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载老胡的空间“下乡”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当时有句很响亮的口号:抓革命,促生产。在毛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讲话后,我们都积极响应此最高指示。当时,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被分配到安乡下乡的。那是一个不通火车,要坐船,还要转几趟汽车才能到的地方。但因为邻居家有个在二十五中做工宣队的人,他就把我安排到去二十五中学生下乡的地方——临湘,那里通火车,可比安乡方便多了。记得是1968年的12月31日,我接到了通知,下午五点到五一路的大众曲艺馆,也就是现在的大笑星杨五六,奇志工作的地方集合。那天天气很冷,下着大雨。大家赶到那以后,都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停,还开了宣誓大会,至于当时大会上讲了什么,因为讲话的人我都不认识,就根本没有去听。只是一个劲的催我爸妈和大哥快点回家,当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次离开将是永远的告别。  

 长沙,只是简单的以为就是像以前在学校那样,到乡下短时间劳动而已。后来,大人们一讲起这事,眼圈就红了,叹息道:小孩子还是不要长大多好啊!快到晚上十二点,我们终于接到上车的通知,大家背着行李跟着工宣队的领导进了火车站。这趟车应该是送学生下乡的专车,一路上,我们一边兴奋的唱起了《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我们是八九点的太阳等等。唱累了,大家就都靠在椅子上睡着了。第二天上午,火车就到了临湘,我撑着还没有睡醒的眼睛走出车站,才发现天下着鹅毛大雪,整个县城都白茫茫的一片。接着,几辆大卡车把我们这批学生送到了离县城51里路的元坛公社。我们就又被安排在一个打扫的还算干净的养殖场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步行跟着一个大队干部到了一个离公社30里路叫大堡大队第三生产队的地方。记得当时,雪很大,一路上都看不清哪是路,哪是田,哪是沟。只觉得自己是一脚深一脚浅,好不容易到了生产队,那里已经有几个人敲锣打鼓的在欢迎我们,队长还说了几句欢迎词。简单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我们就被安排在一个粮食仓库改造的三间宿舍里住下。就这样,我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欲望,只是受制于写作的能力而不敢动笔,老胡是我的朋友,平常从没见她写过什么,谁知在她的空间里,记述了她从文革起到知青返城这段经历,很平实自然的叙述,蛮有意思的

TOP

       老胡用朴实的语言清晰记叙了当年下乡时的情景,由此引发读者对那段风尘历史的回忆!一年又一年友帖转得好!下乡当知青,就个人来讲,既是一份政治热情,也是一种生活无奈!当时宣传“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命运只有一条,这就是上山下乡。拜读了!

       文中写的下乡时间:1986年12月31日  这里的年份可能写错了。

魅力摄影  艺术生活

TOP

吉夏版主指出得对,是1968年,我没好好再看一眼,对不住各位,我只是觉得这大概是大多数人当年下乡的真实写照,发出来会有共鸣吧,虽然老胡没有什么文笔修辞,但很真实,也是最普通人的写作尝试吧

TOP

不知道还能不能把这错误改过来呢

TOP

不知道还能不能把这错误改过来呢 一年又一年 发表于 2011-3-25 11:18
可以啊:你点击你文章下面的编辑以后就可以重新编辑了。

TOP

    我已把1986改过来了,打字和校对时难免发生错误,正常现象。也许我是知青另类,什么欢送欢迎呀都没有!真羡慕那些曾“享受过侍遇”的知青们,至少曾高兴、兴奋过一阵子啊!

TOP

   老胡平实自然的记录下乡的经历,引起我们好多回忆;搭车的尴尬,高唱语录歌,聆听报告等等。很朴实的言语,学习了,拜读了。

 

TOP

谢谢各位,谢谢绿水青山帮我改了,是我粗心了。

 

TOP

      老胡的“下乡”文章,原汁原味的记载了1968年当时知识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发表的《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最高指示的讲话,很真实,难的。

      谢谢一年又一年转帖!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