信要他入朝,他没去,却甘于在北城的一隅開醬油作坊。很难想象,一个曾经叱吒风云、驰骋于沙场的战将,转瞬间,改换门庭,招牌换记,周旋于堂客崽女之间,用心于酱油酱菜之上!這門庐的七人家,唯他家生活最好,衣玉食,吹喝水,没有“黄货”在背后作支撑,怕是靠几斤酱油和几个酱萝卜是难以继的吧!

我见过他腌制酱萝卜:脚穿带黑泥的长统套鞋,在翻动着蛆虫、散发出酸臭酱油味的大缸里不断地踩压、踩压,一层压一层,直到萝卜变软、然后盖上竹罩,露天静置时日,让蛆虫肆虐。谁能知道,与我们共餐者,竟是这些白色的软体动物呢?

后来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汪的名字,开始在街道食堂的墙上赫然公布。汪的第六个女儿,其时也就五、六岁,长的胖乎乎的,十分可爱。有闲人逗她:“六毛,六毛,我在食堂的墙上,看见你爸爸的名字!”“有!有!”六毛摇着一对冲天辫、红着脸争辨道,“你看见!你看见!”

“是坏份子吧?”闲人故意问。

“不是,不是,我爸爸是历史反革命!”六毛嘟着一张红红的小嘴,对闲人便有些不屑。

 

后来,街道要在我们这个门庐办什么机械厂,我们家就搬到同一街道的另一门庐去了。这个门庐的邻居也就风流云散了。

 

 

 

回复 34# 夏悸

 

 

            谢谢夏姐姐点评,有愧,有愧!至于吝于文字,正如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一样。

TOP

      好久冇见汤哥,原来回“富雅里”尅哒。回哒“富雅里”一趟,留下如此精彩的“百 ... 永明马灯 发表于 2011-4-27 16:26

 

 

              有马灯高悬,方有市井百态

TOP

           楼主好文章!拜读。一幅精彩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 ... 楚风 发表于 2011-4-27 15:51

 

                楚风兄文如其名,连点评都如其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回忆起来,有如牛的“反绉”,细细地嚼,总能嚼出一些味来。

 

               也有光阴何速之叹吧!

TOP

回复 37# 晓泛

 

 

 

           富雅里五号,住有一姓刘的,在三中读书,成绩极好,小考、中考、大考,他都以“稳、准、狠”名列年级前矛,后为工程院院士、武大校长。六号住良良哥谭姓同学,我家住七号(后来搬到二号),八号在我家对面,九号改为“万众纱厂”,所以一号到九号都是公馆。

TOP

上个世纪的五六年,我家从袁家岭的中心点(此地名现已取消)搬到北门富雅里。母亲不无得意地对亲友们说起新居的好处:“有厨房,有厕所,自来水也不远,柴方水便的。”

这是一条用麻石铺就的、七弯八拐的街,从一号绵延到九号都是公馆。门框一律是麻石立柱,大门是用铁皮包着的厚重木门,墙的拐角处有一条形麻石镶嵌,上刻“本宅私墙私脚,并无寄缝”。

 

北门富雅里只有六栋公馆,那来的9号啰?

汤哥记错了吧!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TOP

    北门富雅里1号住着我的小学杨老师和姓戴的同学,不知道你可认得? 虽然是童年琐忆,寻常百姓家 ... 晓泛 发表于 2011-4-25 09:08

 

           你的那个同学我见过,当年,她考取了武汉的一所高校。她手里拿着通知书,在巷子里一边飞舞,一边兴奋地大声喊:“妈妈,妈妈,我考取大学了!”是她吗?住富雅里一号。

 

回汤哥:考取大学的是我同学的姐姐咧!是考取了师大艺术系.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TOP

是好久不见 ) )) ( (( /) ,-===-// |`-===-'| ' ' \_____/ ... 金麦彭姐 发表于 2011-4-27 15:11

 

 

         金麦彭姐(“姐”字可疑)的象形文字,象到如此程度,实属别出心裁!谢谢问候!

TOP

    汤哥的文章就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虽然用的是墨,却浓淡有序,层次分明,50年代初的长沙风土人情跃然纸上。

    篇幅短小精悍,却将人和事写得入木三分!修炼到这种程度,已入仙境了!可惜的是汤哥你吝啬,不是常常以文示人的。

TOP

 

    好久冇见汤哥,原来回“富雅里”尅哒。回哒“富雅里”一趟,留下如此精彩的“百态图”,真使人惓意顿去,锐气猛生------。

        万分感谢汤哥,多来走走,大家都念着你------。

TOP

   

 

     楼主好文章!拜读。一幅精彩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沙市民的生活画卷。傅嗲嗲和汪旅长的女儿六毛都刻画得非常生动逼真。楼主的感慨也别开生面,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TOP

回复 25# 秋日私语

当年挑自来水的情景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家离水站远,还要上坡过马路,只用25公斤的水桶挑。

TOP

是好久不见
       ) ))
      ( ((  /)
     ,-===-//
    |`-===-'|
    '       '
     \_____/
     `-----'哥,小玉还好吗?
“做人要有人品,上网做ID,要有网品”

TOP

同感! 呵呵 发表于 2011-4-27 10:53

 

  

          久不见呵版,大概又是云游四方去了吧。谢有“同感”

TOP

   北门富雅里我在1952年读小学四年一期时住过。那时候进富雅里就有一张晚上要关上的大门,我住的 ... 良良哥 发表于 2011-4-25 22:58

 

 

           富雅里五号是住有一个姓谭的,他的名子叫谭耀秦,小时候我们叫他“谈爱情”,他笑笑,并不回话。可见,谈爱情是一个美好的事,连小孩子都向往。

TOP

       久不见汤哥冒泡,以为紧忙着挥球拍“搂猪腰子”去了,几好的冬苋菜都 ... 荷塘秋叶 发表于 2011-4-25 21:41

 

 

 

          久不见荷塘,刚从风花雪月地归来的荷塘,当是绿水泱泱,叶如伞盖吧!想到绿园去恰茶,lia四季luan谈。

TOP

公馆,对于很多长沙人来说,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眷恋。我是生长一个座公馆院子内,也有同秋日私语兄相似的感受 ... 楚人 发表于 2011-4-25 21:04

 

 

 

         楚人的公馆情结难割。富雅里那年搞开发,我去看了,就象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广岛!

TOP

离新居约三百米处,有一个自来水站,周围上千户人家靠此供水。水站前二、三十米的麻石路面总是湿漉漉的。早 ... 漫江碧透 发表于 2011-4-25 16:35

 

 

 

           漫江碧透兄,自来水站挑水的那咂味,你还记得?你家的水桶是25公升的还是50公升的?

TOP

    汤哥的故事总是一石击起千重浪,不止下笔有神,总能引起众友们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汤哥你 ... tsy8012 发表于 2011-4-25 15:17

 

         8012唐兄,童年的故事,我们这个年龄总是欲说还休,如同嚼就脑壳槟榔

TOP

我见过他腌制酱萝卜:脚穿带黑泥的长统套鞋,在翻动着蛆虫、散发出酸臭酱油味的大缸里不断地踩压、踩压,一 ... 晓泛 发表于 2011-4-25 15:02

 

 

       泛姐姐,酱萝卜咽稀饭,不是长沙人的最爱吗?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