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奇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元老
新至善村(二十一)
新至善村共六十八家,但文革前的老住户就只剩三四家了,而从1953年新至善村建成后一直住在村里没动的也就只有我们一家,我母亲今年91岁了,但她思维敏捷、记忆清晰。她在这里住了整整58年了,见证了村子里的兴衰,我是1969年下放农村后离开新至善村的,我写新至善村系列文章时,得到我母亲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她提供给我许多的有关史料,使我能较顺利把新至善村写出来。因黄埔后裔版块在收集有关父辈们抗战的故事,我母亲年轻时也参加过抗战,所以 借此机会我也讲述我母亲的这段经历,也可作新至善的继续。 我母亲陈惠霞,1920年出生于广东顺德大良农村的一户殷实人家,我外公是当地小学校长,家中还兼养桑蚕。我母亲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她能读上小学,但外公只让我母亲上语文和算术课,凡有体育、音乐和画图课时,外公就要我母亲回家做事。母亲读到小学五年级时,外公就不让她读了,他打听到广州的一所卫校来大良招女生,想要母亲去读卫校,学门手艺。就带我母亲在当地照了张两寸的半身像,这也是我母亲第一次照相,那年她才14岁,而卫校规定需年满18岁才可报名,我外公就只带那张照片给我母亲报上了名,谎称母亲有18岁,她本人不来报名是走亲戚去了,在那张照片里我母亲看起来有二十岁,卫校招生的人竟也相信,同意招收。但母亲到广州这所卫校报到时,校方看她是个细妹子,就要将她退回去,母亲哭了,赖在那里死活不愿回去,卫校这才勉强接受她,那年是1934年。我母亲至今还珍藏着这张改变了她命运的照片。 1937年,母亲十七岁卫校毕业,毕业后在广州四处找工作,还去过香港找,都无结果。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广州街上到处有人在宣传抗日,动员有文化的青年参加抗日组织,母亲怀着一腔热血报名参加了广州市的中华救护队。中华救护队有男女学员近二百人,虽然是民间组织,但天天都进行军事训练,正步走、防空、戴防毒面具等。集训快结束时,广州市组织她们学员到香港举行文艺表演、宣传抗日、进行募捐等,在香港宣传了两天,募了不少的款回广州。期间,我母亲一张头戴钢盔的大照片还被放在广州照相馆橱窗里做宣传,我母亲并不知道,还是其他学员告诉她的。培训结束后,母亲被分到国民革命军第117后方医院当护士,军衔是上士。 1938年10月,广州吃紧,余汉谋将国民党军队主力撤到粤北英德一带117医院也奉命到达英德。在英德,他们遇到了日本飞机的轰炸,因英德有粤汉铁路和北江航运,是交通要道,又有国军主力,所以遭日本飞机狂疯滥炸。日本飞机飞走后,我母亲他们从防空洞里出来抢救伤员,整条街都着火了,热气炙人,毁成一片瓦砾,就连停在江边的船也燃烧起来了,在英德她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也目睹了日本鬼子的罪行。随后,在这里他们接收了第一批从前方运来的伤员,伤兵中各种伤都有,子弹打的,炮弹炸的,甚至还有遭日本鬼子毒气侵害的,伤员的双脚都糜烂了,母亲的工作就是给他们换药。 母亲当时拿的是军士津贴,吃饭却与医官们在一道吃,医官都是当时有名望的光华医学院毕业来的,拿当官的津贴,他们的伙食开得好,母亲将所有的津贴拿去做伙食费了,身上没一文零花钱。还在广州时,一次她上街吃碗云吞面,身上只有点港币,店家不收,弄得她好难堪的,还是同事帮她垫付的帐。好在我大舅那时也在广州,随时给她一些接济。冬天快来了,母亲要北上英德,却还是一身单制服,也是舅舅送来一包夹衣才得以度过。 在117医院里有位校级军官马教官,是黄埔军校毕业的,管医院的行政工作,他跑过一些地方,见过些世面,他比较同情我母亲,说我母亲的待遇不应这样低,如去别的医院,待遇可高些,起码是个尉官,他正好要调往在湖南的139后方医院,劝我母亲一道去。我母亲那时18岁,不明事理,只听见可多拿钱;加之,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我母亲不知家中父母情况如何?有家不能回,便同意了去湖南。 抗战时期,军队给外出的军人发张差假证,凭此证,乘车船都不要买票的,我母亲坐火车到了长沙,在长沙城里还看了场电影《渔光曲》。那两天长沙也风声鹤唳,都谣传日本鬼子就要打过来了,在长沙也不能久待,我母亲打听到,139医院在益阳,她第二天一早就赶过湘江到河西溁湾镇,搭上去益阳班车。上车前在河西汽车站前吃甜酒冲蛋,这是她第一次吃甜酒冲蛋,印象深刻。 在益阳139后方医院报到后,母亲认识了喻医生,也就是上地团(靖县版块网名)的母亲,她是武汉黄埔分校毕业的,在139医院里任上尉指导员。我母亲来到139医院,果然当上官了,是少尉,整个139医院只六名女的,除我母亲和喻医生外,还有姓成、关、潘、X等四位。 到益阳的第三天晚上,母亲半夜里被人声吵醒,有人惊呼,长沙烧大火了,他们纷纷跑出室外望长沙方向,东边烧红了半边天,都道日本鬼子进长沙了,我母亲暗暗的庆贺自己早走了两天,要不会落到日本鬼子手里,那天是1938年11月12日夜半时分,长沙文夕大火,烧了整整五天,后来才知道日本鬼子并没进长沙。 