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看过塑有十二位元帅的殿堂,转进了三教洞。三教者,是指佛,道,儒。洞府并不大,如来,老子,孔子并肩而坐,的确奇特少见。据说三教在崆峒山地位平等,琳宫梵刹,同存共尊。方丈,道长之间很团结,各类活动也很融洽,是崆峒山有别于其它名山宝地的一大特色。这个三教洞,就是以上特色的集中体现。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佛教是外部传来的宗教,儒教虽是本土产生,严格说来不能称为宗教。我知道世界上有的宗教教派很极端,“异教徒”三个字往往就足以取人性命。“三教洞”三位教主共处一室,享受万民香火,在有些人眼里,可谓咄咄怪事。
    早年外出旅游时,进入道观,看见有的善男信女在三清殿上叩头跪拜,口里却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觉得很是滑稽可笑。后来想想,似乎不必太较真,信仰渊源各异,与人为善的宗旨相通。一般宗教总是劝人向善的,人家有心向善,何必分个彼此,拒人千里之外。对于一般人来说,信奉哪种教,为什么要信奉这种教,他并不是很清楚明确。正如科学发达至今日,卫星上天,手机人人有,世界上还是有无数人,包括科学家,政界要人,亿万富翁都信奉某种宗教。并不是迷信,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已。既然“病急乱投医”“有奶便是娘”能被大众所接受,芸芸众生有了急难,表达一下求助的心愿,无论如来,老子,哪路神仙都会宽宏大量,予以帮助的。
    “三教洞”最早应该是道教场所,不知何时演化为儒、释、道三教共存。说来奇怪,脑子里不知怎么浮上了“杂种优势”“基因重组”等几个词。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一个物种灭绝了,一个物种产生了,这就是亿万年的生物进化史。我想,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这儿让出两把交椅让别人坐坐,而且按照“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传统,让出了中间那把交椅。“三教洞”的确真实反映了中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从冲突到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继而发展成一种开放的、博大的、多样化的中华文化体系的历史事实。
    查查世界上各主要宗教的创立年代,似乎相差无几。现在“地球村”,“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了口头禅,这些伴随着大致相同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而出现的各类宗教,虽然不一定会“条条江河归大海”,“叶落归根”“三国归晋”,但各自和谐发展,互相交流,互为朋友还是可能的。到那时,出现一些“四教洞”“五教洞”,回过头来看崆峒山的“三教洞”,那就很超前,很有社会发展的代表性了。
    皇城,这是崆峒山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道教建筑群,位于崆峒山主峰马鬃山之颠,突兀高耸,摩天插云,形势险峻,故别称绝顶。皇城有真武殿,玉皇殿,老君殿,三官殿,太白殿,祖师殿,药王殿等主要殿堂,多为明代建筑。道教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天上的反映,玉皇等神仙的住所应与人间帝王宫殿相似。这一片道教宫观金碧辉煌,如同皇宫,不知哪位好事者便给它安了个颇有几分市井俗气的名字叫“皇城 ”。
    皇城居高临下,威仪赫赫。各处胜景,尽收眼底,但见几路峰、台拱卫,既似莲叶托花,又像众星捧月。奇峰怪崖、亭阁隐约,让人视野大开,心旷神怡。登临至此,极想在静夜手摘星辰,神游太虚;又想在雨雾轻飘或怒云翻滚时,腾云驾雾而去。噫吁嘻,危乎高哉!在此建皇城,确有道理。
    如果细细看来,不只是皇城,崆峒山的每座宫观庙宇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方正严整、中轴突出、纵深成串、左右对称、主次分明、高下错落的传统风格。但在整体布局上,各处建筑依山就势,朴素自然,极少人工雕凿、蓄意安排的痕迹。疏处,林深似海,花繁草茂,绿涛碧波之中难觅片瓦;密时,层层叠叠,数不胜数,上一个小庙之底即是下一小庙之顶,仿佛一座山崖皆由庙宇堆砌而成。称得上“奇险灵秀,古朴精巧”,很贴近道家自然无为的本色。

 

 

       

13——18 崆峒山景

 

 

      SUC58726n.jpg

 

 

      SUC58733n.jpg

 

 

      SUC58741n.jpg

 

 

      SUC58742n.jpg

 

 

 

      SUC58743n.jpg

 

 

      SUC58744n.jpg

 

 

     

 

 

     

TOP

 

 

