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谈湘军史不可疏漏此人

江忠源

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举人。1844年,在籍办团练,灌输忠孝礼义,教兵法技勇。1847年,率团丁配合清军镇压雷再浩会党起义,升署浙江秀水知县。1851年(清咸丰元年)7月,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奉命赴钦差大臣赛尚阿广西军营。旋在籍募勇500赴桂,号“楚勇”,为湘军之雏形。1853年2月,赴任湖北按察使。1854年1月14日被太平军攻破,投水自杀。被清廷追赠总督,谥忠烈。有《江忠烈公遗集》传世。

 

回复 1# 开山炮

      江忠源(1812-1854) 晚清湘军初期统帅。字常孺,号岷樵。湖南新宁人。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举人。1844年,在籍办团练,灌输忠孝礼义,教兵法技勇。1847年,率团丁配合清军镇压雷再浩会党起义,升署浙江秀水知县。1851年(清咸丰元年)7月,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奉命赴钦差大臣赛尚阿广西军营。旋在籍募勇500赴桂,号“楚勇”,为湘军之雏形。次年,所部扩至1500人。5月,在全州以北之蓑衣渡伏击太平军,夺其船只辎重,打破其沿湘江北攻长沙的计划。旋尾追太平军入湖南,援长沙,抢占城东南高地蔡公坟,使太平军局处城南一隅陷入被动。1853年2月,赴任湖北按察使。5月,奉命帮办江南大营军务,奏陈严法令、汰弁兵、明赏罚、戒浪战、严约束、宽胁从等整顿军务的主张,为湘军组建积累了重要经验。6月,太平军将攻南昌,江忠源应江西巡抚张芾之请率部先期入城助守,采用分守城垛、对挖地道、构筑月城、抢堵缺口等办法,多次破坏太平军的“穴地攻城”。寻上奏清廷,请设长江水师以与太平军水师抗衡,对后来曾国藩组建湘军水师有一定影响。授官安徽巡抚。10月,以太平军从南昌撤围西上,急赴湖北田家镇(今武穴西北)增防,被太平军击败,退至武汉。12月率部入守庐州(今合肥),陷入太平军的重围。因兵单粮乏,援兵不至,庐州城于1854年1月14日被太平军攻破,投水自杀。被清廷追赠总督,谥忠烈。有《江忠烈公遗集》传世。

 

  江忠源是一个有多重性格的晚清官员。虽一直活跃在镇压农民起义的第一线,铁腕无情,但长期处穷乡僻壤,屡见新宁县百姓因饥馑而从叛,又亲历浙江大荒,江忠源深知百姓疾苦,竟存有百姓造反,情有可原的“大逆不道”想法。江忠源尤其痛恨为富不仁之徒,以为正是这些人把穷人逼上梁山。江忠源曾作诗一首,警告为富之人,切不可坏事做绝,逼民造反:

  “哀此贫氓力耕种,年丰仅足偿什一。

  今年不复望有年,坐令沟壑填白骨。

  但见富人百无忧,谁怜贫者为饥出?

  贫人一旦为饥驱,富人岂得安其室?”

TOP

回复 2# 开山炮

     生平

  1812年(嘉庆十七年)8月1日,江忠源生于一个秀才家庭,1837年(遭光十七年)中举人。首次赴京参加会试考进土,名落孙山。在京期间,他结识了曾国藩、郭嵩焘等人,相与往来。他敦崇儒道,伉爽尚义,有一股封建士大夫的殉道精神。曾国藩当时便说他:“生平未见如此人,当立名天下,然终以节烈死”(郭嵩焘:《江忠烈公行状》,见《江忠烈公遗集》)。

     江忠源重视经世之学,对嘉、道以来社会危机四伏,兵戈将动,天下临乱的形势有所预感。他出于阶级的本能,立志要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尽心效力。客居京师时,他便注意到湖南天地会党的活动。1844年,他回到家乡,立刻联络乡绅举办团练,每到月初将各村丁壮集齐,灌输忠孝礼义,教其兵法技勇。1847年10月,新宁会党雷再浩等起义反清,江忠源率团丁200人配合官军“进剿”。起义军转走广西全州梅溪口,大埠头一带,江忠源用团丁据守要隘,切断起义军的供应,并向当局建议实行湘桂“会剿”。这年冬天,起义军被迫退回新宁,江忠源设间策反,杀害了雷再浩,镇压了这次起义。从此,他在乡里博得了知兵的声名,清廷赏他戴蓝翎,并升任浙江秀水知县。

