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 车窗外
说诗,我实在不懂,你解说的真好。喜欢看你们的诗词,却不敢乱发言。
不懂诗更不知如何律韵,却喜欢读诗,唐宋元明清,无处不是诗。而今文人基本写现代诗,不分平仄,无需押韵,行间诗的数字长短随诗人的心情而定。现代诗的确比古体诗和近体诗来得容易。让我脑壳晕的是写古体诗平仄要分明,讲究格律和押韵。天生愚笨,硬是学不会。我羡慕你们这群知青诗人,如果硬要让我来写,等于戴着脚镣在跳舞,就平仄也会弄得我疯癫,更莫说其它的规矩了,可谓“吟思一个字,捋断数根须。”也许,正因为这样的难度,唐诗宋词才能流芳千古,广为后人传诵。
看过很多古人写诗的故事,他们都是在云游时或正在进行的事情,灵感一来,挥笔而就。酒仙李白、宋人清照等等,他们的诗是那样的美妙,留芳千古不衰。现代人怎写出古人那种意境的诗?风景区商业气息浓郁,城市里面对高楼大厦的林立,车水马龙的喧嚣,能写出春江花月夜吗?眺望天际,灰霾的夜空,月亮犹抱琵琶半掩面,星星被灰朦遮闭,不能凭着想象来写出“缺月挂疏桐”,比如秋季,你没去过橘子洲头就不要写看万山红遍。南方人的冬季,你没去过南岳祝融峰就别写下雪。
在其它论坛,当代人不少写古体诗的,但我读完之后,实在不知他在说什么,是没有感情?只见诗人的字句不见诗人的内心?我想,古人写山、写水、写月光、写春夏秋冬,绝对不是坐在家里信手拈来,而是有感而发。每每读古人那脍炙人口的诗词,就有一种感觉,诗人是用温暖的情怀、充满真切的内心情怀而表达出来的。
我不说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就拿算不上唐代不很出名的杨万里为例,他的诗充满遐想与乐趣。如“梅子留酸软齿牙”“飞入菜花无处寻”无不充满生活的情趣。充满醉趣的南宋词人辛弃疾,他贪酒大醉,倒在松树边,卷着吐词不清的舌头跟松树调侃半天,唠唠叨叨未尽兴,最后还“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很有意思,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松:“我醉得怎样?”恍惚还觉得松树要来扶他,被他推手拒绝了。维妙维肖的醉态,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划。诗人亲身经历的事,犹在眼前,兴味盎然,读起来的确让人舒馨温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