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人仰望的背影
诗人郑玲老师一生历经沧桑,承受了人间的冷暖,但她像一个理想主义者一样,从未对人生和生活绝望过,在困难的时候,她总能勇敢地面对,不屈不挠地挺过来。她的一生是和中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的,荣辱相伴。但在她的诗歌所专注的主题中,是生命而不是国家作为她的思考、体验和情感的对象。她把历史和国家的宏大叙事作为滋养个体生命的经历,把她在其中遭受的苦难化为爱,献给了生命的不屈、爱情的坚贞和友谊的真诚。 在郑玲的诗歌中,人类无处不在的苦难构成了她的写作背景。“耻辱和缺失都暴君般将你奴役”(《正在读你》);“激烈的疼痛/攻破了我最后坚守的阵地/绝望于一片精神瓦砾 哑然失语”(《当命运决定你沉默》);“那露珠正是噬人的凶光/在缺水的地方伪装成水/深渊 就是这样构成的”(《宝石螳螂》)。这种苦难意识已经积淀在郑玲的生命里。但郑玲的这种苦难意识不是来自她的出身或家庭地位,也不是来自她所处的社会阶层,那是一个有着自尊和独立的生命对无处不在的苦难的感同身受,她的怜悯、同情和愤慨都是来自她对每个个体的生命的爱和尊重。通过对她的诗歌的分析,我们能清楚看到她的词源来自她对普遍苦难的存在的觉醒和对所有生命的爱的渴求。对词源的分析能够很清晰地看到一个诗人所处的位置,以及她的思想和价值立场。 由于郑玲的这种苦难意识超越了本人的得失,她把本人所受的伤害和余留的疼痛放到一个普遍性的存在来看,因此她面对伤害、疼痛命运不再是以一种愤怒、对抗或自我堕落的紧张机制来消除和麻痹,而是以一种从容和淡定来指认苦难在生命中的存在。
早就读过郑玲老师的诗,十分景仰诗人的情怀与品德。在株洲风光带建成不久,我有幸在散落10多公里长的湘江边的诗碑里寻找到它。十七八块用大理石镌刻的诗碑,都是当代中国著名诗人的力作。以徐志摩、艾青先生领衔的诗文,被安放在风光秀美的沿江风光带,供游人景仰。郑玲老师的《背影》以十六号诗碑安放在株洲风光带北面,湘江五桥西侧。
今天下午专程骑车赶去拍摄,完成一个心愿,为的是寻找一个令人仰望的背影。以此表达对陈善壎先生、郑玲老师的敬仰。
(以上部分素材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