  1851年(咸丰元年),江忠源从浙江奔母丧,丁忧在籍。当时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义后,屡败清军。钦差大臣、大学士赛尚阿督师广西,经人辗转推荐,上奏请调江忠源赴营差委。7月7日,江忠源抵赛尚阿军营,受到副都统乌兰泰的赏识。9月,太平军占领永安州城(今蒙山),乌兰泰和提督向荣率清军分扎南北围堵。向荣自以为知兵,拘泥古法,主张对永安太平军实行三面围堵,网开一面的战法,待太平军从城内撤退时,清军“以追为剿”,在运动中将其歼灭。江忠源对此很不以为然。他认为永安城四面有山,形势险要,太平军集于一城,能打仗的不足万人,而清军则数倍于敌,可用锁围之法,四面深沟高垒,使太平军粮尽援绝而败。当时向荣与乌兰泰不和,赛尚阿偏倚向荣,江忠源的建议未被采纳,太平军遂得以在永安驻守半年,然后突围他走。

TOP

回复 3# 开山炮

湖南乡勇首次出省作战

  

  

江忠源又以新宁团练可用,令其弟江忠淑募选500人赴桂,号称楚勇。这是湖南乡勇首次出省作战,成为湘军的先驱。楚勇初到广西,筑营于永安城外,衣履敝黯,形体短小,绿营官兵窃以为笑。太平军也以为新募之勇不足为战,急往攻扑。江忠源督勇坚壁不出,等到太平军逼近壕外丈余时,突然反击,枪炮先发,刀矛继接,使太平军多有伤亡。这种战法与当时绿营官兵贪生怕死,离太平军很远就乱放枪炮,等到太平军接近时便竞相弃械逃跑,形成鲜明对照。楚勇在广西战场上初试锋芒,打了一些胜仗,江忠源因功升任同知,也给后来曾国藩编练湘军以相当影响。

  1852年4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北攻省城桂林。江忠源再募新宁勇1000人自成一军,名“江家军”,驻扎桂林城东鸬鹚洲,曾配合总兵秦定三部进攻古牛山,挫败太平军对桂林的进攻。桂林围解后,江忠源以功升知府。

  1852年5月,江忠源率楚勇协同官兵尾追太平军至全州城外。太平军占全州,获得民船数百只,老幼妇女辎重载置船上,准备顺湘江水陆并进,北攻长沙。江忠源生长在湘南,对湘桂边境的地形颇为熟悉,为阻扼太平军北上,决计在蓑衣渡设伏。蓑衣渡位于全州城北10里,为湘江上游一险要渡口,两岸重峦迭嶂,树木参天,河床狭窄,江水湍急。江忠源在渡口北面3里的水溏湾江中密钉排桩,构筑木堰,堵塞河道,又以楚勇在河西岸埋伏,并飞函尾追太平军的总兵和春派兵在东岸阻击。6月5日,太平军夹江而来,船路被堵,江忠源率楚勇呼号而出。太平军仓促应战,以重兵掩护老幼妇女登上东岸,辎重船只一概弃去。楚勇与太平军在西岸激战两昼夜,双方都有不少伤亡,太平军夺舟东渡,江忠源以楚勇力单疲累,未敢涉河进追。宰和春之兵迟滞未到,太平军得以从东岸翻越山岭进入湖南。

  蓑衣渡一战,打乱了太平军沿湘江北进攻取长沙的计划。当时大雨连日,江水暴涨,太平军若顺流而北,长沙数日可达。时湖广总督程矞采驻军衡州,闻太平军北来,急忙赶回长沙,江忠忠源楚勇蓑衣渡一战,使清军争取到了时间,长沙得以设防固守。

  1852年8月中旬,江忠源率楚勇抵湘南桂阳,与太平军战于州城之下,获得小胜。接著又尾追太平军至郴州。9月1日,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兵2000余奔袭长沙,江忠源偕和春带兵勇1500人赴援。太平军先期占领长沙城南及小西门一带民房,与守城清兵激战。江忠源发现城东南郊蔡公坟一带地势较高,若被太平军占领,将居高临下环攻东南诸城门,长沙必危。他遂与和春并力夺占蔡公坟一带,迫使太平军局处城南一隅,兵力无法展开。

