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再忆童年(2)——蛇趣(吃蛇捉蛇拜蛇)

 我自幼怕蛇。不仅因为长长软软的肉麻形状,还因为与传说中的“精怪”“灵异”有渉,想起就恐怖。

 在副热带海洋气候的广东农村,蛇较常见。走在大路边,田基上,经常见到它们梭来梭去。居室工场也常有光顾,都是1米左右的小蛇,也有三角脑袋的。因少见被蛇咬伤的个案,脑子渐渐麻木。看到蛇在前面一扭,也能无动于衷,和平共处。摸蛇,捉蛇,就一直不敢。

 我曾麻起胆子吃过一两次蛇餐。在广州“蛇王满”酒店吃的那次“全蛇筵”,记忆最为深刻。炖的,烧的,炸的,筒状的,块状的,片状的,都是蛇家族。连最后的炒饭也搅和着它的尸体。那位北京来的客人在“主陪”的热情劝导下,吃得实在有些艰难。我是“末陪”,随便应付。座上的广东人则个个像过节般高兴。

 广州的肉菜市场(长沙叫“农贸市场”)大都出售活蛇。一笼笼缠扭翻滚,随买随剐。我曾见一个女人将刚剐下的带着血的蛇胆接在酒杯中,和着酒在众目睽睽下一口吞下的奇景,让我佩服得四体投地。(脑袋不能投地。)他们说,生蛇胆可以治疗风湿。

 与粤人相比,湘人大都惧蛇,随着“南风北渐”,吃蛇也变得“时髦”了。长沙宴席上也常见“干锅蛇”,我可再没动过筷子。

 我想起了童年时见到的大人们捉蛇,驱蛇,拜蛇的趣事。

 祠堂里驻扎着一些兵,祠堂相连凤凰山。山上有大树,菜土,水塘,杂草,很原生态。这天,几个小孩大声吆喝让我跟着,跑到一处满佈青苔的坡下。看见一个兵抓住一条蛇拉锯,原来蛇头已钻进了泥缝。蛇拼死往里钻,兵拼力往外拉,竟难分伯仲。另外两个兵上去同心协力,终于往后一仰,蛇断了。兵们似有些丧气,但还是高兴地走了,手中拿着那截断蛇。这一幕看得我们目瞪口呆,惊叹兵们的勇敢,惊叹蛇的好力气,而且宁折也不全身委人。

 (现在想来,这些兵应属“国军”。因为其中的“潘连长”“潘太太”住在我家楼上,曾用电炉烧糊了楼板,印象深刻。连长带“太太”随军,恐怕“国军”才有。因为两广人不惧蛇,可能属“桂系”。)

 后听有经验的老人说,蛇的全身长着“倒刺”。抓蛇尾向外拉,被“倒刺”卡住,只能拉断,不能拉出的。

 几年后的一天早上,毛姑在坡上失魂落魄大喊,她家进了蛇!我跟着大家去看。毛姑说,在厨房砖灶里面,早上生火发现的。于是拆灶,(这是一座煤柴两烧的大砖灶,农村那种。)拆得心惊胆战,拆得小心翼翼,拆了好几层,总算看见了盘在砖洞中的一条茶杯粗的菜花蛇!它并没理会人的喧哗,没有爬开的意思。胆大的姿英姐抓住一根长竹篙,远远站着用尖端去挑,使不上力,蛇岿然不动,近前一点,用力一挑,蛇终于一扭身沿墙角朝房内床下爬去。这可急坏了毛姑。她请大家将床下的坛坛罐罐一件件搬出,终究不见蛇影。毛姑心有余悸,生怕哪天在什么地方甚至床上再次看到它“老人家”盘在那里。此后多少天,街坊们时常问及,竟也没见动静。那条大蛇可能真的走了。

 这以后的不记得多少天,好像我已进了小学。我家对面的什么娭毑一脸惊恐地跑出来说,她家房梁上盘着一条蛇。胆大者赶忙去看。看而已,谁都不敢动。(姿英姐其时已赴新疆,成为首批“天山湘女”。)不知谁提出可燃点香烛,“拜”请它走。于是香烟缭绕,烛影摇红,大家念念有词,折腾老半天,那蛇终于沿瓦檐爬走了。我看到了它爬走的身影,足有一丈长。

 后两次“蛇遇”,如有广东人在场,就简单得多。他会一手抓蛇尾,一手抓“7寸”,瞬间将蛇倒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三下五除二,变成一道美食。

 也许是动用了叩拜仪式,此后就再不见蛇影。现在,不论老城区的凤凰山,凤凰台,还是原来的郊区五里牌,侯家塘,甚至马王堆,雨花亭,恐怕都难见蛇影。“人进蛇退”,不知是好呢还是不好。就我而言,就再没有“蛇趣”可写了。

 

 

就是想不通,这么可怕的一种动物,民间故事里还将她神化成一对绝色美女与善女“青白二蛇”……

TOP

      中国民间故事里总是将蛇成精后变成绝色的美女后来到人间.......蛇精跟许多会化身的妖精一样,也喜欢以美色迷惑男子,以吸取其阳气精元来强大法力,增加本身的道行,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蛇精的有《山海经》、《白蛇传》,还有动画片《葫芦兄弟》、《仙剑奇侠传》中的蛇精等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TOP

