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九 当前离线
头衔: 小知青
TOP
麓山远眺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元老
石鼓隐士到底是六十年代高中毕业生,文笔流畅生动。你写的下乡历史回顾,这篇只是拉开了序,下乡多年,有好多的经历、好多的辛酸,且看你的后续文字。
夜深人静 当前离线
夜深人静
头衔: 版主(夜深人静)
回复 1# 石鼓隐士
我的家就在雁峰岭下区政府后面万花园,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隔壁邻居有个叫胡永金的大姐你是否认识?她就是64年跟你一起下在郴州贵阳,后来跟郴州一个姓黄的下在一起的恋爱结婚,70年代中期大返城,她定居郴州,再也没有回衡阳。
我在郴州工作12年,常常帮她捎带东西,所以常往来。
隐士兄,你是不是你好衡阳网那个曾经的特邀管理员?没有想到你64年就下乡了。
64年下乡的是湖知网知青元老之一。你受苦了,没法子,生不逢时。57年后反右、58年大炼钢铁、成立人民公社,60年三年自然灾害,苦日子过完紧接着四清运动,国家给搞穷了,城市待业青年没法安排,所以到乡下去自食其力,这是60年代第一批次城市待业青年“光荣”了。
接着,还不过瘾,文化大革命一搞就是10年,10年中,经济萧条雪上加霜,68年,城市待业青年和刚初中、高中毕业的又一次赶往乡下,面朝黄土背朝天。所幸,虽然这一批次下乡运动轰轰烈烈,比你们“光荣”多了,我也发宝气称积极首先带头迁移户口,学校工宣队、老师表扬我,可是,被父亲一顿好打,那一次打我,是父亲与生俱来打得最重的一次,当时我还怨恨父亲不响应党的号召,抵触下乡运动,后来深刻领会父亲是怕我下乡受苦,结果,还是受苦,瘦得皮包骨,妈妈下乡看我几次,都是哭。
回首过往,无论怎样苦,苦不过64年老知青们,我们还算幸运的了。70年代下乡的更幸运,有驻点干部,有困难找他们……
另类人生 当前离线
头衔: 老知青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