  1852年10月5日,江忠源为太平军伏兵击伤小腿,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将他迎入长沙城中,并询问守城方略。江忠源说,太平军聚集城南一处,官兵围其三面,西面又有湘水阻隔,是“自趋绝地”,但它拥有不少民船,可以渡江而西。他建议清兵抢渡湘江,赶在太平军之前扼守西岸土墙头、龙回潭等要地,以便对太平军“渐逼渐进"。张亮基表示赞许。但这时长沙城内外,巡抚,提督、总兵十数人,莫相统属,张亮基调度不灵。10月17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先占西岸,设兵把守水陆洲(今桔子洲),并架浮桥以通东西。11月30日,太平军撤长沙围西走宁乡,北上益阳、岳州,蔽江而下武汉。

追击太平军

  江忠源以守长沙之功升任道员。新任湖广总督徐广缙命他追击太平军,但他以当局不能用其谋,怅然不欲往,为张亮基奏留湖南。这年冬天,他到巴陵镇压了晏仲武起义。接著又到浏阳镇压了征义堂周国瑜等人的起事。

  1853年2月,太平军弃武昌东下,江忠源到湖北就任按察使,率所部楚勇400人随行,其余1000人由其弟江忠济等人管带,驻长沙,归在籍侍郎帮办团练大臣曾国藩调度。4月,江忠源又将留驻长沙楚勇千人调赴湖北。

  1853年5月,江忠源奉上谕自武昌赴江南大营帮办军务。临行时,他上奏朝廷,就当前军务表明了自己的见解。江忠源从广西到两湖,参与对太平军作战大小数十次,对清军积弊、营伍陋习以及太平军的作战特点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他认为清军之所以接连败退,并非由于太平军人众势强,也不是因为敌我智愚悬殊,而是在于清军“法之不肃,谋之不臧”。因此,他向朝廷提出了严法令,撤提镇,汰弁兵,明赏罚,戒浪战,察地势,严约束,宽胁从等八条主张。

  江忠源指出,清军营伍的最大弊病在于上下皆持玩心,见太平军则逃避他走,害怕太平军甚于清朝的法律。同时,官兵壅冗,层层牵制,虚糜粮饷。他主张要严肃军法,有功者、尽心尽力者破格赏之,临阵肿逃,故意避战者杀之,将提督、总兵大加裁遣,重用副将、参将等中下级军官;对绿营兵丁也要大加淘汰,去其巧猾怯懦之徒,多用胆气充足,朴实耐苦之人。

  江忠源讲究战法的思想是在他考察了太平军和清军双方作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太平军善于因地筑营,深壕厚墙,力能固守,虽清军并力攻坚,惟以扑营逐利为重,往往损伤精锐。太平军行军时善于声东击西,清军多迟缓尾行,根本无法阻扼太平写的前进。太平军进攻时善于分兵数路,正兵应敌,奇兵抄后或直捣中坚,而清军多以一路当之,有时虽分数路,但却各不相顾,所以常为太乎军所乘。江忠源认为,清军要想克敌制胜,必须改变原来的战法。当太平军扎营时,应该扼要以断其接济,严兵以堵其退路:当太平军行进时,应该预择精兵宿将,拦头迎击以遏其锋,沿途设伏以挠其势。

  江忠源从广西参战起,便主张围太平军于一地,然后聚而歼之。他历数几年来的重要战事,认为清军不讲地利,经常坐失良机。永安、长沙围三阙一,益阳临资口该守不守,岳州、城陵矾该争不争,使太平军多次处死地而复生,终成燎原之势。江忠源的这种围困歼敌的思想,对付初起的太平军,是比较实际可行的。

  至于与太平军争夺民心,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军政措施。由于清军不讲纪律,到处烧杀掳掠,百姓衔恨入骨,而太平军专杀地富,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江忠源认为这是太平军队伍越战越大的重要原因。他提出应对清军严加约束,“将出令而兵不敢哗,兵奉令而民不知扰”,建立起。有制之师”。另外,对新近参加太平军的人也应从宽处理,以便瓦解其军心,削弱其战斗力。

  江忠源的上述主张虽未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提供多少新鲜东西,但的确触及了当时清军的要害,得到了咸丰帝的嘉许,并为湘军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因而有人把他看成是湘军的创始人一。

