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湖南武术名人

    湖南武术名人/黄守愚  搜集

      阳大毛(1836~ 1925) 武术家。男,湖南衡山人。原名阳兴贵。父阳世禄入太平军,屡立战功,后战死。因杨秀清与阳世禄至好,由杨抚养阳大毛,并称十九大保。阳大毛臂力过人,矫捷如猿,杨爱其勇。咸丰六年(1856)9月杨秀清被韩昌辉杀害时,阳大毛奋力格斗,终以寡不敌众,逃往江西仙佛山,拜红莲长老学习达摩易筋经。两年内,由浅而深,内外交修,颇探其秘传。其后,与尹有霆学内功三年。阳大毛精于内功拳,兼习气功,是晚清长江流域三大武林高手之一,有“长江大侠”之称。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克金陵,阳大毛投曾国荃部下,更名利见,担任营医,救死扶伤。《湖南武术史》称阳大毛明顺逆,识强弱,知有国耻,而不知有私愤。见义勇为,力抗无道,武性虽厉,不及于乱。辛亥革命后,阳大毛已年古稀,便解甲归田,隐居衡山,诊治跌打损伤,施药济人,直至终身。
  
  谭嗣同(1865~1898) 武术家。男,湖南浏阳人。其少小习武,拜大刀王五、通臂胡七为师,习拳术、剑术、骑术。后,造诣颇深,好任侠,善击剑,亦好谈兵法。著有《剑经衍葛》一卷。 “百日维新”失败后,谭嗣同先送梁启超避入日本使馆,然后秘约“大刀王五”等筹划闯入宫庭,救出光绪皇帝。事败,谭嗣同谢绝出逃,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后在北京英勇就义。
  
  黄兴(1872~1916) 武术家。男,湖南长沙人。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黄兴少小习武,曾同浏阳李永球学习巫家拳。留日期间,每天早晨起床后,必到东京神乐板武术会学习射击和武术。并向王润生学习内功拳,主张内、外功拳相结合,中国拳与西洋拳结合。由于蓄志反清革命,苦练拳术,技术大进。黄兴身强体壮,臂力过人,只手能举百斤。后因病逝世于上海。
  
  龙廷久(1872~1920) 武术家。男,湖南古丈人 。龙廷久六岁随父习苖拳,至十五岁已得亲传。接着跟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将欧庆远学拳三年。艺成后,赴四川峨眉山拜曾僧光明真人为师,练“铁掌”、“神鞭”。三年后,回到九龙寨立堂教拳。又遇胡任明道人,学会飞刀。遇白莲教义士、武当高手梁化明习武当内家拳三年。龙廷久三十岁时,把峨眉拳的外力、武当拳的内气、岳家拳的短打揉合到祖拳的苖家拳中,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苖拳“大夹小”并总结出站桩、援手、提桶子、练架、练策手、练套头及点穴第一套完整的苖家拳法。民国8年(1919),湘西遭灾,苖民要求政府减免捐税,政府不但不允,反而捆打苖民代表,严令催交。龙廷久领导苖民“抗捐罢税”。还提出“硬过衙门,受过朝廷”的口号。次年,龙廷久英勇牺牲,虽抗捐罢税起义遭到失败,但龙廷久发扬光大的湘西苖拳,却广为流传。
  
