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种视角] 嫉妒的资格(外两篇)

嫉妒的资格



     嫉妒是生活当中最普遍的现象,可是,没有人知道嫉妒是需要有一种资格的。

    在通常情况下,嫉妒来源于相互熟悉的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或者有共同目标的人,在这样一些人当中嫉妒会经常发生。同一个单位的人,乙会嫉妒甲的才干、才华、才智和取得的成绩。在一个团体中也同样会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甚至这样的嫉妒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以至会伴随终生。更有甚者,我们常会看到极端的嫉妒会演变成一种仇恨,产生某种杀伤力。说来,嫉妒所产生的杀伤力并非是一般的杀伤力,如蚊子叮咬、昆虫叮咬,对对方不会产生大的伤害。而由嫉妒转换成仇恨就不同了,它会有很大的杀伤力,并且会令嫉妒者产生许多极端的做法,产生出许多极端的猜忌、推理与偏执,并把对方视为是伤害自己的人,从而产生雪耻的欲望,为达到这一目的,甚至不择手段。

    因此,嫉妒是不可小视的一种行为。只是,嫉妒者常常会忘记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嫉妒者的资格。说起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除了品质不一样,才华也会天然地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能成为科学家,而有些人只能成为一般的技术员的缘故。

    但不幸的是,这两个人如果在同一个单位,技术员对科学家的嫉妒很容易转化成仇恨。只是技术员从未想过自己并不具备嫉妒的资格,因为你没有那样的才华,你无论怎样的努力都难以达到,不过是自己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很苦闷,很颓废,很愤怒,以至于很变态。如果嫉妒者能意识到自己不具备嫉妒资格的时候,比如,我们永远不必去嫉妒杨立伟,因为我们不具备这样的资格,我们也不必嫉妒伽俐略和巴尔扎克,因为我们也同样不具备那样的才能。可是,当这三个伟人和你是同事的时候,你就会产生嫉妒。因此要警惕,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当一个人清楚地明白自己不具备嫉妒资格的时候,就会改变方向,攻己所长,避其所短,同样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的确,一般性的嫉妒是有益处的,它会产生动力,让你赶超,奋起直追,不甘人后,但你必须具备这样的资格,这样的能力才好。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嫉妒良性地运用起来,让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充满灿烂的阳光。

——摘自《羊城晚报》作者 阿成

童言无忌



  旧时一些人家,厅堂除了贴对联,还有一幅红帖,上书四字:童言无忌。意思是小孩子口无遮拦,即使胡言乱语,也不犯忌,不必责骂,孩子想说什么说什么,想问什么问什么,大人答不出,也不会喝令孩子闭嘴。老祖宗真是开明,给孩子们想象力的飞翔,提供了广阔空间。

  如今出来一项调查,说是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我不怀疑这个调查的真实性。中国孩子这是怎么啦,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少人把板子打在学校、老师身上。一幅漫画是这样画的:孩子进学校前形状各异,三角形、矩形、方形的都有,从学校出来后一律都成圆的了。这自然是学校师长施以“规矩”的结果。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嘛。师长施以这样那样的“规矩”,不是随心所欲,是在执行学校种种规章、制度,也跟他们自己的经历分不开。中小学老师年纪不大,没有经历过从前的种种政治运动,可他们的师长、师长的师长却是过来人,“右派”是怎么反出来的,“反动学术权威”是怎么揪出来的,往事历历在目,前车之鉴啊。说几句不符合规范的话,想象力稍稍发挥一下,让多少人被打翻在地。尽管时代不同了,思想影响的消除不是那么容易的。还是规规矩矩,按课本、教学大纲授课,不越雷池一步吧。老师自己不敢有想象力,也不允许学生有想象力。不然,一封举报信的威力不下于过去的大字报。学生的思维习惯已经变得标准化,老师讲授一旦离开标准模式,学生也会引起过敏反应。学生想象力缺乏,找碴的能力是不缺乏的。这也成了一种“教学相长”。  

  家长呢,也有自己的“规矩”。想象力毕竟是很虚幻的,量化不出,瞎想什么。平平安安别闯祸,好好读书,考个好成绩,升个好学校,将来找份好职业,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不是一个两个。要升大学了,填什么专业,考什么学校,有的家长不惜越俎代庖,开学报到的日子,父母送到学校,直至到宿舍把床铺铺好,一切别人都代他安排好了,还需要孩子自己动什么脑筋?  

