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郴州已有两千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么说并没有什么大错,只是不够精确。因为“郴州”作为行政区域地名的出现,应在公元742年,当时的全称叫“郴州桂阳郡”。在此之前的近千年,“郴州”这一名称还没有呢。
当然,“郴”字的出现则要早得多。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金文和大篆找不到“郴”字,依此推算,该字应不出秦始皇时期。有关史料表明,郴州古属楚地,然楚国的中心在长江北岸(今湖北省),郴地属楚尾,因无人管辖而称之为“蛮”地。包括湘南和湘西南在内的五岭一带,各种史料都称之为南蛮之地,也不外乎此地散居着百越之民,偏远荒僻,山深林密,没有设置行政单位进行管辖。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置“郴县”,隶属长沙郡,“郴”字才作为地名和行政名始为世人知晓。
“郴”字的诞生,我以为,首先是秦始皇的功劳。楚国边界只到五岭,秦统一天下才越过了五岭,往南延伸到了南海。由于费了很大力气,为防止得而复失,遂设置了“郴县”,并留下五十万戍卒在郴,一为修筑“郴粤驰道”,即郴地通往广东的国道;二为戍守岭南三郡(这就是比郴县晚的桂林、南海、象郡,到这时,秦已由初时的36郡扩为48郡了),其势力范围已到了今天的越南北部。
之所以取名为“郴”,自然也得之于汉字的造字法。该说明的是,该字不是“会意”法,而是利用“形声”法所造出。形声造字法方便简洁,中国汉字大多数由此而来。比如这“郴”字,《说文解字》云:“从邑林声。”“邑”是形旁,表意,古时小城叫邑,大城叫县,再大一点就叫都了。“林”是声旁,代表该字的读音,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郴”字与“林”字音近而非相同,两字自然有了差异。不过,“郴”字的“林”声还不仅仅表音,还有表意的功能。所谓“林中之城”,就是放弃了表音部分,而纯粹用“会意”造字法来解说“郴”字了。
想想“郴”字初造出来用作县名,当年也不知是谁的创意,估计应是秦始皇手下一大学者,且可能还是我们南方人所为。他也许从未来过郴地,却颇晓郴地的基本状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舟楫不至,荒僻难觅。于是乎,这位“郴”字的创始人极为精准地造出世人不知、难认的“郴”字,才有了流传至今的郴州文化第一笔。按学术规范,地名的读音,应以当地人的发音为准,至少不能读出连当地人都听不习惯的另一种音来。比如,郴州附近一地名叫“栖凤渡”,老郴县人都将“栖”字读成“西”音,我们还得遵从民俗,不然,你将其读成“七”音,就让当地百姓都弄不清了。好在郴字在各种词典字典里都只读一种音:chen。
这里再说说郴地最初的情况。我的浅见,“郴”字诞生之时,郴地生民不过几万人,这大体是秦以前总人口之估计。当时,郴境居民有百越民、南蛮民、瑶民、楚人、汉人等,言语不通,生产活动主要是采集和渔猎,总人口约4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约2人。秦始皇时期,派了五十万戍卒来郴地,由于秦朝统治十分短暂,全国各地很快便是硝烟四起,这五十万戍卒也就随之四散了。极少部分秦王朝戍卒无法返回家园,在郴地随便找一处山脚安顿下来,成为第一批移民郴地的文明人,也将郴地带入了文明社会。在清康熙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敕令以前,郴地总人口一直在几十万之间,最低时在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郴地男丁人口甚至跌至2.41万人。由此说来,郴地在近两千年的时期内,是足可以用“地广林密人稀”来概括了。
弄清“郴”字的渊源不难,而要让“郴”独特存在于当今世界、发展出当代颇具魅力的新郴文化却十分不易。这“林中之邑”寓意颇深,在此基础上构筑的郴州文化,都与此有关。比如郴州的山文化、水文化、仙文化、景文化、福文化等,几千年来的郴州俗文化,都与这“郴”字或“林”字有关。
作者:何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