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几则忽悠知青的报道
乐 乎
最近看到几则忽悠知青的报道,现曝光如下:
第一则(2011年4月8日广州日报)
三水南山镇邀知青五一游南山
本报三水讯:(记者杨波,通讯员李楠) 记者获悉,三水南山镇{原迳口经济开发区}首届五月知青嘉年华将于5月1日在南山镇南丹山举行,活动内容包括:相聚“知青之家”、“五色土市民农园”开园、知青历史文化展、“那个年代的那些故事”知青回忆录有奖征文、知青红歌大赛、知青重温劳动技能、救助贫困知青“红袖标”义卖等。
“红袖标”义卖由各城市义工穿着南丹山文化衫卖“红袖标”,所得捐赠全面救助广东贫困知青,并根据捐赠收入情况,在广东全省寻找贫困知青举行资助。
第二则(2011年4月14日广州日报)
三水南丹山体验“知青生活”
南丹山山高500米以上,整个山谷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不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这里是省内著名的知青点。1966年至1977年,共有2700多名来自佛山、广州、汕头等地的知青到迳口插队。近日,南山镇荣获了“中国绿色名镇”称号,即便下雨,也可来此参加体验当年知青劳动的项目,品尝知青健康养生餐,参观知青文化展览,重忆那段岁月,忆苦思甜。
知青会馆有500余张当年知青们的工作与生活的老照片,知青用过的劳动工具:镰刀、铁锹、木犁、石磨、龙骨水车、木制鼓风机等;还有《毛泽东选集》、《工地战报》等书籍、报刊,甚至还有801多枚徽章。步入馆内,一段激情的岁月的印记值得你细细品味。
(交通,美食的介绍略)
第三则(2011年4月22日佛山日报)
“五一”欢迎来南山当知青
该镇计划在劳动节期间举办知青文艺节追忆火红年代
本报讯 记者许伟明报道:看样板戏,赏老式电影,扭秧歌,敲腰鼓。记者昨天获悉这些当年知青的文艺活动,“五一”将在三水南山镇上演。
南山镇原是广东著名的知青点,在1966年到1977年,共有2700多名来自佛山、广州、汕头等地的知青到迳口插队消灭血吸虫,将草塘改成良田。记今年,南山镇决定利用“五一”假期,在南丹山举办“知青文艺节”,邀请当年的南山知青和没有来过南山的知青来看南山。
活动项目包括知青历史文化展,展出当年知青用过的物品、老照片,报刊书籍与宣传物、徽章等。还有“那个年代的那些故事”知青回忆录有奖征文,邀请知青写回忆录;“豆蔻花之恋”知青晒初恋故事;知青革命歌曲大赛等。
知青文艺节举办点还有秧歌、腰鼓、样板戏汇演,这些活动是当年中国知青最盛行的文艺项目。目前,南丹山正委托节目组策划情景剧《知青离别情》、歌舞《知青消灭血吸虫》等反映知青当年生活、劳作的节目,以及样板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期间,南山镇知青会馆也会对知青与游客开放。会馆古朴简洁,内有500余张当年知青工作与生活的老照片,知青用过的劳动工具:镰刀、铁锹、木犁、石磨、龙骨水车、木制鼓风机等,还有《毛泽东选集》、《工地战报》等书籍报刊,80多枚徽章。
我受其误导,“五一”驱车上百公里去观赏所谓的“知青文艺节”,谁知以上的报道全是挂羊头卖狗肉,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想吸引知青到一个新开张的度假村去消费。不说别的,门票60元一张,如果去了2000知青的话,光门票收入就是12万元。如果真有报道所写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就罢了,多少有些收获,问题是连度假村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也不知有这些活动,我拿出报纸,这些人更是一头雾水,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只知道有个什么“高空王子”和“高空王后”组成的“绝代双骄”在“五一”期间表演走钢丝。
整个南山镇包括南丹山地区,没有一条与知青文艺节有关的指引和标语,一点气氛也没有;到知青会馆去看展览,铁将军把门,吃了闭门羹;询问当地居民,没有一个人知道有“知青文艺节”这码事。这就怪了,我的牛脾气发作,来到镇政府了解情况,机关放假没人。我让门卫将宣传部门负责人的电话告诉我。接通后我询问关于知青文艺节的相关事宜,那位负责人说,知青艺术节完全是企业行为,从策划、宣传、组织到实施都没有到镇政府备案,所以他们也不了解具体情况。
原来如此,这家度假村真正神通广大,买通记者和报纸为其摇旗呐喊,炮制假新闻假信息,达到引导知青“五一”期间来消费的目的,虽然没有遭受什么损失,但内心总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很不爽。所幸的是,当我们再一次经过知青会馆时,保安正开门上去拿东西,经过交涉,同意我们进去参观一会,多少有点收获,总算不至空手而归。
下面是知青会馆的一些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