TOP

回复 4# 开山炮

      赴江南大营

  1853年6月,江忠源率楚勇1700名赶赴江南大营。途中,行至湖北蕲州一带,清廷因太平军北伐, 皖北危急,命他火速转赴安徽风阳等地堵截。当他昼夜兼程行抵江西九江时,西征太平军已过湖口,占南康,将攻南昌省城,江西巡抚张芾写信向他求援。江忠源急驰4日,先太平军2日赶到南昌。

  南昌城守兵万余人,江忠源奉命总统城内外各军。他以所部楚勇为骨干,命绿营兵丁相配合,分垛守城,从城上发大炮拒阻攻城的太乎军。又多次亲自督军出城迎战。他深知太平军“穴地攻城法”的厉害,一到南昌便将城外民房尽行焚毁,企图使太平军穴地攻城失去掩护。太平军将德胜门外大火扑灭,并据以挖掘地道,旁穿斜出,直达城墙脚下。江忠源在城内隐隐约约听到挖掘地道的声音,急忙派士卒从城内循声对挖,破坏了太平军的数条地道。又在城墙内构筑月城,选精兵,备土袋,准备堵御缺口。7月9日,太平军轰塌城墙,江忠源令其弟江忠济督勇拚死堵截,太平军攻城受挫。28日,地道地雷又发,城墙倒塌数十丈,太平军随即发起冲锋。江忠源一面派兵迎堵,一面遣兵绕出城外,从背后夹击太平军,南昌城再次得以保全。此后,他又命部下从城内挖地道穿城而出,在城外环掘暗壕,引水灌注,太平军的地道尽被淹废。

  1853年8月初,太平军援军万余抵南昌,并分兵占领外围各州县。下旬,曾国藩从湖南派湘勇3600人,在罗泽南、郭嵩焘等率领下赶来支援。月底,江忠源对围城太平军发起反攻,为太平军击退,此后,南昌战事处于相持状态。

  当时太平军占据长江下游金陵(今南京)、扬州、镇江等城市,有一支庞大的水师在长江中自由来往,配合陆师作战。而清军只有陆师,从前的水师徒有虚名。郭嵩焘带湘勇到南昌后,发现太平军船只蔽江,将土们时而登陆,时而上船,行动十分方便,便向江忠源提出了组建水师的建议。江忠源听后大喜,说他“在营两年,未闻此盲”,当即请郭嵩焘代拟奏折,上言清廷。奏称:要想夺取江东重镇,必先争夺长江,要想争夺长江,必先击败太平军水师,要想击败太平军水师,必先制造战船以备攻守。奏报向朝廷建议让川、鄂、湘三省仿照广东拖罟制式合造战船百余只,海船可载兵50名,并让广东购买300斤、500斤洋炮千余尊,装备战船;同时调集闽、浙、粤水师营兵,兼雇广东水勇,组建一支长江水师,以与太平军水师相抗衡。清廷批准了这个建议,命令湖南、湖北等省切实筹办。江忠源派郭嵩焘等在赣江上游樟树镇试造木磷数十、载炮于上,准备入鄱阳湖攻击太平军水师,因太平军水师已经转移,没有立刻赶上用场。其后,曾国藩在湖南练湘军,于衡州督造战船,并进一步发挥江忠源的建议,募练水勇,组建湘军水师,发展成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一支凶恶武装。

  1853年9月下旬,太平军撤南昌围,准备沿长江西上,10月,汀忠源应署湖广总督张亮基的请求,选带兵勇2000余增防湖北田家镇,以阻遏西征太平军入鄂。江忠源率部经瑞昌、兴国(今阳新),北渡长江,前锋于14日抵达由家镇。15日,太平军以田家镇对岸要隘半壁山为依托,水陆并举猛攻田家镇。清军大败。江忠源也仓惶逃往广济,旋走武汉。

  此时,江忠源被清廷授以安徽巡抚的重任。短短二三年间,他由一个知县迅速升迁至封疆大吏,仕途顺利,可谓飞黄腾达。这一方面在于他肯为清廷卖命,用起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民起义烈火熊熊,清廷朝野乏人,江忠源以知兵能战,凶残成性超乎他人,受到朝廷的赏识,而正当江忠源官运亨通之时,灭顶之灾也就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身陷孤城绝地

