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请到安陵书院来


作者:夏建军

八月,荷花绽放,千里飘香。永兴的早晨已是朝霞满天。我骑着单车又去一个新建景点——安陵书院。我每次来这里,都有更新的感受。

半个小时,我来到县城外的龙山湖,下车伊始,只见湖中小岛上的安陵书院十分谧静。高高的石基有一道白色的围墙,上面铺就的瓷瓦筑成一条淡灰色的“飞龙”,龙头面对便江,就像卧江吸水,在阳光下,它活龙活现,欲飞腾空了。




走过石拱桥,我站在学院外的坪地,抬头望见大门正中悬挂着蓝底黄字的“安陵书院”,不由我想起我1971年读高中时,听老师讲过,安陵书院的遗址就在永兴一中,它初建于雍正九年(1731),因永兴古号安陵,由此得名,经知县刘崚生扩建后,学生甚多,朱熹、范成大等名师来此讲学传道,曾经鼎盛一时,享有“北有岳麓,南有安陵”的美誉。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改为中学学堂,可惜清末毁于战乱,再未修建过。直到现在,深圳元亨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来重建安陵书院,挖湖堆山,因水就势,塑造地形,辟径筑路,打造山水景物,意在“今倡知行之道,以聚华人之智”。再看大门对联书写着“终日乾乾谈经谈济生,寸心切切论道论安邦”,再现百年书院谈经论道的文化神韵。


推开厚重大门,我眼睛为此一亮,就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似的,走进“极目皆图画”的佳境。院内楼台宁静,庭院清深;山叠岷峨怪石,花栽阆苑奇葩;水清遥通竹坞,风轩斜透松影。与其说是书院,倒不如是园林。说起园林,过去是少数皇亲国戚,官吏贵族花钱买地而修建出来的休息玩乐的地方。新建的安陵书院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独特的造院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榭融为一体,把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咫尺”之地:流水、碧池、奇峰、巨石、花草、各有章法,所谓“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塑造一种园林之美。百里便江,历来有“小漓江”之美称,安陵书院座落在山青水秀的龙山湖小岛上,只有一桥与此连接,成为人们来讲学研修、会务论谈、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


首先给我第一视觉是廊,那些水廊曲廊爬山廊紧紧相连,它分割空间,结合景物,增加景深,给人以丰富的美感。我走进时而平直时而弯曲的复廊,眼看山重水尽,转过一角,忽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游观至此,不禁叫人赞叹、叫绝。墙上的漏窗,外形有方有圆、有六角八角、还有扇形叶形的;廊外种植不同颜色的花卉和芭蕉,那阔大的绿叶,衬托红花点点,翠竹竿竿,相得益彰,明艳显眼。在廊里走动,窗外的景色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象一幅幅活动变幻的画面。我拿起相机,对准廊内窗外的景物,斟酌光和影,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出称心如意的照片。


然而,我走在鹅卵石小道,绕过假山,步入草坪,脚步放慢,心情放松,从四宜亭到九客斋,从瑞峰轩到三思书屋,我看到许多不同字体的匾额和楹联,用钢笔小心翼翼抄在笔记本上。这些匾额和楹联书写着相关内容,不但点缀堂厅,装饰门墙,表达了书院的思想感情,还丰富景观,唤起联想,增加诗情画意,起了画龙点晴的作用;它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得到精神满足。

