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之五——中国大粮仓之现代“北大荒”
去黑瞎子岛走抚远的一路上,我们才发现我们走在了曾经的“北大荒”的土地上。因为黑瞎子岛上实际没有什么景点,旅行社为我们特意安排了参观现代北大荒和三江口景区(松花江、黑龙江、混同江的汇合处)的行程。对于我们这些曾在南方上过山下过乡的人来说,同辈人的北大荒经历与故事我们间接地听到和看到过很多,今天真正来到这片土地上参观,心情很不一般。
从哈尔滨到抚远的火车还没有通,火车的终点只到前进镇(也就是前进农场所在地),而我们提前在建三江站下的车,参观的是现在北大荒集团下属的建三江管理局的七星农场。这里的地名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前进镇、创业农场、红卫农场、换新天站……而建三江管理局正是王震当年带领10万官兵建设三江平原的简称。据说,由于北大荒的军垦性质,在战备年代是以沈阳军区所属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又因北大荒多地处敏感的边境地区,启用的各师团地址信箱则以“建设钢铁边防”各取一字作为代称。来到这片辽阔的黑土地上,我们才理清了北大荒的真正含义,了解了当年那些发生在北大荒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北大荒,原来在我们的理解中以为是黑龙江特定的一片地区,其实它泛指的是东北原始的荒原,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另两个在乌克兰平原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北大荒历经民族迁徙的发展和部落战争的动乱,到清朝时,清政府为巩固其祖宗的“龙兴之地”,明令废止招垦,经历了长达200年的“封禁”,使这里成为边境防务孱弱,列强任意瓜分,大片黑土地荒芜之处。现今的北大荒范围逐渐缩小,一般是指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牡丹江平原和三江平原一带的荒原,其中犹以三江平原最具代表性。解放后,历经几代人的垦荒开拓,北大荒的概念已成为黑龙江垦区的专有特称。
建三江管理局的同志告诉我们,北大荒的开发是一部悲壮的军垦发展史,早在1947年,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下,第一批荣复军人就来到这些黑土地上,创建第一批国营机械化农场,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50年代中后期,王震将军率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掀起了北大荒第一次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在这些转业官兵中,既有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也有身经百战的师、团指挥员,其因上甘岭战役而闻名的十五军,就有1200余人转业至这片黑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文革爆发之前,投入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和大批地方干部,他们组成一批又一批垦荒大军,为开发建设北大荒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当然,在那个政治运动频发的年代,北大荒也充当了安置地的角色,国民党被俘官兵、右派、劳教犯等也被发配到这里,包括诗人艾青,戏剧家吴祖光,作家丁玲和画家聂绀弩、丁聪等,到文革中期,更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和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的超过50万的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这里度过了他们艰苦而激情的岁月。
六十年来,浩浩荡荡的垦荒大军用双手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到1998年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建北大荒集团时,黑龙江垦区已拥有耕地3700万亩,农场百余个,从开垦初期年产粮480万斤到2005年年产粮突破200亿斤,黑龙江垦区用占全省五分之一的土地,生产出了占全省三分之一的粮食,其中商品量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占省际间可调配粮食的四分之一,可以满足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和解放军三军官兵一年的粮食需求。60年来,垦区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社会事业发展,在当年的亘古荒原上建起了140多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农垦小城镇,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和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我们来到的建三江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农垦城,而站在七星农场的百万亩粮田前我们更了解到,这里也出了一个被称为寒地水稻种植之父的徐一戎,他利用三江平原低洼易涝田多的特点,以“旱改水”,“以稻治涝”,掀起了一场种植业革命。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反复试验,精心培育,终于筛选出适宜北大荒的耐冷水稻品种,针对北大荒冻土层深,冬季漫长,气温低的不利气候条件,他们开展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系统研究,绘制出寒地直播水稻亩产千斤栽培模式图,不仅使优质水稻在北大荒普及种植,更使其亩产由最初的159.7公斤,增长到2009年的564公斤。在我们面前已扬花抽穗的望不到尽头的稻田中,农场职工精心地种出了“中华大粮仓”的图案,这又是一个丰收在望的夏季。
我们参观了农场的机械化展示区、育种场、大棚区,体验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气概。虽然现在还不是播种和收获的季节,我们拍摄不到那种机械化大农业的场景,但一台台先进的农业机械,一套套科学的种植程序,包括田间的自动控温水池和职工家庭农场的全套机械化设备,使我们相信,这里是中国现代化农业的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