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显见得以黄埔老兵李无忮署名的回忆录《不尽的回忆 最后的思念》是犟牛兄、燕归来君为光大黄埔精神,抢救黄埔老兵历史档案而殚精竭力整理出来的,现在94岁高寿且对往事多已健忘的李老是断不可能写出如此详实的回忆录来的。好在现在李老多少有些审慎能力,纠正了几个用词的问题,并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完成了现在很难得的尚健在的黄埔老兵的回忆录,从而表达了黄埔后继有人,中华复兴大业后继有人!两岸和平统一后继有人!
         

          我相信:以犟牛兄、燕归来君为首的“黄埔后裔”一定明白两岸的统一只能用和平的方式,而决不能用动武的方式,历史事实教训我们,“动武只能伤及两岸的元气,只能阻碍中华复兴大业的早日实现。”中华复兴大业只有靠政治,靠商战,靠“文化黄埔”和“商业黄埔”等非战争的形式来实现。
    

    现年84岁高龄曾任国民党副主席的林洋港先生曾于2007年为漳浦天福茶学院题词“茶业黄埔”,就是为世界和平大使、天福总裁李瑞河先生提出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的雄伟目标明确了人才的保证。
    

    我通过最近到福建漳浦对天福大陆基地的考察,感觉到凭天福现有的政治背景、经济实力以及管理模式、人才储备等等,天福是能够扛起历史重任,将中国的茶文化推向世界,为实现李总裁提出的伟大目标起到火车头作用的!现在湖南分公司经过成立一年来的打造,“敢为天下先”,作出了骄人的业绩。最近,分公司总裁周有慧教授荣幸地率团与全国500多名会员一道赴台观光旅游。
    

    所以,我觉得犟牛兄、燕归来君完全有必要加入“茶业黄埔军”,既为了自身的健康,也是为了中华复兴大业。一个中国人的二十一世纪将绝不可能靠战争打得下的,而必然是要靠中国文化与经济实力渗透得到!

 

TOP

  

   B7.JPG

  很感动于犟牛对抗战老兵那份真挈的爱心,更感动犟牛执着地为老兵所做的一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抚慰抗战老兵们,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才能淡忘曾对他们的某些不公……

   佩服你,犟牛!

TOP

  谢谢犟牛兄燕归来为抗战老兵所作的一切!

 

  祝福李老中秋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祝福所有的黄埔战士中秋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健康快乐的活下去,比什么都好!

TOP

  谢谢犟牛兄为抗战老兵所作的一切!

 

  祝福李老中秋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TOP

回复 3# 犟牛   谢谢犟牛!

TOP

    犟牛总是默默的做着一些不起眼却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这些老兵们的历程,这些逝去的岁月如 ... 夏悸 发表于 2011-9-11 01:23

   谢谢犟牛兄,谢谢你为抗战老兵所作的一切!

   向“长沙孔道初中毕业”的前辈老校友致敬!

       

   楼主将“另找个时间,一定再去,把李老助学行善的事迹记录下来。”,请记得喊我一起去。

   

TOP

    犟牛总是默默的做着一些不起眼却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这些老兵们的历程,这些逝去的岁月如果再没有人来整理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飞灰湮灭……

    谢谢犟牛!

TOP

几十年来,无论风吹浪打,我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心始终没有改变。

 

常常为他们感动!

TOP

回复 3# 犟牛

 

                 转发痴眼睛的帖子及艾木地、六毛的跟帖

          http://2011.hnzqw.com/viewthread.php?tid=19900&extra=page%3D3

 

 

        今天是教师节,祝福李老和所有从事教师工作、从教师岗位退休的朋友们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TOP

回复 2# 犟牛

 

           

 

A1.JPG

 

痴眼睛为李老拍摄的肖像生动传神有个性

 

A2.JPG

 

李老在向李盾母亲的遗体告别

 

A3.jpg

 

艾木地拍摄的李老肖像慈祥随和

 

A5.JPG

 

A6.JPG

 

六毛姐妹与李老的合影

 

A7.JPG

 

A8.JPG

 

A9.JPG

 

B1.JPG

 

湖南图书馆的记者、编辑们,他们在努力“寻找城市的记忆”

 

B2.JPG

 

B3.JPG

 

B4.JPG

 

B5.JPG

 

B6.JPG

 

B8.jpg

 

 

 

C3.JPG

 

B7.JPG

 

B9.JPG

 

黄埔同学合影

 

C1.JPG

 

刘瑛的父亲的照片

 

C2.JPG

 

C4.JPG

 

起身告辞,李老坚持要送到电梯门口

 

C57.JPG

 

老人家,我们会再来看您的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TOP

回复 1# 犟牛

 

                                                            走不进那扇紧闭的门
                         ----采访老兵李无忮后记

 

