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街景 野游玉腰冲(永胜见闻第三)
我们喜欢看老建筑,而永胜僻处西南,且少数民族众多,按理应有些风格特殊的建筑,但是,走了半天,看到的房屋和内地的小县城并没有什么不同,好不容易,才在县城西南角的两三条小巷里,看到了一些类似旧房老屋的民居。这些民居粉墙青瓦,绘象雕龙,檐牙高啄,门楼精美,和内地的形式截然不同,最使我们惊讶的是,其门楼的粉白处,甚至屋瓦的背面,都写满了诗词,有的是脍炙人口的古诗,有的则可能是居住者自己所写,文辞虽较为浅白,但内容都不错。古语说,“礼失而求诸野(正统的礼仪在朝廷亡失了,就可到民间去寻找)”,看来,文化也是这样,中心城市丢失了的,也可到偏远小县去寻找啊。
永胜农贸市场上最抢眼的,是蘑菇。八月的云南,是雨季,正是蘑菇勃生的季节,永胜城里,整整一条街,到处是卖蘑菇的农民。形状稀奇古怪,颜色也稀奇古怪,我从来没看到也没想到过,蘑菇能长成这种样子,而且,那都是真真正正的野生蘑菇呀。价格不贵,最好的鸡枞菌,不过20多元左右,便宜的牛肝菌、一窝鸡之类,四五元钱,就我们这里白菜的价格。花白菜的价钱来吃山珍,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买了好多,大吃了一顿。
小草的辉姐住在碧泉,在永胜这个大坝子的顶西头,再往西,就进山了,离县城只1元钱公交,我们去了几次,也在碧泉附近的乡村玉腰冲闲逛了一下午。坝子里是一片碧绿,水稻、玉米、烟叶都郁郁葱葱的,也奇怪,民家的晒楼上挂着新收的黄玉米、堂屋里堆着刚熏制好的新烟叶,怎么田里长的,还都是绿油油的呢?两季?沿着小山边的小路,我们闲逛着,看到了碧泉的湘云中学,是个湖南人办的,一交谈,还是校友,他说,他是79级化学系毕业的,回味这校名,就知道他办校的心思了;看到了满山的梨树,果实累累却没人去收,尝了一下味,比较粗,不太甜,后来听说是用来做醋的;看到了树脚的蘑菇,捡了一个,牛肝菌,足有超市的大面包那么大;看到了从没看见过的那么大片大片的烟田和烟花;看到了在院门口闲坐的村民,一问,祖上大都是湖南人,湘乡的、长沙的都有……边逛边看,不知不觉就走出了好远。
先补充两张从丽江到永胜时路途中的照片。第一张,照片中的那条河就是金沙江,车子从一个28公里长的陡坡上冲下去,一直冲倒江边,就到永胜县城所在的大坝子了。第二张照的,是途中一个加水站旁的厕所之墙。字是刻的,看来收费的决心是极为坚决,但价格“五毛”也刻在墙上,就有点考虑不周了,万一以后要提价,要改动字迹,就比较困难。实际上,此厕所并没有人守着,更没有人收费。
僻静的小巷里,我们一个门楼一个门楼地看着,那只狗很警惕,就一直跟着我们,很尽责尽职啊。
门楼上的雕刻彩绘和瓦片上的诗词。
这是在一个墙角上拍的,很奇怪,有很多墙角下都有这样的大石头,此是镶两块,也有镶一块的。这是一种什么习俗呢,当时想了很久没想清。现在看来,可能是起保护作用,防止车子碰坏墙角的。
菌子街。都是农民采来卖的,每人的量都不太多,肯定都是野生的,山珍啊!
这就是名气最大的高级菌鸡枞,第一张已经展开了菌伞,第二张是钻出了地面但未张开菌伞的,第三张是尚未钻出地面最细嫩的鸡枞,我们买的就是第三张上的那几捆。鸡枞一般是用油炸后做成菌油食用,5年前我们到云南,曾有人送我们一小瓶(老干妈瓶子那么大),当时就要一百多元,这里买新鲜的,大概是25元一斤。后来我们在昆明也买了鸡枞菌油,但只要30来元一瓶,怎么这么便宜呢?不解。
看过这种样子的菌子没有?这就是扫把菌,大概是根据它的样子命名的。
这种菌子叫黄罗伞,我们买了吃了而且没中毒。以前看书,书上总说颜色鲜艳的菌子大都有毒,看来也不可信。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确实有道理啊。
这是什么?
样子特别,实质普通,就是以前我们经常吃的红糖。
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就在树上吃。
随手可摘到的梨子和顺手捡到的蘑菇。
不但每事问,还每事想做。
小草要去帮那位妇女摘叶腋内的烟芽,那位妇女说:不行,烟汁沾到手上会洗不掉的。
野游途中所见
一家农户的门口,从对联看,这家刚办了喜事,而且是男方入赘女家。
村民
第四张的那位老人家,听说我们是长沙来的,高兴地说,他的祖上也是长沙府的。并坚决地把我们扯进他的家,请我们喝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