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种视角] 开放的图书馆呼唤开放的心灵(外两篇)

开放的图书馆呼唤开放的心灵

 
 
      这两天,杭州图书馆火了。一则消息在微博上转发数千次:“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也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惟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找到褚树青馆长投诉,褚树青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褚馆长这句话引来了无数感动。不少网友大赞给力,对杭州拥有这样一家图书馆艳羡不已。不过,杭图开放接待乞丐和拾荒者一事,却也引起了两种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允许乞丐进入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也有人评论,要求乞丐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显然已属区别对待,对乞丐和拾荒者的人格构成了伤害。

 

  对于第一种态度,褚馆长的回应非常精彩,不值得再去反驳。倒是第二种观点,看似冠冕堂皇,却有曲解、误读之嫌。我相信,要求乞丐和拾荒者把手洗干净这句话,不仅不会写在墙上,而且图书馆也不会专门派个人把守在大门外执行。这更多是图书馆出于爱护书籍的一个意愿,而不太可能专门针对乞丐和拾荒者。

 

  图书馆是公众阅读场所,对所有人开放是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个人在这样的场所,却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公共意识,比如不要大声喧哗、小心爱护图书,等等。所以,这并不是说图书馆唯独要求乞丐入内要把手洗干净,而其他人就可以无所顾忌,不爱惜书籍。这种与公共阅读空间相对应的自觉意识,对每个人来讲其实都是一样的,并不存在厚此薄彼的意思。

 

  这是一家开放的图书馆。杭图的免费、平等服务,皆来自于她的开放精神。实际上,免费是对公共图书馆的一个基本要求,能否在这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优质服务,才是当下和未来公共图书馆的竞争力所在。这一点,也是杭图近日备受关注和称道的关键。如果连行乞者、拾荒者都能够坦然地走进图书馆、淡定地在馆内阅读、休息——哪怕这只是为了享受图书馆的免费空调,这也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一家开放的图书馆,同样地呼唤读者应具有平等开放的精神。这也是形成图书馆气质的重要因素。读者具有平等开放精神,才不会对图书馆里的“另类读者”感到不悦,也才不会偏激地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从而忽略个体的责任意识。如上所述,论说者不顾实际地认为,杭图要求行乞者“入内先洗手”对他们造成了人格伤害,即为其中一例。


——摘自《东方早报》作者  魏英杰

我们这里的公共图书馆好象是随便可以进的。我没办证,经常去这里的市图书馆看书报杂志。一次我要阅读一本五十年代出的书,在图书馆的电脑上查询后,得知此书不在中文图书阅览室,在书库。登记了证件后,一会儿工作人员就从书库取出来了。港台出版图书也藏量极大,随便看。当然我穿着基本体面。如果穿得象民工,不知图书馆门口的保安会不会拦我。只是一般的民工,最当紧的是现实的食粮,而不是精神食粮,所以他们多半不来图书馆,也就不存在准许不准许他们进的问题。

夏天这里的图书馆有中央空调,许多婆婆老老在这里看报,读书,享受清凉。

这都是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TOP

读了第三篇,让人想起柏杨先生发明的“酱缸文化”之说,要改造这种酱缸文化谈何容易。

TOP

读笫二篇文章的想法是:民主里,纳税人的钱不能乱用,只能用在应该用的地方。所以明珠是个好东西。

读第三篇的看法是:勇者要有成长的环境,不然只会产生庸者愚者。谢爱兄推荐。

TOP

          一个文明社会里公民的权利是平等的,馆长先生答得巧妙!
开心上网,平心做人。

TOP

     读第二篇,感觉很新鲜,长了见识。相比之下的我们......

    读第三篇,经常与他们打交道,见怪不怪。“场”不变,人亦难变。要想变,什么时候“官帽子”掌握在老百姓的手中,由人们投票决定他们的去留,自然讲真话的就多了。

TOP

         读第一篇文章的感受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的图书馆本应为所有纳税人服务,褚馆长的底气在这里,可敬!另:尼克松回忆录中有一段说,读大学时冬天宿舍太冷都是到图书馆洗脸洗澡。

TOP

官场的“场”

 

 

  要想使官员成为说真话、讲诚信的笃行者,光靠少量的特殊勇者是不行的,要大大改造官场的场风。

  某些初入官场的人,尤其是年轻的官员,一开始立志做清官而且发誓一心为民建功立业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后来却步步背信弃义、贪污腐败了?此中的原因值得细究。


  《红楼梦》一开头就谈到了一个人贾雨村,他起初只是个穷秀才。后来借助自己的真才实学在科举场上获了胜,随后也就当了个小官。随着贾雨村步步升迁,每一步都离不开对关系网的依赖,于是也渐渐练就了一套说假话、办坏事的本领,也就不知诚信为何物了。但是不到一年就被上司搞掉了,原因之一是他“恃才傲上”。


  说真话,说实话,平民百姓往往敢于做到。这倒不完全由于他有什么大德,仅仅靠一种心理和行为来垫底就可以了,这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我既没有什么权,也没有富得冒油,还用得着装相、装蒜么!”