  向恺然(1889~1957年) 武术家、武侠小说家。名逵,笔名平江不肖生。男,湖南平江人。幼习巫家拳,兼攻翰墨。光绪卅三年(1907)赴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并结识了秋瑾、王润生等武术高手。两年后返国,在长沙办国技会。民国2年(1913年),复赴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学习,回国后在上海世界书局撰写武侠小说。民国21年(1932)向恺然担任湖南国术训练所秘书期间,曾四处奔波,聘请全国武术名流来湘传授武艺。向恺然为筹办湖南省第二届国术考试,为湖南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向恺然在民国22年(1933)担任过全国武术考试评判委员。 先后有《江湖大侠传》、《江湖小侠传》、《江湖怪异传》、《霍元甲传》、《艳塔记》、《铁血英雄传》等小说问世,另有武术著作《拳术》、《拳术见闻》、《拳师言行录》等出版,民国6年在上海创立中华拳术研究会。民国20年回长沙,次年任湖南省政府秘书、湖南国术俱乐部和国术训练所秘书,后任安徽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刘九生(1903~1986) 武术家。男,湖南醴陵人。九岁即从师叔父刘潜心习武,经过十八年的朝夕磨砺,功夫较深。刘九生身材魁梧,能单手举300斤。民国21年(1932)考入省国术训练所,摒弃门户之见,虚心学习搏击,并向名冠南北的摔跤家纪绶卿学摔跤,搏采众家之长。民国22年(1933)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国术考试中,以犀利无比,重如铝钵的拳头、娴熟的“纪式”摔跤法和造诣高深的短兵器械,为挫群雄,一举夺得短兵甲等、摔角乙等和拳术丙等的三个第一名。虽本届未设团体和个人总分名次,实质上刘九生获得本届个人总分第一名。为湖南赢得了史无前例的荣誉。
  
  
  周朝武 (1882~1932) 武术家。字绪棠,湖南大庸人。与贺龙、陈渠珍并称“湘西三杰”。从小胆识过人。十二岁时,见父被族长毒打,持刀将族长砍伤外逃,拜师闯扛湖。善使双刀,后投甘肃平凉董福祥帐下当兵,清恭亲王荣禄闻知其武功非凡,令于演武厅表演,赞其“刀法精湛”。历经多次战役,曾与回军骁将郑西林战一百多回合斩郑马下,夺得铁鞭随身带,人称“周铁鞭”。后被谭延凯任为第二师师长。民国21年(1932)8月暴病卒于长沙。湖南、上海报纸惜其“绿林朝武、身后萧条”,乃赞其“重义轻利”。
  
  诸殿元(生卒年月不详) 武术家。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湖南辰溪人,苗族。性格沉毅,喜研兵法,善谋计略,深研苗族武功。道光十六年(1836)武冈倡导龙华会,清廷严查“会剿”,龙华会揭竿而起,称卫王。其时诸方会剿龙华会,殿元率弟子百余驰援。翻山越岭,飞堑蓦垣,矫如猿鸟。人皆藤牌竹箭,衣被穿山鳞甲。武冈一役,奇兵致胜,穿山军名声大振。后被清廷招抚。
  
  
  兰仙果 (1865~1926) 武术名家。湖南株洲县人。五岁随父赴湖北读书习武,八岁拜薛瀛州学艺十二年,武功大进。能文善武,精技艺,仗侠义,人称“南侠”,擅轻功,又名“水上飞”。光绪十一年(1885)返回故里教书授徒,投身辛亥革命。宣统三年(1911)率其学生冷秀英、彭丽如等攻打湖南抚台衙门,身先士卒,刀砍城上的青龙旗。传世有拳术《败桩十八拔》、棍术《反手六字棍》等。
  
  
  黄尧熙(1877~1965) 武术家,中医师。湖南长沙人。自幼嗜武,苦学各家拳械,擅“邬家十字六肘”。早年参加清末武考,府试名列第一。民国22年(1933)从吴公藻习吴式太极拳。民国36年(1937)从张金龄习孙式太极拳。1956年,任全国武术比赛大会裁判,时年七十九岁。
  
  陆占山 (生卒时地不详) 武术家。20世纪30年代湖南武术名人,民国20年(1931)参加湖南第一届国术考试,获第二名。民国21年(1932)2月湖南国术训练所成立时担任教官,民国35年(1936)该所改为国术馆,仍担任教官。
  
  
  黄瑞清 (1842~1915) 武术家。字新浦,清代武将。湖南醴陵人,自幼习武,功夫超群,人役后奉命镇守台湾,长达四十载,他指挥杀敌,无人可近,深得民心。由于战绩卓著,受清廷重用,军功品衔。回祖籍时,带回绣有黄字的“帅旗”及“虎令旗”“万民伞”等。民国14年(1915)8月逝世,葬于浏阳县珑骨冲。
  