二层楼高的文泉阁,一楼为大讲堂,二楼为藏书楼,“即可几十知己闲谈,也可小组人员阔论”,是文人雅士说今论古最理想的精神家园。宽阔的客厅,摆些高级实木家俱,古色古香,弥满人文气息。如果你想看书读报,去“寸心千里馆”品味书香,因为“此处论英雄何需煮酒捧数瓣茶香一瓣心香细品风流人物,今朝临佳馆大可裁诗拥三分幻境七分画境可听澎湃江河”,与三五知己煮茶论道,别具一番兴致。如果你精通书法,上“鸱夷舫”挥毫泼墨,激扬文字,“推牎问月案几清风何似我,泼墨临江舟头逝水临如歌”,泼出心中的豪情和侠气;如果你酷爱音乐,入“听橹阁”,看古典美女弹奏,听优雅琴声和清越筝音,也许心灵觅到知音……,只要你来这里,安陵书院的文化氛围甚浓,自然环境甚美,这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会给人以最纯洁的享受,最高尚的乐趣,让每个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枕江楼里充满雅致气息,有床有桌有躺椅,供游客休憩或纳凉。清晨,打开临江木窗,看烟雾笼罩的便江、乡村和山林,看那无数白鹭栖息在沙洲。你时而从茶几端杯品茗,时而从架上取书细读,领会丝丝禅意;累了,抄起鱼竿去江边垂钓;或登上画舫,沿途观览山光水色,体会到画中行,仙境游的绝佳感受。晚上你有雅兴,可去戏台听昆曲,领略国粹的艺术魅力;然而,乘着月色回房休息,躺在床上听涛声入耳,伴水而眠,枕明月清风睡去,闻鸟语花香醒来……。假若你远离城市喧嚣,入住安陵书院,就会体会到“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天仙生活。

在这里,院内建筑,古朴幽静、风雅精致、大小建筑180多处,既有苏州园林的小巧秀雅,又有皇家园林的轩昂气派。不管进“梯云山房”、漫步“鉴止水亭”;还是入“静悟草房”, 静坐“烟波至爽厅”,只要你慢慢地走,细细地看,都会移步换景,赏心悦目;看池塘的荷花袅袅依然,几许暗香袭来;听喷泉落水似满地珍珠,发出清脆响声……。安陵书院的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简洁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大气。这里园林之美采用缩景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碧水环景、景中含诗、浓情深意,绘出一座人间恬静水苑、石山重叠、复廊委曲的美丽景色,还有那些厅堂或走廊的门和窗,都是图案设计和雕锲琢磨功夫的工艺美术的上品,是精细而决不庸俗,简朴而别具匠心的。


最后,我徒步登上最高的“吟啸亭”,极目远眺:对岸的千年古樟树像把大绿伞,遮盖着村舍和菜地;清澈明亮的江水向前奔腾流去,那来往的游船上红旗迎风飘扬,红得耀眼醒目;一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徐徐山风扑面而来,我顿觉到盛夏难得的神清气爽。

我的相册-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千古书香安陵梦——永兴安陵书院印象散记
作者:肖肖 来源:原创 日期:2010-9-1 10:39:15 人气:69 标签:永兴安陵书院印象散记
      恰逢初暑,我们来到永兴安陵书院门口,只见在山色葱郁的岛上,一座围墙环绕的古建筑隔江而立,只有一桥与彼岸相接。沿着石拱桥,踏过千年便江的涟漪,便走进了安陵书院,走进了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走进了古典幽雅、洗尽现代铅华的书斋。可谓:一座拱桥,隔开多少红尘俗事,一扇漆门,开启无数书香墨华。也许,这里的园林没有苏州的古老,看上去,它欠缺点岁月的沉淀;也许,这里的工艺还显得粗糙,道路上的石子是原生态的崎岖,也许,这里的服务还有待提高,……但走进房里,那令人玩味的斋名“当理”“履中”“尚道”首当其冲令人联想起《大学》《中庸》、宋明理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那散发着古朴气息的明式家俱,如几、鼓凳、木床等,令人宛如时光倒流,仔细端祥,从雕花格子的门窗,到青花瓷的洗脸池,甚至连卫浴用品也装在精美的红色雕花长盒里,以精致的金扣扣紧,每一件器物都似乎想让你回到从前、穿越时空走进历史上的书斋。那书架上一本本精心挑选的书籍,或文学或哲理或社会,更令人爱不释手,从王小波到余华到余波等等,仿似在代替主人与你对话。总之,一切都与“书院”两字暗相契合。或坐于八仙椅,捧一本书正襟危坐,或掀开纱帐,在松软的土被上卧读,都是一件心旷神怡的美事。
    如果在房间里呆腻了,又或是读书读到腹中空空,你便合上房门,带上世上已近绝迹的古铜锁,走过月亮门、绕过池塘、穿过回廊、爬上假山、走过碎石道,拾数阶而上,来到观沙白鹭楼,这里居高临下,可将书院景象一收眼底。只见亭台楼阁中,处处飞檐翘拱,有山有塘有廊有窗,或方或圆或静或动,构成一幅让人赞叹的画。千古不变的便江静静在书院旁边流过,仿佛一首无声的歌。坐在厅堂里,把四方雕花的格子门窗打开,便有风自八方来,想象月白风清的夜里,偕三五同道在此煮茶论道,该何等快哉!又或是独向江边一隅,看月色摇落、大江东去,又是何等诗意?一阵香味飘来,打断你的遐想,精致的蓝花瓷具配上兼有湘粤之美的茶肴令人食指大开,大快朵颐之后缓缓拾级而下,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徐行的你身影在曲廊中若隐若现,似乎也成了这江南园林景中的一个点缀。一不小心,也许你就会在似曾相识的弯弯绕绕中迷失方向,别急,说不定再多拐个弯,就能邂逅穿着同样古朴雅的美女,她自会把你护送回书斋,似乎是聊斋中才子佳人、书生狐精经典镜头的重现。