  官员就不成了,要想把官当得稳当,当得越来越大,就难免时时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什么?无非是看上司对其是否宠爱,看左右同僚是否与他意气相投或是否与他作梗。如此一来,就很习惯地说些时软时硬、时热时冷的话。软话说给上司听,颇多媚态;硬话说给下属听,意在逞威;热话说给同伙听,为了结网;冷话说给对头听,目的是伤人。上述的话多了,通用了,真话就必然少了,说真话的勇气也注定越来越小。中国古来就有“官场无真言”的说法,我这里还要加上一句“官场无勇者”。勇不是借权逞傲、逞威、逞凶,不是倚势凌人或仗势欺人。什么是真正的勇?这就需要听听一句古语了:知耻近于勇。官员应当以什么为大耻?其一就是说假话,说虚话,说空话,说大话,说废话。总之,就是不讲诚信。何以如此,源于官场的“场”。


  官场的场与战场、操场、农场、矿场、商场不同,不是指某个地域而很像物理学中说的磁场、电场、粒子场,是一种作用力、影响力和产生某种效应的特殊空间。官场也如此,不是指官员的办公大楼或办公室,而是指官员们彼此相连的精神共性。


  一个官员不讲真话、不讲诚信没有什么,怕就怕上下、左右都互相钳制,互相影响,最后形成常习、通性。初入官场的人很可能也曾有过壮志,发誓做清官,敢于扬善惩恶。后来在官场中渐渐被“场化”了,满耳听的、满口说的大都是既模式化又违心的官话,也就再无勇气直言不讳。这种现象的总根源就是以保官、升官为基本的行为取向,哪里还会有谁去做官场中的特殊勇者?


  必须承认,真正的勇者毕竟是有的,否则社会的正气也就难以维系。但官场中的勇者、正气何以受不到有力有效的保护和彰显?官场中不良的“场效应”所致也。因此,要想使官员成为说真话、讲诚信的笃行者,光靠少量的特殊勇者是不行的,要大大改造官场的场风。而彻底改造不良的场风,首先要强化识耻意识,将说假话、不诚信视为大丑。民不讲诚信,假话成风,始作俑者是官。因此向平民讲一万遍说真话、讲诚信,不如做一件有效改善官风的实举。

 

 

——摘自《人民论坛》毛志成

 

 

TOP

美国人如何使用公车?


      美国的公车是什么样的呢?对这个问题,我在美国住了十五年,居然没有一点线索。当然,总统乘坐的什么“一号”,不管是车还是飞机,肯定是公的。不过,除此之外,还真没有听说过什么公车。

 

  我教书的大学在波士顿市中心,和麻省的国会山毗邻,大家都说国会山就在我们校园里。我上班时,都从国会山的庭院中穿过,再从其地下停车场的出口前走过,不知道无意中挡过多少次议员们的车辆。多少年来,没有见过公车。只听说当年麻省的前州长、也是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来我们学校演讲,开场前一位教授上前打招呼:“哈哈,我们几乎每天地铁上见,一个钟点上班呀!”州长大人长年乘坐地铁,这早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再想想,美国确实有公车,我们还享用过。当年在耶鲁当着当着学生,女儿出生了。奖学金很快用光,一贫如洗。我们要去政府为女儿领食物券,当然也享受公车待遇。

 

  按规矩,当收入低过一定水平时,不仅有食物券,女儿还有免费医疗,定期体检,这种待遇可以一直跟到十九岁。可惜,虽然看病不要钱,去医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没有车,走路来回要一个小时,乘出租大概六美元,但实在不舍得。还是按照规定,每次去医院,就打电话叫公车。经常要头一天约好,然后人家按时到家门口来接。来的公车一般都是小巴士,就我们一家乘客,空调等等设施很齐备,甚至挺豪华。把你送到医院,然后定点来接。每次用完,都觉得太浪费了,仿佛整个国家被我们这个小家庭给搞破产了。所以能不用就不用。天气好时我们从来都是自己走。

 

  后来拿到工作,搬到波士顿近郊。当了多年穷学生,刚有固定收入手头依然十分紧凑,在很贫困的区租下个公寓。对门邻居像是位退休有残疾的女士,经常有个小巴士来接她。我们享受过这种服务,一眼就看出那是公车。那位女士行动很慢,公车司机每次都要下车把折叠轮椅送到门前,等她坐定,推着她上公车。此时公车一扇特别的门自动打开、降到和地面平行,轮椅直接可以推上去,然后上升到车内。整个过程非常缓慢,但有条不紊,十分安全。

 

  这种公车服务,在美国各地大致都有。专门针对的是低收入阶层和退休、有残疾的人员。你只需要登记,然后一个电话就可以了。后来我们自己买了房子,就离开了那个区,公车也就不常见了。

 

  我们现在居住的小镇地方自治,镇里的官员基本都是义务人员。女儿有位同学的母亲是“镇领导”,大家有事情就找她。可是,有一天她自家的车坏了。那天来我们家接我女儿和她女儿一起到邻镇上数学班,居然开了辆警车来。一问才知道,身为“镇领导”,自己的车送去修,一时没了交通工具,就调来一辆“公车”。我在美国这十五年,只见穷人用公车。官员用公车,除了电视上看见的总统外,亲眼见到的仅此一次。

 

  看来,公车到底归谁来用,体现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摘自《看天下》作者:薛涌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