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知青网历年论坛链接: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返回列表 发帖

搬运工(25)也许你永远不会成为合格的老师

     最近看到卫视中播出一位中年女教师,谈到她作学生时,因为课堂上犯了一个错误,老师当时正对他所在那列学生挨个提问,轮到她时老师越过去没有提问她。她因此受到刺激,发誓:“努力作一名教师!等她成为老师时,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孩子犯错误,也应该给孩子机会。”这种观点在当今中国社会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所以笔者以一个二十余年教龄的老九,提醒仍持此观点的同仁们,不要再让这愚蠢的观点亵渎你神圣的职称。如果你们不改善你的这种迂腐的观念,你可能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笔者曾经在其杂文《才高为师,德高为范》中阐述师德:“作为教师,受到些许学生非议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中小学的老师,你的教育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非议与受到全体学生拥护都可能是不完善的。非议多,至少说明你的教育手段有待改善。全体学生拥护,可能是你还没有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只是从简单的感情出发得出结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怎么可能准确全面地领会老师良苦用心呢。所以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把学生好恶作为自己施教的唯一准则是缺乏对事业的忠诚的。幼儿教师与中小学老师,常常要做些孩子暂时无法理解,却又必须去做的事。这是作为青少年精神成长导师的品格境界。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为什么要“信”呢?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定存在不理解的成份。而作为老师,就必须通过情感手段让学生边学习边理解。否则学生可能终生都无法理解。因为有许多东西,不亲身体验是根本无法理解的。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学制是固定的,教师不可能把哪个学生多留一段时间继续教育。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理解的时间注定不可能无限延长。而对于有些事物的理解,也是需要以后相关知识的充实方能实现的。因此古人恰如其分地用了个“信”字。

    学生在课堂上犯的错误,作为当堂执教的老师,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让学生为此留下深刻印象。只有这样,方能让学生“识不足而知进!”所以,那位已经执教杏坛多年的教师,竟然不理解这种教育手段的深刻含义。她当年自此发愤,努力成为了一个教师,至少是当年她的那个老师客观上的作用(也许那个老师主观也有此用意)。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在学生有过失时,对学生的心灵施予适度的刺激,是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课堂上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丧失了与同学们共同拥有的被提问的发言机会,是一种强化学生对自身行为过失认识的适度方式。然而事情都有两个方面,因材施教的原则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生教育方式必须因人而异。对待现在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孩子们,如果对其课堂错误行为使用这种方式,有必要在课后与学生进行单独的沟通,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而不能象几十年前那样,留个设问让学生自己思考答案。文章开篇提到的那个老师就是一个例子,她能够走上讲台,说明她具有相当的文化修养,可她多年的执教生涯都没有让她理解老师当年的良苦用心。

    现在老师也好,当年的教师也罢。都没有麻木到丧失人的正常情感。有哪位老师会愿意给自己积累学生的怨恨?学生回答不上问题再正常不过了,真正不负责的老师,会让她与其他同学一道回答问题,而对她能否回答上问题不置可否!重新再给包括她在内的所有学生讲一篇是了。至于她是否明白,老师已经没有职务上的责任了(当然这样良心会受到谴责)。有过教师工作经历的读者朋友知道,语言教育常常是苍白无力的。如果老师当场把这样的学生叫起来,告知其错误,学生会在不良习惯面前很快忘记。即便老师当场让学生回答问题了,课后再找这个学生,效果也是相同的。因为老师没有给学生为此思考的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功,昨一看好象学生丧失了一次与大家共同拥有的被提问发言的学习机会,可教育与世上的任何事都是一种选择,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如能以一种方式(例如此举)让学生认识到其课堂不良行为的危害,从此有意识地克制,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之所以拿这个问题作文章,是因为现在我们有许多老师与开篇的那个老师有着相同的观念。这是教艺的缺憾。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独立思辨的能力。因为世上没有程式化的教育手段。老师给学生的公平机会,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形式上的公平。我们现在有许多老师,乐于听学生说这样的话:“都怪我当年不听老师的话,现在长大了才明白老师的苦心!”一个具有为师者职业道德的园丁,是要让学生在不明白老师苦心时,也要按照老师指引的正确方向努力。而不是用什么学生的忏悔来给自己开脱。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就用那句古训赠送给同仁们吧:“亲其师,而信其道!”。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烟雨红尘编辑【静月清荷】点评:

   只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只有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言传身教,树立起师德意识,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做一个合适的老师真的很难。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烟雨红尘的点评到位。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说一件往事;85年我在乡下教书,有一个三代单传的家长送他儿子来上学,那是个天王老子的角,在学校里课堂上也是要怎么就怎么,我先就给那个家长交底;你要把儿子放到我班上可以,我管学生你可不要心痛。因为好多班主任都被这个学生气哭了的,没有谁还肯收这个学生。家长见我肯收他的儿子,都点头答应加保证,说是老师是为学生好,一定不护短。结果不到一个月,这个学生把鞭炮在另外一个任课老师的手上点燃了,那个女老师当场黑得半死,哭都冒得声音了。我一脚QUA过去,那个学生被我的毛皮鞋踢得滚出去蛮远,后来他家长找我,我知道是问罪来了,先告诉他,你的保证是什么?他惺惺的一笑;请你以后莫用皮鞋踢他咯。

 当老师难,我有体会。我知道知难而退也是路,打死不当老师了。

 谢谢搬运工,让我在教师队伍庞大的华容版块说了这么多话。

健康快乐的活下去,比什么都好!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回复 4# 雨晴

 

    “我一脚QUA过去,那个学生被我的毛皮鞋踢得滚出去蛮远……”

    雨老师您就有个性睐。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谢倦客姐提到个性,比起那个在家里是祖宗的学生来说,我是冒得一点个性的了。那次的毛皮鞋一脚QUA,我后来也想起不好过,但想起那个受伤的女教师,我更加不好过。

  我冬天喜欢穿毛皮鞋,还是那种蛮厚重的翻毛皮鞋。我没有文化,68届初中生。基于这两点,我有自知之明,自己跳出了神圣的教师队伍。

健康快乐的活下去,比什么都好!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回复 6# 雨晴

    呵呵!开个玩笑。切莫在意。

    学历并不完全代表水平。别的咱先不说,就凭您这流水般的行文,就是神舟7号上的保温杯——高水平。是好老师。  

    这教书吃的是一碗良心饭。至于合不合格,这年头有标准吗?我奉行“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倒也过得心安理得。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今天晚上在凤凰电视台听一段新闻,我国一有名的经济学者贺卫方在大连国际经济论坛上发言说:我国的教育几十年来最大的失败是教出来的学生尽说假话,如果取消所有这些学校,知识上可能要少些,但德性上要强得多、、、、可悲的教育制度不知毒养了多少青少年!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首先,谢谢蔡家湾兄、雨晴妹、天涯姐、狄德罗兄!

   想起同为68届初中生的弟弟,在我下乡六年后,也是长沙知青当老师的走得差不多了的时候,他在大队小学当上了老师,对学生也是爱恨有加。一天,一位农民来告有学生偷他的红萝卜恰,要求老师管教管教,老弟说过一、两次后,还有学生挡不住红萝卜的诱惑与饥饿的煎熬,教而不化,老弟老火了,当时又没有王老吉,他拿来红萝卜苚子,叫出那几个“小偷”,让他们吃,算是惩罚教育,效果当然好,小孩子都记住了教训。

   “学历并不完全代表水平”,“这教书吃的是一碗良心饭”,说得很到位。如今,师德与医德世风日下,也的确还有不少“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的老师与医生。

   “可悲的教育制度不知毒养了多少青少年!”,这要怪谁呢?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返回列表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