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扫街(大理五日之三)
“扫街”这个词,我是最近才知道的,是指在街头的随机抓拍,从凤凰网的《一周扫街》栏目来看,似乎都是拍“事”,而我的扫街,则“事”“景”兼拍,虽有点不合规矩,但街既有景,扫一下也勉强能说得过去。这些“事”和“景”都是在大理古城和下关拍的,本来还应该到漾濞(就是大理风花雪月中“上关花”的上关)去扫扫的,但没能去。
我们住在下关,所以将下关的扫街之照放在前面。
[attach]162010[/attach]
下关的四菜一汤,基本价格在50元之下。
[attach]162016[/attach]
[attach]162014[/attach]
[attach]162017[/attach]
[attach]162015[/attach]
明珠公园,正在大理火车站对面。此明珠状的建筑修在一高台上。倒数第二张明珠上所映照出来的建筑是个别墅区,修在明珠山下边。倒数第一张是晚上照的。
第一张是杨慎的诗,最后一句“阴寒五月起秋风”,说的就是大理“风花雪月”之一的“下关风”;看见没有,下关风中,我们的沙局穿起了四件套。
洱海公园的一个入口,我们是从另一个入口进,从这个入口出的,走下阶梯,就是洱海的一个游船码头了。
洱海公园很大,很漂亮,站在山顶即可看到洱海。
公园内有一大围廊,围廊墙上雕有很多字画和平面雕,这两张雕的便是大理南诏国的历史。
花极多,我只照了两朵。
这也是花,但远没有上面的花活得自在,大暑假的,在公园玩还要连带着做暑假作业。
火腿、干肺(?)、不知名的豆制品、烤茄子、烤鸭,都是吃的。尤其是烤鸭,28元一只,至今我还没想清楚,当时我们怎么没买一只吃。
、
农贸市场中谋生的人们。谋生也真不容易,看最后一张那位卖肉者,累了,躺在肉案下边休息边抽口烟。
到大理古城去了,车上只坐了几个人,1元钱,要坐将近四五十分钟,算是市内旅游吧。下面扫的,就是古城的景致了。
大理的房租并不贵,下关就更便宜了,有很多人在此租房养老。在下关洱海公园我们就遇见了一对北京来此养老的夫妇。
大理古城的排水系统极科学,街侧是明沟,清水潺潺,街中心为暗沟,流污水。图中那位女子,便是从侧沟中提清水,然后到街中心暗沟旁去洗拖把的。
看第二张,卖荷花、莲蓬、荷叶、藕茎的,这可能是云南的特色,在昆明我还看见街上有人挑着刚采下来的荷花卖的,别的地方似乎没有看到过。第三张,多清爽,多漂亮,这是摆在饭馆前供食客挑选的菜,“香”和“味”暂不论,至少“色”已是尽善尽美了。
这是古城的老房子。
最后一张照的,是守丧期满的人家,在云南,我看见了许多这样的人家,老人去世,他们都守丧2年或3年,这种景象,内地基本已见不到了。
这是从五华楼上照的。第一张,是五华楼下的一个亭子,看见那里有个布告没有,布告上说,亭中不停地放老电影《五朵金花》,欢迎观看;第二张,是古城的主街;第三张,是苍山脚下的崇圣寺,也叫三塔寺,大理国时叫天龙寺,很多大理国国君老了以后都在天龙寺出家,所以,它实际是皇家的家庙。
附记:《大理五日》的补充
记性这个家伙是最靠不住的,亲历的事尚且如此,纸上看来的东西更是这样。
游苍山的时候,我看到苍山清碧溪旁的珍珑棋局,大加赞赏,说这是唯一值得称道的人工景观。最近借来金庸《天龙八部》一看,才知又上了记性的当,聪辩老人摆设、虚竹小和尚解开的珍珑棋局,是在中原某山发生的事,根本就与苍山无关。苍山管理者将其搬到苍山来是错,我还大加赞赏,更是错上加错。还有,书中很少有关于大理本地风情的描写,只不过是借大理国皇子段誉之名,串出故事而已。
我喜欢金庸的书,我以为,这是现代小说中极少数的一翻开就恨不得一口气看完的著作,有人称之为“男人的童话”,我觉得,还不如称之为“男人的理想”更为妥当。你想,看到歹徒杀人,看到飞车党抢包,看到开发商克扣农民工的工资,看到……你却不敢也不能像乔峰那样毫无顾忌地出手相帮,懊丧之余,肯定会想:自己如果有乔峰那样的本事,多好!年轻时我就羡慕侠客,现在人老了,还想有乔峰那样的功夫,那更是异想天开,而本为异想天开的事,你还要去想,这就叫理想啊。 《天龙八部》并不是金庸小说中最好的一本,但在借书登记卡上看到,这已是我第三次借阅了,看了这么多次,怎么反而记错了这么多呢?只怕,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