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知青情结

 

 

知识青年的返城风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是相交织的,伴随着十年“文革”的破产,大部分知识青年重新回到了城市。一场浩大、劳而无功的社会迁徙运动终于停止了。

在经济上,它一方面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每个曾产生过知青的家庭都曾背上沉重的包袱,而国家则为每个知青付出路费、一年的伙食费、工具炊具费和建房费等许多无法收回的投资,这笔数字据说超过100亿。另一方面,它的确缓解了那一时期的就业压力,至少将这一大批人的生计问题由全民所有制的财政支出中转到了集体所有制的名下,使已陷入窘境的经济机器还能够维持。同时,这批人在建设农村中毕竟以血汗创造了财富,尤其那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各种机械的使用,技术的更新,科技的开发,均得益于上山下乡运动。

在政治上,它一方面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旗帜下,使相当一些知青受到各种政治运动的损害,另外不少人则在放任中虚度年华以致染上恶习,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它以独特的逆境方式使这批人经受了实践的磨砺,加快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在文化上,它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一种反动。它以片面强调实践知识的形式,否定了书本知识和抽象知识的意义。在摧残文化的前提下使这批人深受“读书无用论”之害,成为“被耽误的一代”。另一方面,它又促进了城乡之间大规模的、广泛的文化交流,为广大农村举办了一次长时间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展览会,提高了农村的文化水平,并刺激了农村青年们对现代文化和都市生活的向往。在某种意义上,它为而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做了一定的精神准备。

通过上山下乡的实践,他们的政治观念彻底改变。许多知识青年目睹了阶级斗争、实质是其扩大化的种种表现,非但没有得出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必然性的结论,反而感觉到其中具有大量的执行政策者的主观因素,往往成为整人的工具。于是,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之后,头脑中原来绷得很紧的阶级斗争的弦松懈了,看问题的出发点也比较实际了,不再把任何事情都先上到阶级斗争的纲上去看了。通过“林彪事件”,更多地是从自身的社会落差和实践中,这代人体味到指导社会运转的思想体系的问题,而成为中国社会最早觉醒,并向四人帮发出呐喊的社会群体。由于这代人与改革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实际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最积极的社会力量之一。

他们的觉醒还表现在他们从当年的个人迷信,从虚幻的集体主义中找回了自我。自我意识的回归是这代人进行历史思索的结果,也是他们极为痛苦的自我否定的结果。“为天地立心,为斯人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添太平”,固然体现了一种人生意义,但并非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也不可排除另一种人生意义,生活并不是教条。即在与社会利益发展的同一方向上,最大限度去追求个人能力的发挥,去追求人生的丰富多彩和种种乐趣。同时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自己到底是谁!你只是你自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众多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

这代人在上山下乡的变异状态中,认识了真理,认识了社会,认识了人民。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人民”、“群众”这个概念的本质,从而逐渐植根于黑色的土地中。人民不尚空谈,人民真正需要的是生活的改善,社会的改革,需要的是脚踏实地。

这代人在上山下乡过程中经受了许许多多过去未曾体验的艰苦,从生活上和劳动上受到磨砺。他们不仅成为自食其力的合格劳动者,而且培养了坚强的意志。

这样看,这代人失去的主要是和物质有关的,获得的几乎全部体现在精神上。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似乎有点滑稽。

上山下乡作为一场政治运动是必须要否定的,可以说它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它的性质是反动的,是在全球人类向国际化、工业化、都市化迅速发展中的一场反历史进化方向的社会大迁徙。它的目的是错误的,是在阶级斗争理论下的反修防修,是以城乡人口对流来消灭城乡差别,是以农民教育知识分子以培养接班人,是以行政手段的迁徙而不是以发展经济来消灭失业,这些目的性没有一条值得肯定。它的客观效果是灾难性的,使国家承受了一定的损失,更使广大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人为造成了不必要的骨肉分离,耗损掉整整一代城市青年的青春。如果说它还有历史意义的话也是可怜的,如我们在社会发展史中所看到的,人类的文明发展和社会的传承进步,是必然要走一些弯路的。上山下乡这段弯路的最大社会功效,就是这代人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活化石,这种化石效应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仅仅在于它宣示在当代社会的条件下“此路不通”,从而杜绝了人类社会实验中的这条“理想之路”,足以警示后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TOP

 

TOP

 

        哓阳君有段时间末见你网现了,可好?从你网名上的图象看起了些变化,原为黄袍加身者,现见是一平头百姓,还夹位网友,有解释吗?文章真好,系统的说明了知青运动的根结;赞一个了!你人在长沙吗?能否聚聚以便请教?