广西桂平西山附近一座山挖出140岁“蛇精”

 

Img268082350.jpg

TOP

                       世界上奇妙的蛇

 

    变色蛇 在马达加斯加岛上,有一种当地人叫“拉塔那”的蛇,其颜色能随时变化:当它游到青草丛里,全身变成青绿色;盘缠在枯木或岩石上时,全身变成褐黑色;置身于红色土壤中,颜色又变得和土色一样。这种蛇头小身肥,样子虽丑,但喜欢捕食各种害虫和老鼠。

  蜡烛蛇 在非洲几内亚湾的洛俾岛上,有一种火样红的长蛇,含有很多脂肪,容易燃烧。当地居民常把这种蛇捉来去掉内脏后,在体内穿上纱芯,再将它缚在铁丝上,当“蜡烛”使用。

  气功蛇 西班牙的马德里,生活着一种“气功蛇”。它的腹部有一个吸囊,能使吸进的气通遍全身,就像一个练气功的人那样。当它“运足气”时,身体能承受很大压力,即使汽车从它身上压过,它也安然无恙。

  无嘴蛇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在厄瓜多尔的海洋底部考察时,曾在2400米深处发现了一种没有嘴的蛇,皮肤呈粉红色,长25米左右,用皮肤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生活。

  撒粉蛇 马达加斯加岛上生活着一种“撒粉蛇”。这种蛇胆小健忘,因此它祖传一绝招:离窝远时,会一路上撒下白色粉末,以防回“家”迷路。这种粉末是它体外脱下的皮干燥后变成的。

  玻璃蛇 美国威斯康纳州东南部有种玻璃蛇。其体长2米,光滑异常,白皮透明,骨骼和内脏清晰可见。此蛇还有能张合的眼睑。当它遇到突袭时,尾部可以脱离身体。它的全身呈虾白色并有微黑间环,在阳光或灯光下,它的肠、脏、胆清晰可见。

  阴阳蛇 美洲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红边束带蛇,其中极少数雄蛇具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它能在一群追求雌蛇的雄蛇中制造混乱,散发出一种雌性信息的强烈气味,引开同性伙伴,然后趁机迂回上前求偶,人们称它为“阴阳蛇”。

  跳行蛇 蛇一般是蜿蜒爬行前进的,然而非洲的沙漠蛇,却是横着跳跃前进,就像一根小竹枝向前弹跳一样,行进十分迅速。它向人袭击时,一弹可达1米远。

  含羞蛇 中美洲有一种温驯的毒蛇,叫含羞蛇。当它见到人时,表现得十分温驯和友好,即使有人把它从地上拿起来,它也不反抗。但是,它对其它动物,特别是危害人类生命的有毒爬行动物,却毫不留情,能一口把它们吞下去。

  吐丝蛇 在希腊的北斯波拉提群岛上,有一种叫“夫加”的蛇,它头部下边有个囊包,能不断地从口中射出洁白的半透明的液汁,遇到空气便马上干涸成丝,所以人们都叫它“吐丝蛇”。吐丝蛇能像蜘蛛那样用吐出的丝织成六角形的网。当地渔民割下这种网后,稍一加工,穿上拉网绳,就可以用来捕鱼。这种鱼网丝质坚韧,不怕海水和酸碱,比一般鱼网还耐用。

  会飞蛇 非洲鲁伊马河流域的草原上,有种无毒蛇,能飞出草丛三、四米高捕食小鸟,每次可飞行6、7米。在马来西亚、缅甸、印度的一些深山密林里,也有种会飞的蛇。当它想从这棵树上飞到那棵树上时,身子绷紧,腹腔部弯曲成凹状。它能在树木间飞来飞去,捕食昆虫。

  产亡蛇 我国江南有一种青草蛇,其母蛇临产时,总要用力往尖桩岩刃上游动,设法划破自己的肚子,以便小蛇产出来。待小蛇一出世,母蛇便死去。当地流传着“青草蛇杀身求子”的说法。

  可分可合蛇 云南西双版纳布朗山区有一种碎蛇,身长30多厘米,粗约3厘米,无毒。这种蛇之所以叫“碎蛇”,是因为它如果从树上跌下来摔成两段,或被人踩成两段,只要隔几分钟,两段会自行合拢来,重新接成一条。

TOP

就是想不通,这么可怕的一种动物,民间故事里还将她神化成一对绝色美女与善女“青白二蛇”…… 马畔闲人 发表于 2011-3-11 15:51

原来的民间故事不是我们知道的后来的版本(如青白二蛇),那时并不是歌颂精怪,而恰恰相反。“追鱼记”“刘海砍樵”的鲤鱼精,狐狸精莫不如此。

TOP

岁月版主发了这么多知识性的图文并茂的蛇情,大开眼界。我还不懂在网上搜索这些。谢谢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