  1853年11月中旬,江忠源怀著骄狂的心情从湖北动身前往安徽临时省城庐州(今合肥)。当时皖北形势危迫,太平军万余人在护国侯胡以晃率领下,连克桐城、舒城,直逼庐州。庐州是皖北重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守城清军不满300人,乡勇不过5000人。江忠源率兵勇27'00余人力疾前进,12月8日,途中接受安徽巡抚大印。10日,进入庐州。他按照防守南昌的办法布置庐州城守,扼亲信将官把守各城门,集文武于城上分段守御, 自己则率亲兵驻扎水西门。庐州城单墙矮,城内兵力、物资均不及南昌充足,江忠源急忙上奏请兵、要饷,固守待援。咸丰皇帝先后谕令河南、江苏等省兵勇万余赴援,又命湖广总督吴文镕将留守武昌的江忠源旧部全数遣往庐州。太平军于12月12日兵临庐州城下,立即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法,先败由安徽东关来援的总兵玉山部清军2000余人,歼其大半,继又击溃由六安来援的总兵音德布所部。其他各路援军闻风丧胆,裹足不前,作壁上观。江忠源历来主张围歼太平军,现在却反被太平军包围,身陷孤城绝地。

  太平军围攻庐州36天,先以城外居民点作掩护,挖掘地道,以水西门为进攻重点。江忠源督兵从城内对挖,破坏了太平军的9条地道,并先后两次堵住了太平军的轰城和冲锋。太平军便改用新法,在水西门月城旁掘上下双层地道,“形如曲突”,直达城下,完全出乎江忠源的意料之外。1854年1月14日夜,浓雾遮跟,上层地雷轰发,江忠源派兵抢堵,紧接著下层地雷又发,清军兵勇或死或降,乱作一团,各路太平军乘势攻入。至15日晨,守城清军全部被歼。江忠源见大势已去,举剑自刎未遂,便投入关桥旁古塘水而死。

     历史评介

  江忠源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是一位颇具特色的近代军事人物,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占居著重要地位。他以儒将领兵,对太平军作战“如报私仇”,是太平天国革命初起时的一个凶恶敌人。他讲究经世之学,对清朝军政形势保持著比较清醒的头脑。他善于领兵,也打过一些胜仗。正因为如此,清廷在他死后予以殊荣,追赠总督,予谥“忠烈”,褒扬三代。而湘系人物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则把他视为士大夫出而领兵的先驱和榜样,大力颂扬。但在太平军的迅猛攻势下,他先是人微言轻,后是独臂难支,不但没能阻止太平天国革命的迅速发展,反而在太平军进击下兵败身亡。

TOP

学习了 
尤其是他那首“痛恨为富不仁之徒,以为正是这些人把穷人逼上梁山。江忠源曾作诗一首,警告为富之人,切不可坏事做绝,逼民造反”的诗:

  “哀此贫氓力耕种,年丰仅足偿什一。

  今年不复望有年,坐令沟壑填白骨。

  但见富人百无忧,谁怜贫者为饥出?

  贫人一旦为饥驱,富人岂得安其室?”

TOP

回复 6# 乡音

     原来湘军不是一个早上诞生,而是有其历史渊源。顶帖!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回复 4# 开山炮

 

湖南乡勇首次出省作战

  

  

江忠源又以新宁团练可用,令其弟江忠淑募选500人赴桂,号称楚勇。这是湖南乡勇首次出省作战,成为湘军的先驱。楚勇初到广西,筑营于永安城外,衣履敝黯,形体短小,绿营官兵窃以为笑。太平军也以为新募之勇不足为战,急往攻扑。江忠源督勇坚壁不出,等到太平军逼近壕外丈余时,突然反击,枪炮先发,刀矛继接,使太平军多有伤亡。这种战法与当时绿营官兵贪生怕死,离太平军很远就乱放枪炮,等到太平军接近时便竞相弃械逃跑,形成鲜明对照。楚勇在广西战场上初试锋芒,打了一些胜仗,江忠源因功升任同知,也给后来曾国藩编练湘军以相当影响。

  1852年4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北攻省城桂林。江忠源再募新宁勇1000人自成一军,名“江家军”,驻扎桂林城东鸬鹚洲,曾配合总兵秦定三部进攻古牛山,挫败太平军对桂林的进攻。桂林围解后,江忠源以功升知府。

