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嫁到农村女知青的故事

               嫁到农村女知青的故事 

 

   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城市知青上山下乡是中国维持最长时间的一次政治运动,其中一些酸甜苦辣对现代青年是不可理解的,完全不可理喻,尤其是不理解的是60~70年代如花似玉的城市女知青出嫁在农村并生子的事实。恋爱、婚姻历来是人生中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直为古往今来人们的向往,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婚姻并不一定是件快乐的事情,婚姻并不都是爱情的产物,它参与了多少辛酸苦辣------,我在这里想回忆一下我知青组中的女知青与农村青年结婚的一些遭遇------ (因未经文章主人审阅,不宜公布姓名)

 

女知一,其父亲祖籍在嘉禾县普满圩附近,原是衡阳市六中的一个外语教师,一九六四年她响应党的号召,不到十六岁初中毕业就同几个同校的同学下放来到郴州桂阳方元公社,下乡后和大家一样,努力改造自己世界观,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整天与男知青一样,在田里摸爬滚打,在女知青里算得是个很能吃苦耐劳的人物,但文化革命中,其父亲因为出身地主,被当地贫下中农拉回老家批斗,全家四口(父母及二个弟弟)也从衡阳市被赶到郴州镇(现名市)与桂阳毗临的嘉禾县普满圩,那时文化革命中,社会动荡,知青组也分化瓦解,自己这个城市中长大的女学生,在城里已无家可归,本人又到了二十来岁谈婚论嫁的年龄,男知青大都也是一些出身不好的人,而且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出身好的又没有人看得起自己,正好这时有来自嘉禾普满圩那边一个青年农民到村子打铁,由于这个人出身好,又有手艺,而且也是住在父亲的老家附近,一种寻求依托保护的感觉油然而生,加上城市女知青对这个地道的农村青年也太具有诱惑力了,于是这种无感情基础,速战速决的婚姻就此敲定了,婚后开始还是有一段美满的日子,故生有一子,但随着时间的延续,不同的文化、习惯、不同的思想、爱好在夫妻之间形成了距离,还有就是婆家对城市媳妇一些生活习惯的反惑,和对媳妇地主家庭背景的恹恶,加上社会的动荡因素,知青的返城种种因素,造成了婚姻的破裂。这时父亲由于连年的批斗,加上一个中老年知识分子不堪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精神压力,不久就告别人世,长期生活在城市中母亲在农村生活突然失去了了依靠,只有改嫁另一家贫下中农,于是离了婚的这位女知青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飘浮不定,毫无着落,之后经一个在黄沙坪矿烧砖瓦的衡阳老乡介绍,只有随便改嫁给一位年长自己十多岁的走乡串户的钟表匠,以后随知青的大返城回到衡阳,从此俩人相濡以沫一直在城市里打零工艰难度日,哺儿育女。幸好教子有方,儿女争气,后来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知青二,也是知青一的一个同校同届初中毕业生,身材高挑,在校学习优秀,且是一名班干部,下乡前思想进步,决心很大,当年曾是“市知青办”派往桂阳方元公社作实地考查人员之一,过后回衡阳给青年学生们大作动员报告,桂阳这边农村真是富有,山上野石榴、野毛粟漫山遍野,野兔、野猪、野鸡成群结队,一时搞得我们眉飞色舞,兴致盈然,还在衡阳办学习班,心早就飞到了桂阳方元公社。大家一起下来后,她也是比较好强的一个,作为女知青,能单枪匹马一个人夜里在深山野岭里守野猪,那时就作为一个男知青或男社员也还得有点胆量才敢,文化革命后期,知青组已经分崩拆离,知青大家都在各找出路,我们的这位女知青也不知从哪时招来了嘉禾县某公社一位教初中数学的公办老师的青睐,在那个年代仍至现在,有这样一个职业和身份而且是吃国家粮的帅哥,对成熟女人是非常具有魔力的,更何况在当时当地,在周围全是泥腿杆子的土农民和出身不好的男知识青年们,能攀上这门亲事是打提笼火都得难找到的,于是不顾家庭的反对,很快成了亲,之后同样面临的是婆媳之间的不睦,城市女青年对农村家务的不适应,爱人又长期教学在外,俩人之间也谈不上有什么很深的感情,以后再加上知青大返城后,永远难以舍去的对衡阳城市家乡及家庭的怀念和情结,促使了这段难以向旁人启齿的仓促婚姻的破裂。回到衡阳后,羞于让周围同事邻居知晓自己的往事,于是一直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密闭的生活圈子里,基本与原来的熟人,特别是知青们没有任何交往。既使在公开场合遇见知青和熟人也视为不识,后来一直到与后夫所生小孩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才偶尔与个别知青有过交道。

 

