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试述上山下乡的形成和〝知识青年〞名称的由来

   我是一个上山下乡的亲历者和見证者〔在农村干了八年农活,犁田使牛全会〕。上山下乡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1957--1963年时间段

在这一时期段历了〝反右〞、大跃进、精简机构人员、经济困难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社会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員,需要解决这些人的吃饭做事的问题,如是由街道办事处牽头号召组织这些人员上山下乡,由市统筹协调拨款指定下放地,初具规模。当时动员口号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当时下乡的人员身份很复杂,青年人基本属入社会青年,文化程度都不太高〔高中以下学历〕。也有回乡青年加入。

二、1963下半年--1965年时间段

在这一时段经厉了农村社教和城市社教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中央发表了〝九评〞文章,坚决贯彻阶级路线、防止复僻!在上山下乡的青午年中有社会青年、增加了学生青年〔刚毕业出校门者,其中大部分属于家庭出身不好的〕。当时由街道办事处和各中学牽头号召组织这些人上山下乡,由市统筹协调拨款指定下放地,形成规模。当时动员口号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三、1968年底--1969年

在这一时段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积累了大量的大、中专、高、初中毕业生,等待按排,本来是〝四个面向〞,到年中把所有人员全部改为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由此上山下乡形成运动,成为千百万人的行为!如是以各学校牽头组织上山下乡!由市统筹协调拨拨款指定下放地。动员口号是〝上山下乡干革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知识青年名称由此而来。以前下乡的青年也叫知识青年啦。

四、1970--七十年代末

这个时期的知识青年由中学毕业生青年和转点知青组成,由学校和社会各有关部门牽头号召组织这些人上山下乡,当时基本上实现了四个面向。

以上是我的浅见,供大家参考补正。

 

在第三阶段(1968年底至1969年初)还伴随着“广大干部下放劳动,很有必要”的五七干校运动,实则是“审查干部”运动。机关人员,科研单位(特别是社科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文化艺术界,医务界人员......这些人员中的大多数人都下放农村劳动,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七八年。这些人不算“知青”,但也算“上山下乡”。

TOP

回复 2# 隔山唱歌

谢谢隔山兄补充的內容。 

TOP

 

文化大革命后66、67 68初、高中六届毕业生,人数众多的没书读、没事做,散落在社会上;而大部分工厂停工,自身都是“停工闹革命”又怎么、也不可能安排容纳这么一大批待业青年,又不想让其长期流散在社会上,给社会留下隐患;毛主席一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话是大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催化剂和知识青年名称的正式命正名,就将以前下乡的学生和后来厂社挂钩的知识青年组成了正式的“知识青年”群体……

TOP

回复 4# 隐士安 

文化大革命后66、67 68初、高中六届毕业生,人数众多的没书读、没事做,散落在社会上;而大部分工厂停工,自身 ......

    当时还包括大、中专毕业生。这些人当时是国家包分配的。

TOP

回复 4# 隐士安  文化大革命后66、67 68初、高中六届毕业生,人数众多的没书读、没事做,散落在社会上 ... 要得呢 发表于 2011-10-30 17:48

我印象中,他们还是在下乡运动前就已经分到单位去了,等到下放时,有些不是正规大学、中专的学校里的学生,倒是成了知识青年的有……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