  1852年5月,江忠源率楚勇协同官兵尾追太平军至全州城外。太平军占全州,获得民船数百只,老幼妇女辎重载置船上,准备顺湘江水陆并进,北攻长沙。江忠源生长在湘南,对湘桂边境的地形颇为熟悉,为阻扼太平军北上,决计在蓑衣渡设伏。蓑衣渡位于全州城北10里,为湘江上游一险要渡口,两岸重峦迭嶂,树木参天,河床狭窄,江水湍急。江忠源在渡口北面3里的水溏湾江中密钉排桩,构筑木堰,堵塞河道,又以楚勇在河西岸埋伏,并飞函尾追太平军的总兵和春派兵在东岸阻击。6月5日,太平军夹江而来,船路被堵,江忠源率楚勇呼号而出。太平军仓促应战,以重兵掩护老幼妇女登上东岸,辎重船只一概弃去。楚勇与太平军在西岸激战两昼夜,双方都有不少伤亡,太平军夺舟东渡,江忠源以楚勇力单疲累,未敢涉河进追。宰和春之兵迟滞未到,太平军得以从东岸翻越山岭进入湖南。

  蓑衣渡一战,打乱了太平军沿湘江北进攻取长沙的计划。当时大雨连日,江水暴涨,太平军若顺流而北,长沙数日可达。时湖广总督程矞采驻军衡州,闻太平军北来,急忙赶回长沙,江忠忠源楚勇蓑衣渡一战,使清军争取到了时间,长沙得以设防固守。

  1852年8月中旬,江忠源率楚勇抵湘南桂阳,与太平军战于州城之下,获得小胜。接著又尾追太平军至郴州。9月1日,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兵2000余奔袭长沙,江忠源偕和春带兵勇1500人赴援。太平军先期占领长沙城南及小西门一带民房,与守城清兵激战。江忠源发现城东南郊蔡公坟一带地势较高,若被太平军占领,将居高临下环攻东南诸城门,长沙必危。他遂与和春并力夺占蔡公坟一带,迫使太平军局处城南一隅,兵力无法展开。

  1852年10月5日,江忠源为太平军伏兵击伤小腿,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将他迎入长沙城中,并询问守城方略。江忠源说,太平军聚集城南一处,官兵围其三面,西面又有湘水阻隔,是“自趋绝地”,但它拥有不少民船,可以渡江而西。他建议清兵抢渡湘江,赶在太平军之前扼守西岸土墙头、龙回潭等要地,以便对太平军“渐逼渐进"。张亮基表示赞许。但这时长沙城内外,巡抚,提督、总兵十数人,莫相统属,张亮基调度不灵。10月17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先占西岸,设兵把守水陆洲(今桔子洲),并架浮桥以通东西。11月30日,太平军撤长沙围西走宁乡,北上益阳、岳州,蔽江而下武汉。

追击太平军

  江忠源以守长沙之功升任道员。新任湖广总督徐广缙命他追击太平军,但他以当局不能用其谋,怅然不欲往,为张亮基奏留湖南。这年冬天,他到巴陵镇压了晏仲武起义。接著又到浏阳镇压了征义堂周国瑜等人的起事。

  1853年2月,太平军弃武昌东下,江忠源到湖北就任按察使,率所部楚勇400人随行,其余1000人由其弟江忠济等人管带,驻长沙,归在籍侍郎帮办团练大臣曾国藩调度。4月,江忠源又将留驻长沙楚勇千人调赴湖北。

  1853年5月,江忠源奉上谕自武昌赴江南大营帮办军务。临行时,他上奏朝廷,就当前军务表明了自己的见解。江忠源从广西到两湖,参与对太平军作战大小数十次,对清军积弊、营伍陋习以及太平军的作战特点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他认为清军之所以接连败退,并非由于太平军人众势强,也不是因为敌我智愚悬殊,而是在于清军“法之不肃,谋之不臧”。因此,他向朝廷提出了严法令,撤提镇,汰弁兵,明赏罚,戒浪战,察地势,严约束,宽胁从等八条主张。

