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木地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元老
高友村离程阳桥20多公里,是一导游推荐我们去的。并不蛮好看。幸运的是我们在这里碰上了起屋。
在靖县乡下,自己也参加过起屋,过程和这里差不多。但那时没有谁把这过程拍下来。这回能拍到,也算是一个弥补吧。
2.一般来说,地上的人比屋架上的人更多。
3.最外一排屋柱还悬着,以后应该会砌石柱上来的。
4.一只手使劲,硬功夫呢。
这算“快活工”了。5
6
旁边已经有一栋屋起好了。7
8
“起”屋了!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立得不蛮正,用肩膀扛过来一尺。
18.已经漆得血红、准备上梁了。可惜天色已晚,我们等不及了。
19.见过五层高的木屋吗?
谢谢晏生兄告知。谢先生我不认识,可能是他找错了人。
TOP
游客晏生 当前离线
头衔: 版主
晓泛 当前离线
制造快乐的人!
头衔: 知青元老(制造快乐的人!)
艾木地老师拍的五层木房子真没见过,倒是见过也修造得蛮气派漂亮的四层木楼。 雨晴 发表于 2011-11-24 07:15
去通道皇都我们就住在这木屋里,蛮舒服!
建木房子好象不要挖地脚?好省事!
tsy8012 当前离线
你们那个跑马楼的房间布局,当时设计上应该是一个特点!能有照片发上来么?
兵油子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VIP
我们知青屋的建设全过程我是都参加了的,烧瓦、砍伐,抬木…直至起屋,而且跑马楼的房间布局也是按知青意思办的。房子由田地村(小底村?)的王木匠修建,每次他来,林敏都搞点好吃的给他,希望他能把房子给我们建好点,最后建好的房子确实有气派,可惜艾木地始终没有去住过。
雨晴 当前离线
守望者
头衔: 知青元老(守望者)
艾木地老师拍的五层木房子真没见过,倒是见过也修造得蛮气派漂亮的四层木楼。
看了艾木地老师起屋的图文,想起自己也有几张与起屋有关的PP,贴上来。
这是梁木,靖县是用大公鸡的血淋这根梁木,通道好像蛮多地方都是用红色素染梁木。
通道梁木上要包这些东西;五色丝线,稻谷,毛笔,铜钱,万年历,侗布。请注意看那个酒瓶盖那个地方,还有一根不大的剥皮的木棍,也是要包到梁木上的,我问了旁边的掌墨师傅,师傅告诉我;现在找不到大椿树做梁木了,就用一根小点的椿树代替,也是图个吉利吧。这些上梁物品我不敢翻动,怕屋主有什么禁忌,所以没有拍清楚。
朱纪飞 当前离线
山寨老农
头衔: 知青元老(山寨老农)
朋友们仔细看看,在众多支撑的木杆中,有一根软软的绳索,它不起支撑作用,它是干什么的呢?
算了,我也不想难为不懂行的朋友们。它叫“回纤”,它的作用是在木排拉正后,防止撑过了往回拉的定位绳。由有经验的长者掌握位置,他说“得噶”,大家就都一起停止撑木棍。木匠们麻溜地爬上去安装梁木。
就像这样。然后就用木锤敲。
就是这样。
这样的劳动我可是没少参加。这根梁木在堂屋正上方,叫上梁木。在农村,上梁木到位意味着新房子建造成功。就是这根梁木的砍伐,都要有专门的仪式。(方位、木质,粗细、动斧子的人、时辰等等)
“上梁”是一件喜庆的仪式。全团的老人孩子都来看热闹,上梁的人在房梁上扔糖、糕点、花生等食品。还在食品中掺一些零钱。下面的大人小孩都来抢。当然还少不了放鞭炮,淋鸡血。想当年,我往往是荣幸地充当那上梁的人。一是因为我胆大敢爬高,最重要的是我属于“全乎人”,就是父母双全,有福之人。很光荣,晚宴上还要被请坐上席。
谢谢艾老师的报道。
狄德罗二世 (狄德罗二世)当前离线
昵称: 狄德罗二世头衔: 知青元老
这些能工巧匠了得,不用起重设备,一二十人,一声喊屋就起了;这其实比钢筋水泥要环保得多,维护得好可住百年,不用烧砖,少用水泥,必要时还可迁移.
小午子 当前离线
信马游缰 当前离线
回复 1# 艾木地
在靖县看到过起屋,好像没这么多人拉和撑。靖县的木屋一般是两层,没看到4、5层高的,但靖县起屋的柱子可粗多了。
pengje 当前离线
随便
头衔: 版主(随便)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