    李无忮老人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紧抿的嘴唇,像是两扇紧闭的门。


    上个月看到痴眼睛李盾兄介绍住在长沙第一福利院与他母亲隔壁的黄埔抗日老兵李无忮的帖子和艾木地、六毛兄妹的补充跟帖,正好刘瑛约我们一起去看望李老,李老与刘瑛的父亲是同期黄埔同学,也是终身从教的好友,刘瑛经常去看望他,非常熟悉,于是邀上市黄埔同学会彭秘书长和湖南图书馆天下湖南工作室的几位编辑记者一起同行。行前,我把李老在2008年亲笔写的回忆录《不尽的回忆 最后的思念》整理打印出来带去,想请李老过目审阅。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李老的身体和精神一年不如一年,不仅耳背少语、行走困难,反应迟钝、健忘失忆等老年痴呆症状也日益严重了。但我们见到李老的感觉远不如此。见到有人来看他,他的眼睛里放出光芒,脸上浮起笑容,一一握手,连连请坐感谢。护工说,李老前一天听刘瑛说今天有人来看他,天不亮就起床等候着。我把整理打印的回忆录交给李老审阅,他一行行、一字字仔细地看起来,偶然会指出我的错误,例如把“孔道中学”打成“弘道中学”,把“会见”打成“会面”,“喜得华发日昌隆”要改成“喜得祖国日昌隆”等等,像是回到了退休以前的批改作业状态。读到文中几处记叙故旧离散、亲人永诀的地方,李老停下来,闭紧双眼,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等到平静下来再继续看下去。读到回忆录的最后一段“我今年94岁了,来日无多。喜祖国日臻繁荣昌盛,怀念的是台湾与大陆尚未和平统一。愿所有健在的黄埔同学和后代秉承爱国之素志,协同广大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为实现这一目标共同奋斗,河山永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也使如辛亥革命老人于右任先生辈的灵魂不再倚高山而望大陆,如黄埔校长蒋先生等之遗体得以归葬大陆。幸甚!幸甚!”他再也忍不住了,握笔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泪水潸然而下。所有的人都静默着,听得到哽咽和泪水落下的声音。彭秘书长握着李老的手,无声地安慰着他。我请李老签个名,他提起笔来工工整整地写上了“李无忮阅”。


    歇息片刻,喝口水,采访录像开始了。我最期待了解的是李老与他的老营长黄玉厚的生死之交,以及他与吴济英阿姨的风雨人生,话题从他黄埔毕业分发196师保卫黄河开始。李老说,他在部队两年,只是驻守调防,没有亲临前线杀过鬼子,脸上露出一丝歉疚。我们安慰老人,全民抗战不分前线后方都是贡献,何况您老还是在前线部队呢,守卫阵地、牵制敌人就是功劳。请他讲点故事细节。李老用手指敲击着脑门思索着,忽然睁大眼睛直视着我问:“现在对台湾的政策有不有变化?”这一问猝不及防,我略一思索答道:“没有大变化,还是在努力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您盼望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李老大约没听清我后半句话,他的眼神暗淡下来,嘴唇抿得紧紧。我知道李老关心着黄玉厚在台湾的家人,黄玉厚两个孩子照片他已经保存了60多年,他总是愧疚于有负友人的嘱托,黄玉厚家人是他永远的牵挂。我想看看那两张照片,也想看到李老的爱人吴济英阿姨的照片,还想问问,为什么从新中国“革大”毕业的他和原新四军战士、战斗被俘的吴阿姨会被双双打成“历史反革命”,在“文革”中受尽折磨,但李老的眼神迷蒙起来,轻轻摇头:“不记得了,都不记得了。”他喃喃自语:“我为什么不去台湾?”这个被他千万次自问的问题,他在回忆录里已经清楚回答过了:“理由只有一个,为了热爱我的祖国”,但他又一次提了出来。我想在他的心里,又勾起了对黄玉厚家人和去台同学友人的怀念,他耽心自己等不到那一天。


    李老的回忆录叙事文字略显单调平淡,但一走近他便领悟到在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因为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采访不能继续了,我想打开那扇紧闭的门却未能如愿,也许我来得太迟或是尚早。我期望着老人能打开心扉,实现梦想,那也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刘瑛告诉我,李老虽然享受每月3000多元的离休待遇,却保持着清贫朴素的生活习惯,他的收入很大一部分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了,他的很多学生学有成就,经常来看望李老。不仅对学生,李老对所有人都是宽厚仁慈友善的,这大约是李老被六毛姐妹称为“活菩萨”的原因之一,也是痴眼睛李盾兄对他深怀敬意的缘故。另找个时间,一定再去,把李老助学行善的事迹记录下来。来之前我查过字典,“无忮(Zhì)”的意思是“无嫉妒”,在那扇紧闭的心扉后面,是一个如何美好的世界;在冷峻的表情后面,跳动着的是一颗虽已衰老却依旧火热的心。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