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钓鱼捉虾》(3)黎明前的日子



  斗门大江沿是人们捕鱼捉虾的自由天地。说他自由,是因为从朝代手里开始这里就是不属于谁的私有财产。谁都可以在那捕鱼捉虾,而不受任何人干涉。
  在当地这样的河湖称之为淡塘。意思是没有人在那放鱼苗搞养殖的水塘。

  大江沿位于从绍兴城昌安门渡头起始到斗门老闸头为止的直落江的下游。它全长三华里许,为该江全长的六分之一。最宽处近百米,最窄处也有五十米,有近二百亩水面。

  这淡塘虽然没有人搞养殖,但由于那时污染不多,河里鱼、鳗、虾、蟹、鳖天生天化,应有尽有。

  说出来可能有人觉得诧异,我在河里竟踩着过一只大螃蟹。
  一天我到外驾桥头下河准备游泳。
  那里河坎都是陡峭的,最浅处也有齐脖子深的水。我刚下去,踩着河底,就觉得脚底下踩上了一件会动的家伙,凭感觉这家伙的个子不小。
  我意识到踩着了一只大螃蟹。只要我的脚一松动,它立马就会跑得无影无踪。这时只要有个人顺着我的脚摸下去,就能轻易的把它捉住。但是我不想让别人来分享这天上掉的馅饼,再说只有一只蟹两个人怎么分啊!我必须自个儿设法逮住他。
  如果在岸上,我只要一哈腰,伸手就可以把它捉住。但这是在一人深的水中啊!要知道一个吸足气的人他的重力和水的浮力正好抵消,人呈失重状态,其处境和宇航员在宇宙空间差不多一样的不由自主。
  在水中你要想脚踩着不动,不让螃蟹逃跑,再把腰弯下,潜下水去把它捉住谈何容易。
  平时潜水下去摸河蚌的时候,我总是先吸足一口气,然后把身子倒过来,脚朝上、头朝下潜下水去。现在要再采取这种方法,肯定不行,螃蟹可不像河蚌那么老实等你去摸,它早就逃之夭夭了。
  好在只要人是活的,总能想出办法来。这次我在下潜之前非但没有吸足气,反而把原有的气也呼了一点出来,以减轻浮力,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往下一坐,加上弯腰,双手迅速的够上了河底,等脚面松开时,那只大螃蟹已稳稳地落到我的手中。我也不再游泳了,拿着螃蟹就回家。
  这只螃蟹真不小,晚餐时一个螃蟹分成三份:满是蟹黄的兜(盖)算一份,取下兜的部分算两份,我们兄弟三个分而食之。因为螃蟹是我捉的,我先挑。我挑了一个兜,用这个兜我和了一碗饭。

  但是,除了这次意外,从记忆后再也没有踏上第二个。好在我也不去守株待兔,下河去十有八九还是游泳。
  窥一斑可见全豹,就凭这一次踏上螃蟹,足见大江沿河中水产之丰富。

  其实那时河中的鱼虾真可说到处都是。
  在初夏只要下过大雨,人们都会跑向水稻田边的河坎去逮鱼。河坎上怎么会有鱼?
  原来,那河坎里边多半是水稻田。因此河坎上设有水稻田放水、进水的缺口。
  下大雨时,水稻田漫水,自动流向水缺口,并经由缺口泄入江河。
  由于大江沿两边水田都高出水面有一米许,湍急的流水冲下来形成一道瀑布,冲向水面溅起无数水花,并发出哗哗的声音。

  都认为黄河的鲤鱼有跳龙门的向往,其实这方面的向往绍兴的老板(大)鲫鱼一点不逊色。
  碰到这时候,江中的鲫鱼都会循声而来。它们不满足于沐浴水流的冲击,而会奋身而起,迎着瀑布用尽全力往上蹦。非要蹦到水缺口上面,一次不成,再来第二次,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不知是否是为了想到上面来看看另一番天地。
  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大部分都被阻在水缺口,成了人们的盘中美食。
  也有少数游入水稻田,暂时自由几天,待到田中水蒸发得差不多时,只得停留在一个个较深的脚印水洼里,仍逃脱不了成人们美食的命运。
  其实那时江河里水产资源之丰富,在绍兴是普遍现象,绝非斗门大江沿独有。

  记得一次,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次日,我乘埠船从绍兴城里五云门外沿萧绍运河到陶堰去。这是一艘人力交通船,船后梢有二至四人摇橹,船头上立着一根竹竿。竹竿头上系着一根纤绳,以供纤夫拉扯前进。
  途径东湖鸟门山时,我看到沿着河坎在前边拉纤的两位纤夫,突然都把肩膀上的纤板取下扔在一旁,都俯身到一个水缺口上。
  原来在这个水缺口里,挤满了鱼。他们把一条条脚板大的鲫鱼捧起来扔到路上,一会儿就一大堆。
  真让吃素念佛以不杀生作为信念的老太太也不由得羡慕。

这里也测试一下
是的,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社会,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TOP

     现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还有这等美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