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部自驾游
---异国他乡见闻录(二十)
我们住在犹他州,离美国西部沿海的大都市---洛杉矶只有6小时的车程,所以决定开车自驾游。
事先,格琳达夫人与女儿制订旅游计划,内容包括行程安排和经费开支。为了节省费用,格琳达夫人特意征求我的意见:是否介意男女4人一间拼房?原来,还有一个19岁的德国女孩---塞雯,将参与我们的自驾游。女儿也说,美国人喜欢旅游,经常是这样安排的,所以酒店的床铺也宽大一些。我笑着回答说:“入乡随俗,那就来一个中国、美国、德国的‘老中青三结合’吧!”
过了2天,格琳达夫人开车到拉斯维加斯机场把塞雯接来了。哟,是一名碧眼金发、身材窈窕的西欧美女。去年,她到美国学习,就住在格琳达夫人家里,与我女儿和小外孙都认识,能与格琳达夫人用德语、英语进行交流沟通。我还特意请她拿出德国护照让我们看看,也就知道她是90后了。
临行前,格琳达夫人取出一个带拉链的大布袋,将冰箱内的食物、水果和饮料放进去。原来,这是一个有隔温层的大冰袋,冰箱里存放的矿泉水冰块就用来临时降温制冷,美国人自驾游必不可少,我们中国的有车一族也可以效仿,特别是夏天外出旅游最实用。格琳达夫人还带领女儿和塞雯,虔诚地进行祈祷,愿上帝保佑我们一路平安。以后,每天早上出车前,都要履行这个程序,有点象我们当年的“早请示、晚汇报”。女儿说,这是格琳达夫人她们信奉基督摩门教的规矩。
据说,四、五十年前,美国的高速公路就开通了,现在的路况还很好,而且没有收费站。一路上,她们三人用英语谈笑风生,我则观赏、拍摄路旁的景物。然而,进入加利福尼亚州境内,出现了一个大关卡。女儿说,这不是收费站,而是检查站。原来,美国各州有权立法,加利福尼亚州盛产水果,在此设卡检查,只许出口、不许进口。看来,美国也存在贸易地方保护主义。
到达洛杉矶酒店后,我们按照旅游计划执行:格琳达夫人与塞雯睡一个床,我与女儿睡一个床,卫生间轮流使用,倒也相安无事。因为是自驾游,所以也不会影响早上出行,房费则节省了一半。而且,酒店还有免费的自助早餐供应,品种比较多,营养价值也比较高。我后来到美国东部参加团队旅游,却要自己另外买单了。
在洛杉矶参观了好莱坞等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后(另外拟帖),我们准备北上旧金山。格琳达夫人征求我的意见:一是直接北上,路途平坦,路程较短;二是沿海北上,道路崎岖,沿途风光绮丽,但路程较长。当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于是,我们沿着美国的西海岸前行。左边是碧波万顷、惊涛拍岸的太平洋,右边是群峰耸立、绵延不断的落基山脉。我们清晰地看到,阵阵海风将清凉湿润的水蒸气,吹向岸边,送上山坡。正是落基山脉的自然阻隔,使其东西两侧形成了反差很大的地理环境。我们所在的犹他州就是气候干旱、土地贫瘠了。
在一处海滩上,我们看到几十头体型肥硕、行动迟缓的海象,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大的重达四、五吨。可是,这些笨家伙到了海里,就变成了行动敏捷、身手不凡的运动健将了,这也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公路旁的树丛里,许多松鼠钻进钻出,抢吃游客丢下来的食物,还有海鸥在沙滩上,一点也不惧怕人类。
前行到另一处海滩,远远地看到一些人在搏击海浪,进行冲浪运动。公路旁停放着一些小车,刚到的美国人做着下海的准备工作。格琳达夫人见我饶有兴趣,便与一位皮肤晒成了古铜色的美国女士说了几句,一看就知道是一名海上运动爱好者。她也十分乐意地拿着自己的滑板,与我这个东方游客合影。
我们的小车沿着绵延弯曲的公路(窄的地段只有来回2个车道),前行了8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旧金山。这里的华人比较多,主要是广东、福建人,有的已经是几代人了。他们多以经商、行医为生,居住在老城区的“中国城”,道路狭窄拥挤,与中国广州老城区的情况差不多。
我们在这里参观游玩了2天(另外拟帖),便返回犹他州。小车越过落基山脉后,在广阔无垠的荒漠上驰骋,旁边就有一条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当年,数万名华工在这里当牛做马、流血流汗地卖苦力,有些人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时至今日,这条横贯美国东西的大动脉显得十分萧条,没有客车、只有几趟货车在运行,全然没有中国铁路繁忙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