  过去一个长时期,倡导的是“做螺丝钉”做“驯服工具”,做螺丝钉,把你拧在哪儿就是哪儿;做驯服工具,要你干啥你就驯驯服服地干啥,螺丝钉、工具是没有思想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脑袋长在别人的肩膀上,还奢谈什么想象力,想也是白想,想了也没用。如此一来,很有想象力的孩子,想象力也不免日益萎缩。

  我们的孩子是不缺想象力的,你不规范它、压制它、扼杀它,而是鼓励它、培育它、释放它,让孩子想说什么说什么,不要先看老师、家长或者什么重要人物的脸色,说错了想错了也不是闯了什么大祸。老师、家长也不搞师道、家道尊严,动辄指责孩子。这不是学校、老师一方的问题,是家长和整个社会都要面对、都要认真关注的问题,积以时日的努力,还愁我们孩子们的想象力张不开翅膀吗?

  还是老祖宗说得好,童言无忌吧。


  ——摘自《新民晚报》作者 史中兴

TOP

教育不能“等不了”



    李提摩太(1845—1919)是英国著名传教士,他1870年来到中国。此后45年,他一直在中国度过。这期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政治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李提摩太喜欢介入中国政治,因此,他在华期间不仅仅是一位传教士,同时还是赈灾专家、新式教育的创建者、达官贵人的座上宾、维新派的幕后师爷等等。他对中国社会发表过很多看法,其中有一条至今读来还感慨颇多。

  在1887年,李提摩太曾向李鸿章建议进行教育改革,为此,清朝每年要在教育上投入100万两白银。对于李提摩太的这个建议,李鸿章的答复是,中国政府承担不了这么大一笔开销。

  李提摩太说:“那是‘种子钱’,必将带来百倍的收益。”

  李鸿章问:“什么时候能见成效?”

  李提摩太回答:“需要二十年才能看到实施现代教育所带来的好处。”

  李鸿章说:“我们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我之所以觉得这段对话极其重要,因为雷同的场面在历史上不断重演。

  在1898年,近代改革家王照对康有为说:“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改变,才能实行一切新政。”

  康有为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如何来得及?”

  在1905年,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说,中国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革命非当务之急。他说:“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孙中山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这三次对话实在意味深长。或许,近代中国的诸多悲剧就蕴藏于此。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康有为是维新派的倡导者,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袖,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改造中国社会的那份急切却是一样的。从好的方面讲,这表现了几代政治人物对国家强大的热切期盼,“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们都希望祖国尽快富强。可从另一个方面看,是不是也可看出他们的“不耐烦”和内心焦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谁都否认不了,可是,办教育见效慢。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总想通过政治谋划,快速地完成社会改造。可他们的每一次政治谋划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他们不愿意耐心经营、慢慢等待,总想争取时间,反而浪费了机会。中国人也因此变得一波比一波焦躁,一茬比一茬激烈。中国社会一次又一次地在时不我待的焦虑中迎来变革,又一次又一次地在动荡不安中接受心理煎熬并丧失机遇。

  一百多年前,就有先贤一再建议下大力气办好教育,可是,直到今天,中国的教育还是备受诟病,这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摘自《杂文选刊》作者 郑连根

TOP

     嫉妒也和人体细胞一样,与生俱来的,注意莫让它癌化,产生毒素,不然伐害的是自己。
开心上网,平心做人。

TOP

“一万年太久……”

TOP

关于“嫉妒”-----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如何调整心态。是打压所嫉妒的对象还是追赶嫉妒的对象,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
关于“教育”----
79年《作品》杂志用了一个死野鸡的油画做封面,依我所受的教育是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的思想中,画面是必定要表现其政治意义的,要么“雄鹰展翅”,要么“金鸡报晓”,为什么画一只死鸡啊?为此,我去请教一个美术老师,老师从美术的角度告诉我如何欣赏这幅画,讲到作画如何表现“毛的质感”、“毛的光泽”等等,我才知道,这些也是可以表现的啊。在中国,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都让学生失去了想象力。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