  江忠源指出,清军营伍的最大弊病在于上下皆持玩心,见太平军则逃避他走,害怕太平军甚于清朝的法律。同时,官兵壅冗,层层牵制,虚糜粮饷。他主张要严肃军法,有功者、尽心尽力者破格赏之,临阵肿逃,故意避战者杀之,将提督、总兵大加裁遣,重用副将、参将等中下级军官;对绿营兵丁也要大加淘汰,去其巧猾怯懦之徒,多用胆气充足,朴实耐苦之人。

  江忠源讲究战法的思想是在他考察了太平军和清军双方作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太平军善于因地筑营,深壕厚墙,力能固守,虽清军并力攻坚,惟以扑营逐利为重,往往损伤精锐。太平军行军时善于声东击西,清军多迟缓尾行,根本无法阻扼太平写的前进。太平军进攻时善于分兵数路,正兵应敌,奇兵抄后或直捣中坚,而清军多以一路当之,有时虽分数路,但却各不相顾,所以常为太乎军所乘。江忠源认为,清军要想克敌制胜,必须改变原来的战法。当太平军扎营时,应该扼要以断其接济,严兵以堵其退路:当太平军行进时,应该预择精兵宿将,拦头迎击以遏其锋,沿途设伏以挠其势。

  江忠源从广西参战起,便主张围太平军于一地,然后聚而歼之。他历数几年来的重要战事,认为清军不讲地利,经常坐失良机。永安、长沙围三阙一,益阳临资口该守不守,岳州、城陵矾该争不争,使太平军多次处死地而复生,终成燎原之势。江忠源的这种围困歼敌的思想,对付初起的太平军,是比较实际可行的。

  至于与太平军争夺民心,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军政措施。由于清军不讲纪律,到处烧杀掳掠,百姓衔恨入骨,而太平军专杀地富,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江忠源认为这是太平军队伍越战越大的重要原因。他提出应对清军严加约束,“将出令而兵不敢哗,兵奉令而民不知扰”,建立起。有制之师”。另外,对新近参加太平军的人也应从宽处理,以便瓦解其军心,削弱其战斗力。

  江忠源的上述主张虽未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提供多少新鲜东西,但的确触及了当时清军的要害,得到了咸丰帝的嘉许,并为湘军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因而有人把他看成是湘军的创始人一。


我的QQ邮箱:76234570@qq.com
我的网易邮箱:lxhpqj@163.com

TOP

友情复 1# 开山炮

友情读帖谢过君。。。

谢支持!qq:1045480100 【知青公共频道 黄埔后裔】1.3亿人气 http://zgxyfc.56.com

TOP

 

 

  钱塘读帖,学习了。

TOP

友情复 1# 开山炮

湘军早期领袖江忠源事略

11.jpg

 

编者按:
    
  江忠源这个人很不简单,如果没有他,湘军的成军历史可能不会那么早,后来的发展也会艰难很多,在湘军的早期发展史上,江忠源与胡林翼、曾国藩三人并称“江胡曾”;
    
  江忠源这个人很不简单,在北京求学进取功名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他义薄云天享誉四海,三位同年先后客死京城,江忠源一一亲自安排护送三人的灵榇回到他们的故乡,“包送灵柩江岷樵(江忠源字岷樵),代写挽联曾涤生(曾国藩)”之美谈一时流芳京师与神州大地。
    
  江忠源这个人很不简单,在短短四五年时间里,完成了他从正处级干部到正部级干部(晚清时期的知县、知府与巡抚,相当于如今的县<处>长、市<厅>长、省<部>长)的飞跃式发展和跨越式升迁,他能完成这个非一般的目标和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所赖以凭借的正是他知兵娴熟所带来的非凡军功与勋业!
    
  江忠源这个人很不简单,在太平军进入湖南的湘桂边境蓑衣渡战役中,他率领湘军前身楚勇数千人成功阻击对方,并干掉了太平天国阵营里面最具政治谋略与政治格局的南王冯云山;在太平军攻击长沙战役中,他又率军死守长沙不放,并击毙太平天国的西王萧朝贵。江忠源真可谓太平天国与太平军最为可怕的敌人,最终他也死于太平军后来的凌厉攻势之下……
    