    过了纪念孙思邈的药王洞,就来到了“上天梯”。我仰望那看不到头的陡峭石阶,凌空而立,感觉它的确像天梯。天梯就天梯嘛,为什么石碑上刻的是三个字“上天梯”?看游人个个紧抓铁链,奋力攀登。我恍然大悟,不禁鼓掌叫绝。若只是“天梯”二字,不过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险峻而已。而“上天梯”三个字,一是告诉我等凡夫俗子,这儿是可以上天的梯子。二则动感十足,一个“上”字,告诫要朝圣拜神的善男信女,时不我待,赶快踏上“天梯”。
    我爬过不少高山,尤其是登过西岳华山的千尺幢,百尺峡,自然不把这个天梯放在眼里。但上到高处,回望天梯下的游人,颇有点成仙得道后看凡间的感觉。尤其是天梯边的摩崖石刻“黄帝问道处”,让我身不由已,肃然起敬。
    黄帝问道,指的是黄帝到崆峒山来向广成子讨教的故事。关于广成子,我很小就知道。每到夏夜,我们住在湖大桃园村里的小孩子们都会搬着小凳子,团团围住靠在躺椅上乘凉的朱伯伯,听他慢悠悠地讲“封神榜”故事。故事里的广成子带着他的宝贝“番天印”,大破十绝阵里的金光阵,绘声绘色,乖乖!直到今日仍记忆犹新。而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则是后来看《南华经》才弄清。
    《庄子》外篇中“在宥”里记有: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黄帝贵为天子,向一位贫道讨教,可以说姿态极高极谦虚了。没想到却被广成子抢白了一顿。说黄帝要问的,只是事物的原质;要管理的,乃是事物的残零;自从你治理天下,云气不等待凝聚就下雨;草木没有枯黄就凋落;日月的光辉更加失色。你这佞人的心境浅陋鄙薄,哪能来谈至道!
    广成子这一番话近似辱骂,放在谁身上也受不了。没想到这位降神农,败蚩尤,一统华夏的黄帝,竟然没有生气。退回去后,抛弃政事,筑间别室,铺着白茅,闲居了三个月,又去请教广成子。
    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从下方匍匐着过去,几次叩头施礼,然后请教道:“闻吾子达至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这次广成子没有再傲慢,而是“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接着,广成子一番“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无劳汝形,无摇汝精,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多知为败。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就是说要清心寡欲,无为而治的大道理,让黄帝听得如梦方醒,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
    其实广成子的这一番理论,虽然很有道理,对我们退休了的人来说,更有修心养性的实用价值。但作为统治者,却肯定不会听。黄帝确是一位最佳演员,他听了广成子的议论可能不以为然,但却在礼贤下士上做足了文章,成为后世统治者招纳人才,倾听意见的楷模。我想,黄帝问道的故事,十有八九是道家编出来的,目的是要借助黄帝的英名和巨大影响力,来宣扬道家清静无为的道义。而后世统治者也不傻,秦始皇,汉武帝,他们不乏吞并各国,开疆扩土的雄才大略,却偏要学习黄帝到崆峒山问道的风雅事。各有所想,各取所需,刘玄德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也就此在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好戏。
    无法确认黄帝是否因为向广成子问了道,用了广成子的至道,他的治国安邦水平就上了一层楼。依我看,无论专家学者,都毫无必要对此事加以确认。《陋室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景区的历史文化积淀越深,其游览的价值就越大。景点的故事流传越广,景点的建筑越古老,就越值得仔细看。崆峒山有了黄帝问道的故事,就成了它最大的亮点。千百年来,名气越来越大,宫院洞府越来越多,崆峒山名扬天下。这种文化传承的威力,让人无比敬畏。
    走走看看,很快就来到磨针观。那句勉励人持之以恒的老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里。相传无量祖师在绝顶苦心修炼时,因久未得道而心灰意冷,准备下山还俗。经过磨针岩时,见一老妪手拿鉄杵在岩石上磨来磨去。无量祖师不解,老妪说,只要舍得下苦功,鉄杵最终是可以磨成针的,使得无量祖师顿悟,重新坚定了信念,回到山上终于修成了正果。后人为了纪念无量祖师和黎山老母,便在石上修建了这座磨针观。
    很多故事和传说是不能等闲视之的,它们能流传千年,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那篇中国人几乎都知道的“愚公移山”,就曾被用来鼓舞全国人民的勇气。现在全国都可以看到不少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的教育基地,意义有多大,恐怕难以说清。崆峒山每个宫观都有故事,我感觉它把中国古代最精华的故事都集中到这里了。用现代话来说,崆峒山成了中国古老传统文化集大成的课堂和载体。这些故事不是迷信,宫观也决不是仅仅烧香焚纸那么简单,它们的背后有更深沉的意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被奉为成才的不二法门。寓教于乐,也常为人们津津乐道。我在磨针观流连忘返,感觉今天在崆峒山受到了不一般的传统教育。游山玩水之中受到教育,这应该是一种很高境界的教育。

 

 

7 蜡烛峰

 

 

      SUC58703n.jpg

 

8俯看中台,远处是法轮寺的塔托松

 

 

      SUC58708n.jpg

 

9山高观多

 

 

      SUC58710n.jpg

 

10雷声峰,山下是弹筝湖

 

 

      SUC58711n.jpg

 

11——12 上天梯,桥跨山溪

 

 

      SUC58714n.jpg

 

 

      SUC58720n.jp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