女知青三是个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的青年,当时家中就只一个母亲,靠街道安排搞卫生工作的微薄收入养活三个子女,自己是老大,因是女的,也没条件读太多的书,小学未毕业就随知青下放的大流下了农村,她个子矮小,生性活泼,头脑简单,心眼不多,整天嘻嘻哈哈,又爱唱歌,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了,但知青组里的同志都把她当小妹妹看待,倍受呵护,也从未有人把她往“女大当嫁”方面去想,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知青们都在为桂阳的文化革命争斗不休的时候,她却与同村同队的一个生产队会计突然宣布结婚了,这个会计和我们知青年龄相仿,老实憨厚,根红苗正,我们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表示祝贺,她是我们知青组中结婚最早的一个,一直到三十多年后,改革开放的年代,她才与个别人透露这样一个秘密:当时知青大家都出外搞文化革命,一次晒谷的时候,时任会计的他乘隙在收谷子的碓屋里强暴了她,那个年代她也不可能去告发他,只有顺从了,之后生有一女二子,在知青小组解散,许多知青回的回衡阳,或者转下别处,留下的都是无处可走的人,那时的知青们自己连厕所踏脚板都无一块,哪能建房成家呢,对有条件结婚生子,有房有归宿的她倒也算羡慕,由于她本人成份也好,以后还相继当任过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和横冲大队的妇女主任,这样说跟这个会计倒也过了几年的幸福日子,但文革结束,政策松动,知青们以各种途径返城,这个女知青的亲舅舅时任郴州市付市长,借落实政策之风把她们全家五口全迁到了郴州市,从农村农民一下子变成城市居民,360度的大转变令这个过去靠搞农业生产吃饭的他确实是赶鸭子上架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只能给那些勤劳而又有头脑的人民带来机遇,对那些遁规蹈序,思想木纳,无任何技术技能且又不好学的人,的确很难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多年的城市生活中,随做什么都不顺利,做生意生意亏本,开老爷车把车子丢失,连到广州打工回家过年时,在车站上把所有的工资都被小偷扒走------真是“喝水都塞牙”,家里从里到外,从大到小的事情都是女的一手操劳,包括小孩入学找工作,租房购房,男人的工作安排等等,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借郎”,在这社会经济发展千帆竞发,日新月异的时代,文革前期在边区农村所组建的家庭模式,已完全不适合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发达城市的这种环境,磨合不成功自然造成了家庭的破碎------以后这位女知青的生活仍然是坑坑坷坷,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自己还一直孓然租住一间二十来平方的房子以度晚年。

 

以上是我当年所在知青小组中的真人真事,按上级当时对我们的宣传是“扎根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谁想到当年这几位响应党的号召的模范女知青的个人家庭生活竞有如此结果。俗话说得好:结婚得“门当户对”,在那个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掇合下的特殊婚姻,一旦时势、环境改变,当时以经济、政治为目的,而无共同思想感情为基础的婚姻自然是走不长久,其中男女之间谁是谁非也讲不清,道不明。回头对照分析我公社内男知青找当地农村姑娘的共八对夫妇,倒未出现抛弃曾“帮我度过那个年代”的“小芳”的人,原因所在我认为是:社会道德的约束,对儿女强烈的责任感,加上中华民族的传统、个人的良心等(当然例外者也是情有可原的)。

文章写到这里,我但愿历史不会重演,并祝愿所有当年的“知识青年们”合家幸福,身体健康!!!

                                                                       2010-11-5

 

 

回复 1# 石鼓隐士

我们桂阳樟市二农场也有女知青嫁农民的。之所以嫁农民,个别是因为爱情,但也有的是先已被“强暴”了,只好嫁鸡随鸡;再就是失去了家庭的经济及心理支持(或是家里本来穷,或是父母在文革中倒霉了,已不可能支持)。研究这些嫁给农民的女知青,的确可以写一本大书啊。

TOP

    若不是后来的返城政策,还不知有多少女知青至今远离父母身为农妇。
阿弥佗佛·,善哉!善哉!

TOP

究其女知青嫁到农村的故事各地都有,层出不穷;动因、结局不尽相同;她们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幸福的;习俗、文化水平、性格等等不相相同,所以,这样的婚姻结合是很难有好的结果的;她们是最值得同情和关切的弱式群体……

TOP

当年,我“只想招工,不想招郎”,才冒落地生根。

TOP

     知青中最值得同情的就是这些姐妹们。
平和之人

TOP

回复 2# 而立

 

确实这样的故事很多,我们公社、我们同学中也有。但结局不尽相同,有的很悲惨,有的还可以。现在回忆,唯有让人唏嘘感叹!

 

谢谢非常真实的故事!

 

茶道.gif

TOP

    知青嫁给当地农民的,在当时的环境下为数不少,也还是有婚姻善始善终的,但相当一部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完美结局,其中有的知青还很悲惨,这也是当时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如果能全部写下来,恐怕也是厚厚的一本书。
少小下农村,三十而未立,只留情谊在,与朋共忆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