TOP

       晓阳好文。陪伴皇上,诚惶诚恐了。回狄兄,晓阳兄在柳州。
阿弥佗佛·,善哉!善哉!

TOP

         一个“伟大”的战略部署害得多少青年失学离乡,应该是ZG当政后“创举”之一吧。当然,也有认为这场运动没错的,那些人不能代表知青群体。
开心上网,平心做人。

TOP

回复 4# 狄德罗二世

 

        告德罗兄,晓阳乃在下同学,来日有机会相邀共述。

开心上网,平心做人。

TOP

谢谢晓阳讲述知青情结的来由!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啦!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TOP

 

     斜阳友谢告知,晓阳友如来长沙请通知我,我们聚聚说话好吗?

TOP

看来狄德罗二喜欢广交朋友!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TOP

       斜阳友谢告知,晓阳友如来长沙请通知我,我们聚聚说话好吗? 狄德罗二世 发表于 2011-5-17 09:40

 

      只要得知消息,一定通知你,一醉方休。

开心上网,平心做人。

TOP

 

    谢谢,我们接待他,我来请客好吗?

TOP

回复 12# 狄德罗二世

 

         报告德罗兄:刘皇上咯向子微服出巡,忙不赢,哪天微服到了长沙,俺一眼就认得出来的,届时第一时间告知想见皇上的列位。

开心上网,平心做人。

TOP

 

      好的、好的,到时见!谢谢斜阳友!

TOP

 

 

     皇上学问大,掌握的史料也比较多。皇上的文章我也蛮喜欢看。

    皇上的真容也不是一般草民所随便能够见到的。

    如果谁都可以轻易见到,那还叫皇上吗?

TOP

皇上的思维非同一般!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TOP

[attach]64143[/attach]看看皇上!
比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

TOP

年轻的共和国几乎同龄的知青们经历了共和国成长时所有的甜酸苦辣;承受了一个伟大民族崛起时所有的狂热与反思;他们不是时代的宠儿,他们一直在失误与阵痛中艰难地跋涉奋斗,但只有少数的幸运儿获得了成功。
  绝大多数的知青早已返回了生育他们的都市,把经历过“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洗礼后的人生最成熟的岁月奉献给了他们自小就熟悉的都市。但是,不论这些知青在哪块土地上落脚谋生,失意还是得意;无论时代的悲喜剧如何反复地涂改了他们人生最初最美的幻梦;他们的“灵魂”始终在“广阔天地”的青春岁月中流浪——“知青情结”已定格为一种特殊的历史符号,使得我们不知不觉地时常在梦中频频回望……

TOP

    刘皇上此文在凤凰网有读过。基本上是赞同的,但也有个别观点不太一致,如 “由于这代人与改革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实际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最积极的社会力量之一。”知青对改革开放起初是积极响应的,但三十年来大多数知青都沦为边缘的底层的一群,没有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剩下的也只有文化的了。

    说到知青情结,其实有情结的多了去了,同学、战友、同事...只要有感情,每个人对自己的一段历史都会打下一个感情的结。当然,作为知青,一定会把知青情结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这是当过知青的人一生中最珍贵最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从另一个角度看,知青情结实际上是人对于青春的一种自怜、自恋的情感。这倒不一定是苦难所致。如果只有苦难,没有挣扎、觉醒、提升和快乐,也就不会有这么重的情结,人们将努力忘掉可怕的青春。

TOP

      从另一个角度看,知青情结实际上是人对于青春的一种自怜、自恋的情感。这倒不一定是苦难所致。如果只有苦难,没有挣扎、觉醒、提升和快乐,也就不会有这么重的情结,人们将努力忘掉可怕的青春。

      大队部说得中肯, 皇上的文章给人受益匪浅,简单地说出知青的人生的内涵,就是一代清纯的学生迷失于生存的艰辛中。我们的后代将会很难懂得知青情节为何物?也许会认为只是一种符号而已。

快乐开心每一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