    
  正文——
    
    
  “勋劳节烈”江忠源
    
  
  江忠源,字常孺,号岷樵,嘉庆十七年(1812)生,咸丰三年(1853)卒,新宁县杨溪村人,真父名江上景,以教书为业,生四子,依次为忠源、忠浚、忠济、忠淑。
    
  1893年修成的《新宁县志·人物传》载,“江忠源长身鹤立,手垂至膝,与人不立崖岸而行以义断,见定守坚,无游移两可,自少受庭训,好读经世书,不屑屑章句,为文善持议论,务以理胜,无所依傍,自成一家言”。这段叙述基本上写出了江忠源的秉性。道光十七年(1837),江忠源到京城应试,经友人郭篙焘引荐拜访曾国藩,“语移时出”,曾国藩对在座者说,“此君瞻视非常,他日当以勋劳节烈闻于天下”。是年中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江忠源在家乡组织乡勇会同清兵镇压雷再浩起义,保升知县,赴浙江补用。太平军起义后,清廷派赛尚阿前往广西围剿,江奉调募乡兵,时称楚勇,出省作战,为副都统乌兰泰所倚重,以知州升用。“江忠源善抚士卒,与同甘共蓼,其用兵也尤若有神,每临阵横槊马上,察山川形势,举鞭示部,将于某所诱敌,某所设伏,往往以偏师出奇制胜”(《新宁县志·人物传》)。
  
  江忠源四兄弟及其同族的江忠义、江忠信、江忠珀所率楚勇时称江家军,以“能征善战”著称,尤以江忠义所治精捷营最为有名。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破全州,沿湘江水陆并进,江忠源预先在蓑衣渡设伏,伐木塞河以截击,致使南王冯云山殉难。后太平军弃舟登陆,江尾随追击,在长沙城外一次会战中受伤坠马遇救。此后,江先后镇压晏仲武、周国虞以及通城、崇阳、嘉鱼、蒲圻等地农民起义,fei被湖广总督张亮基授湖北按察使,清庭令其帮办江南军务。咸丰三年四月,江忠源率1300人助江西巡抚张芾守城。九月,太平军向驻守田家镇的清军发起进攻,江奉命赴援,兵败突围,上疏自劾,降四级留任。不久,升安徽巡抚。由胡以晃、曾天养率领的一支太平军十月攻占桐城、舒城,围攻泸州。泸州为安徽临时省治,江领兵疾趋固守,清援军四集,太平军先将城外援兵一一击退,后专力攻城。十二月十七日(1853),太平军挖地道攻水西门,城墙坍塌,太平军沿城墙攻进,与江所率兵勇激战于北门,肉搏一个晚上,“天将曙,大雾失明,左右血刃拥忠源行,手剑自刎不殊,或强负之疾驰,忠源啮其臂,坠地,拥至水关桥古塘,奋自投水死”(《新宁县志·江忠源传》),印证了曾国藩“他日当以勋劳节烈闻于天下”之语,为清王朝献出了他的生命。
    
  庐州被围,刘长佑、江忠浚获悉江忠源告急书即率300名旧部与在新宁新募的2000兵勇驰援,然无力解围,闻江忠源“奋自投水死”, “谋以死士入城觅其尸”, “楚勇周昌发请行,以三年十二月十九行(即江忠源投水后第二天)” , “初,昌发着所获贼勇号衣牌入城,为逻者所执,遇黄衣酋,故其中表也,及释。使居营屋中,勿许出。久之,与一贼狎,时时引出坐一老人所,闲语及忠烈。老人曰:‘江公死,某桥下就掩泥中’。昌发故不信,老人引至桥,指示忠烈尸所。夜分,潜蹑桥下,掘得之,负尸瘗城间。越夕,缒一人下城,一人伛而悬尸偕没壕中,曳尸蛇行,过贼卡,无觉者。到城东本营,漏四下。公(刘长佑)与忠浚敛而拊之,距卒时二十有二日矣,面如生。将士掩泣,多失声”。这是清光绪年间邓辅纶、王政慈所著《刘武慎公(刘长佑)年谱》所记载的,详述了觅获江忠源尸首的过程,也说明了刘长佑与江忠源情谊之深。后刘长佑率数百楚勇费尽周折将江忠源尸首运抵其老家新宁,归葬崀山境内石田村(即今之骆驼峰景区内)。后朝廷追赠江忠源为总督,谥忠烈。其所著诗文联语奏疏大多散佚,友人冯卓怀郭嵩焘集遗稿刊行曰《江忠烈公遗集》。

谢支持!qq:1045480100 【知青公共频道 黄埔后裔】1.3亿人气 http://zgxyfc.56.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