  唐徽典 (生卒时地不详) 20世纪30年代湖南武术名人。民国20年(1931)9月参加在长沙市教育会(现农业厅)中山堂举行的湖南省第一届国术考试获第一名。民国21年(1932)与柳严森研究合作创编“万法归宗”拳种在长沙地区传播,该拳种于40年代由柳严森著书出版。
  
  陈渠珍 (1882~1952)湖南凤凰县人,湘西精武学校创办人。幼年读私塾时就学得一身好武艺,才华出众,为“湘西三杰”之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湖南武备学堂,毕业后分配益阳任见习教官,后调49标新军任教官,光绪三十四(1908)英军入侵西藏,受清政府派遣援藏,击退英军功升管带。民国18年(1929)任湖南湘西行署主任兼34师师长,人称“湘西王”。民国21年(1932)至民国23年(1934)在湘西创办精武学校,前身为湘西国术训练所,陈兼所长、校长,培养了一批湘西武术骨干。1949年和平起义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陈玉泉 (1893~1968)湖南衡阳人,老拳师,青年时期从师学得南派少林拳。民国8年(1919)到昆明,人唐继尧的部队,任“钦飞军”副大队长,后被唐继尧提为侍从副官。民国20年(1931)脱离军队,与蒋勋培合作,在昆明开办振武社任社长。民国22年(1933)被聘为云南国术团团长兼教师。建国后,先后在昆明工人文化宫、云南政治学院、昆明工学院教授武术。
  
  
  黄凤岐 (1852~?)湖南安化县人,清代武举人。精少林拳。曾随刘玉山习练刀术,深研刀技,有“单刀王”之称。后又练剑术,能一抵十,名嗓一时。民国期间,继续从事武术活动。民国21年(1932)被聘为湖南省第二届国术考试评判员,在闭幕式上表演小华山拳,受好评。其一生培训不少学生,为湖南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解铁夫(生卒不详) 武术家。或称谢铁夫。衡阳人。事迹难以考证。大成拳名家王芗斋曾向解铁夫比武,十战十败,后向其习拳。据传为江南第一妙手,心意门隐宿.人称“解疯子”。
  
  欧阳月庵(1851—1938)武术家。湘潭人。精通八卦掌。江湖上号称怪杰燕子飞,普通平房可一跃而上,上面打拳如履平地,与武术家向恺然、王润生、黄其昌等交往密切。民国2年(1913),“湖南国技学会”成立,延欧阳月庵教授武术。
  
  柳森严(1904—1951) 武术家。有“长沙武霸”之称。别号文彬,排行第三,诨名柳三牛皮。民国21年(1932)参加湖南国术比赛,曾下战书与顾汝章比武,轰动一时。据说,平江不肖生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及依据其拍摄的《火烧红莲寺》的电影中的“江湖奇侠”原型系柳森严,有“剑仙侠客”之美誉。柳在长沙民主街开有私立森济医院,自任院长。其父柳体安,行五,称柳家五爹,为农村有名草药郎中,于中医有所研究。柳森严大哥柳赠春,曾为长沙市参议会议员,学过中医,为抗战后湖南公医院恢复的积极倡导者,后充任私立森济医院副院长兼医生,柳的二哥柳肇新亦曾为森济医院药剂师。1951年,以“反革命”、“恶霸”罪被枪决。
  