当时以为日本人打进了长沙,139医院赶紧雇了两条帆船,沿资水逆流而上,岸上还有人背纤,迁往安化县一个叫酉州的小镇。酉州距县城不远,位于资水北岸,江对面是黄沙坪,这两处是安化茶叶闻名的集散地,著名的安化黑茶就出自这里,镇上有不少茶行。139医院就住进一个茶行里。安化的茶行很大,进大门后,两边是厢房,中间是块好大的坪,茶行的老板种了两行牡丹花,我母亲很喜欢那花。茶行大部分的房子被139医院征用了,成了手术室、药房和医官们的住房,139医院有四五十医务人员,只她们六位女兵,她们六人就单独住在茶行边的一个庙里。在茶行边的空地上用篾席搭起一座座简易大棚子,那是给伤兵住的,伤兵多的时候,几座棚子都住满了。 在139医院里,每周一是国父孙中山的纪念周,大家在喻医生的带领下背读总理遗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然后再去工作,我母亲的工作就是给伤员换药,男护士和医官进棚子里给重伤员换药,她们几位女护士是不进棚子的,在江边设一换药点,能行动的轻伤员都走下来找她们换药。一次战役下来,前方源源不断的将伤兵送来,大部分因伤口得不到应有的治疗,都感染和化脓了,她们忙着给清洗和上药,手脚不停。 在酉州日本飞机没来过,伤员少时,她们也轮流做点家常菜改善生活,她们想尝母亲做的广东菜。母亲从小出家门了,不会做菜,只晓得煮广东稀饭,她买来一点干咸鱼仔子,放到稀饭里一道煮,煮好后腥气扑鼻,无人能吃下。她们这六人嫌医院里伙食不好,就自己开伙,请了附近一农妇来煮饭,生活还算安定, 酉州小镇上就只这一条街,因此她们六位女兵在此地出现很醒目,特别是我母亲,最年轻,又是一口广东话,更引人注目。当时,镇上还有一所从长沙迁来的湖南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我父亲是该校的教师,他注意到了我母亲,想方设法接近我母亲。 (待续)
TOP
坝阳纲要 当前离线
头衔: 大知青
不要让父辈们的故事流失,趁着你母亲健在,让她都讲出来,我等得好着急咧!只想听了! 特别是谈爱的故事!最喜欢 ... 晓泛 发表于 2011-3-27 19:36
谢谢晓泛姐的关心和支持,我就将下文发上来!
晓泛 当前离线
制造快乐的人!
头衔: 知青元老(制造快乐的人!)
不要让父辈们的故事流失,趁着你母亲健在,让她都讲出来,我等得好着急咧!只想听了!
特别是谈爱的故事!最喜欢听!
珍贵的口述历史!是要好生抢救! 那天,和同事九十多岁 ... 落家山人 发表于 2011-3-22 09:12
谢谢老同学的关心,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里,我们的父辈都投入到全民抗战的行列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因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他们把这事藏在心里不敢说,现在宽松了。作为后人,我们理应把他们的事迹记载下来,不能被湮没掉,我是怀着这种想法来记叙他们的,这也是一种对父辈的怀念。
小味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VIP
大肚子 当前离线
乡情 当前离线
落家山人 当前离线
珍贵的口述历史!是要好生抢救!
那天,和同事九十多岁的岳母聊天,老人家讲到抗战爆发,随学校颠沛流离,到处逃难时,不禁勾起我的回忆。当年,我父亲在桂林修铁路,鬼子来了,他们率队撤离,一路往西。鬼子在后边紧紧追赶,形势十分危急,最危险的时候,追兵只有十几公里远。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一直到贵阳才安顿下来。
下面,我们就听小波把父母的战地浪漫娓娓道来------
向北挺进 当前离线
精彩故事!!
向老妈妈问好!
向老妈妈致敬!
期待更精彩的战地浪漫曲!!
雪儿 当前离线
泛姐姐想打听金教授当年是如何打陈妈妈的“米”的,找上地团的母亲俞妈妈,她老人家可以绘神绘色地把那一段金陈的罗曼史给你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谢谢楚风提供信息,有空就去找上地团的妈妈打探金陈罗曼史.
不过小波也会讲出来的.
西岭望雪 当前离线
头衔: 版主
呵呵 当前离线
头衔: 超级版主
楚风 当前离线
小波的精彩故事一浪高过一浪,现在进入了最高潮的核心部分。
陈妈妈是我母亲多年来最好的朋友,什么事情搞不清白了,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打电话问她。90高龄的陈妈妈,人之精明世间少有。
哥巴 当前离线
回复 1# 去西奇
至善村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开始啦。
酉州小镇上就只这一条街,因此她们六位女兵在此地出现很醒目,特别是我母亲,最年轻,又是一口广东话,更引人注目。当时,镇上还有一所从长沙迁来的湖南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我父亲是该校的教师,他注意到了我母亲,想方设法接近我母亲。 (待续)
向你91岁高龄的老母亲问好!
想听你爸爸打米的故事!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