    如此美丽的书院,其名何来呢?书院名来源于县名,据典载,安陵者,永兴县历史名谓之一也。史载:“唐开元十三年(725),析郴县北四乡置安陵县,县治设今高亭乡政府东侧的古城村,筑城墙高1.5丈,周长1华里。唐天宝元年(742),更名高亭县,县治移至今高亭乡政府西侧,历期348年。宋熙宁六年(1073),定名永兴县。”安陵书院也为史上确有,网上资料曰:“原安陵书院位于永兴县城模范井旁,始建于宋代,以永兴县古号安陵为名。朱熹、范成大、左宗棠等名流宿儒曾到此讲学,享有“北有岳麓、南有安陵”的美誉,为传播湖湘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清雍正19年(公元1731年),知县刘崚生扩建书院,更是使其鼎盛一时。惜原安陵书院毁于清末战乱。”

    原来,安陵书院不但存在过,还曾经有朱熹等大家到此讲学,传经释义,蔚然成风,斯人虽逝,可其情其景令人心向往之。想当年夫子在坛上传道授业解惑,坛下弟子如云,一时间湘南蛮夷之地,也泽被文化诗书之风,美哉!今日安陵书院,据介绍是当地一名有文化情结的儒商独资开发建设而成,其主要用途除供团体会议、学习等,更旨在以书院为平台进行高端的学术、经济文化研讨,其产生的利润除维持书院运转外,全部用于捐助青年学者著作出版和贫困大学生。真是如此,当为幸事。以书院养读书人,以文化产业反哺文化,听上去真的很美,只是在经济并不算很发达的一个中部县城,能否有足够多的市场需求来支持书院的发展也壮大呢?或者说书院的辐射效应有多大、经营者掌控调度的资源有多少、运营水平有多高、能否真正承担起高层次的、大型的、频繁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并以之牟利呢?这是我担心的问题。也许,我过于杞人忧天了,毕竟一座书院已经从无到有矗立在我们面前,下面的路应该越走越宽。

    无论读书、写书在这个时代,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能在一个富有诗意的环境中去读书、写书更是一件渺不可及的事情,以书院的房价为例,睡一夜书院也许就是我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买书的钱。因此,安陵书院真的更像一个长久以来我脑海中若隐若现的梦境,这个梦里有青灯黄卷、冷雨敲窗的禅意、有“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的惬意,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有白丁”的写意,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飘逸……过去我不知道这个梦在哪里,而今它通过安陵书院活生生地出现在我面前。惊鸿一瞥,足矣!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2d2c2e0100kh6o.html
我的相册-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