  范志桂(生卒不详) 棍术家。旧时有“王拳、范棍、向文章”之说。民国21年(1932),范氏兄弟在湖南国术训练所传授子午棍。
  
  
  龚寿泉(1906-1987) 武术家。习八拳。王润生徒弟。

我们这儿有打不过东安(武术)的说法,

TOP

回复 3# 开山炮


    湖南多名士,文武双全!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回复 2# 开山炮


    网友易和爽补充:
    席宏澍:[/B] 湖南东安民间著名武术师
席宏澍[/B](1913—1995)湖南东安北应乡区新墟竹冲村人,武当门派老拳师,是东安县内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的传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在湖南省国术训练所深造,先后学过应同拳、形意拳、形意刀、形意枪、燕尾刀、子龙大枪、万胜双刀、子午棍。1959年,参加湖南省第一届运动武术比赛,获得二等奖。1984年,参加湖南省武术观摩表演赛,获优秀奖。
席宏澍在家乡与广东等地设馆传授武术,授徒达600多人。传授武术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尤其注重武德教育,坚持言传身教,受人敬重。其中,应水流域一带颇赋盛名,学徒众多。

   网友k658370补充:
罗敬大(1914-1996),浏阳人。
敬大生于1914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商科。少年时代,随父寓居京沪,读书勤奋,英语娴熟,且会两种英国方言,日语也可业通。
其酷爱体育运动,擅长篮球、游泳与拳术。系光华大学校得队队长,率队南征北战,上海滩上所向彼靡。善跳水,姿势优美,能远游,曾自长沙西门下水,逐湘江波涛四十余里至洋油池上岸,徒步通宵,方始归家。浏阳宝盖水库一涵洞闸门堵塞,启蒙求潜水者皆无奈,后请其潜入水底,将堵塞物排尽,顿获开闸通流。时年过半百矣!
其声播遐迩者尤为拳术,自幼习拳,善领悟,不怕苦。居上海时,其父见其拳艺颇堪造就,乃雇一美一俄两外国拳术师作家庭老师,皆系数千水兵之武术教官,曾屡获亚洲冠军。其循师指导,不舍晨昏,苦练不息,因而长进至速。身不高,体不重,然勇猛如虎,轻捷如猿。
敬大平生有三恨:一恨洋鬼子,二恨恶官吏,三恨仗势欺人者。如遇此类为非作歹,则怒发冲冠,挺身而出。一次,上海租界有三个外国巡捕殴打华人,其见状冲上前,挥拳如雨,将洋人打得脸肿头晕,口鼻来血,后众巡捕将其截住,罚坐水牢二日。在南京盐务总署任职时,敬大偶见一仆役囚解雇向官员跪地求情。甚忿,走过去伸手捏住官员手臂,叱其亦跪。官员剧痛,不禁扑通一声真的跪倒在地,见者哄笑。但其也因此失去职务。
      敬大晚岁,在沔江河上摆渡。有某主任者要过河,船已载人远去,呼其返未依,此人正乘阶级斗争之风,盛气凌人,破口大骂,伸手刮兄耳朵。激怒敬大,一出手将其高高举起。掷之沙滩,可笑此人一下子尿流满档,狼狈而去。诉诸大队支部书记,支书答言:“是你亏理,自讨苦吃,我何能责彼。敬大其人,不可辱也,谁不知?”
      敬大归故里定居,时年三十有余,正血气方刚。信闻浏邑武林高手如云,必欲择其佼佼者一比试,常有年轻人逞强,要与其小试。一次,敬大仰卧于地,四肢分摊,八条壮汉分别压住手脚,其呼:“一、二、三”,竟一挣而起,众皆倒,观者大笑。
      邑中有称秦教官者,县府之镖客也。名气甚大,一向威震全浏,人莫敢领教。敬大至城中,相约在大和昌布庄一比高下,围观者不下百余人。秦自恃身高臂长,体重力大,提议摔跤。殊知出手不利,片刻即连连三次倒地,威风扫尽,不日即悄然离府,在浏阳销声匿迹。
      邑中人捧其若神人,此后奇闻迭出,越说越了不得,为其编造离奇故事者皆不罕见。如说其立船舷,教打师张某猛袭,推其下水,其掠水数尺,一跃而登两丈远之河岸,足下点水不沾。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体协武协干部慕名往访,专车邀请其赴省演武、教课,并许以养老。固辞。
改革开放后,敬大赴美国与百岁老母团聚,去未经年而返,谓不习惯。1996年,逝于长沙,终年82岁。
      (以上转自红网)

TOP

回复 1# 开山炮


    网友砣大师补充:
    杜心五(1869一l 953),名慎媿,清同治八年(己巳)十一月初三日,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家世业儒,有祖业千担田租。父杜佳珍,曾任清军都司,官居四品。
杜心五自幼聪慧过人,喜读诗书。其父延请阎秀才来家课谈。他读书之余,爱随大人练武。七岁,随管家王云清找到武士石彪,向石学会了“飞蝗石”,投击无不中。八岁,父亲辞世,家道中衰。心五到离家三十里的胡家坪私塾读书(塾师为清举人胡老先生),同时,拜严克(慈利甘堰人)为师,学习南派拳术。
     十二岁时,严克云游他乡,心五去宝盖子山,向老道于虎学武当拳的内家功夫。十三岁时,他仿古人作法,四处挂牌求师:“小子不才,诚心求师。惟须比试,能胜余者,千金礼聘,决不食言。——慈利江垭岩板田村杜慎媿”。牌子挂出后,应聘者虽多,但无一人胜他。一天,贵州赵玉山荐来一武师。来信说:“接奉惠书,嘱访良师。兹从嘱,敬聘徐师前来赐教。此人系武林奇士,务请恭谨迎候,万勿失之交臂而遗憾终生也!年愚弟赵玉山叩”杜心五看见持函前来的徐师身材矮小瘦瘠,不甚信服。几经试探,乃知确为风尘奇人,遂恭谨有加。徐矮帅教杜负重踩桩成圆形走,练自然门的内圈法。他说:“自然门首先练气.踩桩走要轻松自然,动静相兼,气沉丹田,能虚能实”。以后,腿上的沙袋逐渐加重,注意手、眼、步法,兼练踢、蹬、扫、踩、踹,做到吞吐沉浮,运气发功,感觉内在产生升腾之力,瞬息可收可发。他要求杜心五做到意、气、内功、外功,浑然—体。原来这徐矮师是四川人,学问精深,通晓经书。少年时,在峨眉山从武当道人徐清虚学艺,并研讨少林功夫,集武当、少林之精粹,创造出“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之自然门功夫。杜虚心承教,研习不倦。
一八八九年(光绪十五年),杜心五辞镖师职,回到慈利老家,闭门读书。不久,去北京守卫清宫,月银八十两。他住北京西直门大街酱房大院六号。每天边工作,边学习,博览群书,广交朋友。
  杜心五先在北京结识了革命党人宋教仁,在宋的影响下,他坚定了革命和爱国的思想。经宋的指点,杜氏于一九O四年夏,与邑人徐桐初、朱奎中等在上海乘日轮“神户丸”东渡日本,蹈海求学。他先在东京百科学校补习日文,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科,与吴玉章是同学。又与林伯渠异地重逢,交谊笃厚,受其思想影响较深。留日期间,曾与日本著名相扑师斋藤一郎在日比谷公园比武,赢得了柔道比赛的冠军,因而名噪东瀛。
一九四九年七月底,慈利解放。一九五一年初,中南军政委员会聘请杜心五为参事。同年一月起,又任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顾问、省政协委员,遂离开斗米观,携眷迁居长沙。在长沙,有些干部请杜传授武术,杜亦乐于施教。一九五三年七月八日(农历五月二十八),病逝于长沙北门寓所,享年八十四岁。中央委员林伯渠、徐特立曾发唁电,湖南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均送了花圈。
  杜心五不平凡的经历,早已驰名中外,盛享赞誉。名画家徐悲鸿在他辞世后的当年七月二十五日写结杜修嗣的唁信中,说是“尊人心五先生卓艺绝伦,令德昭著”,当非过誉。晚年,他由武术大师进而研习气功,颇有创见。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无锡召开的全国气功年会上,称他为我国自赤松子、张良、吕洞宾等人以来继往开来的气功家,并非偶然!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