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谷米”是湖州乡间必不可少的的“农事”。据《中国农业科技史》记载,中国“蒸谷米”加工技术最早出现在宋代。公元1101年四川采用“先蒸而后炒”的稻米加工方法,是中国“蒸谷米”加工技术的萌芽。而在太湖地区则流传,“蒸谷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吴越时代。越王勾践采取的“破吴七术”中,即有“宜择精粟,蒸而与之。”《杭州市市志》记:吴越相争时,吴国要越国进献良种,越国大臣文种献计,将种子蒸熟后再送给吴国。结果吴国造成大荒年,民心大乱,越国乘机灭吴。越国臣民将余下的蒸谷碾米做饭以表庆祝,于是沿袭下“蒸谷米”的食用习俗。 早籼煮饭松散干燥,把籼谷蒸熟再晒干;米粒伸胀,韧密均匀,色黄如蜜,晶莹润泽,耐嚼适,芳香甘甜。以现在科学观念说,是因为稻谷经过浸泡、蒸煮、干燥等水热处理,皮层内的维生素、无机盐类等水溶性营养物质扩散到胚乳内部,使得大米的内部淀粉排列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蒸谷米”的营养价值;由于稻米糠层中营养素的渗入;大米呈现浅黄色。 我作“知青”六年里,生产队几乎年年作“蒸谷米”。当年社员没有“蒸谷米”增加了营养价值这些讲究,他们所认定的是“蒸谷米”出饭;同是一碗米,“蒸谷米”比早籼要多出一半的饭。好吃;糯糯地,特别是烧粥,很软和还有嚼味。最最关键是“蒸谷米”容易熟,煮粥只要水烧开了就行,省柴!(当年太湖畔农村我燃料全靠农作物我茎杆;烧柴是最头痛的事) 我蒸过“蒸谷米”。蒸谷、晒谷是在一起。湖州乡村的晒谷坪边都有一座二眼或三眼的大灶,灶是“半地下式”,大灶上“锅眼”一字排开,大灶两端,一侧是烧火口,一侧是一丈五高的烟囱。安上特大号锅,挑担水倒上;放入蒸桶,蒸桶上大下小,底板有透气孔,底部略小于锅沿口。先烧水,用铁叉把桑桩枝托住,放进炉膛里;桑桩枝火大,被高烟囱一吊,扯得“忽忽”地响。水一开,先在蒸桶下垫上些新稻草,将清除稻草后的湿谷,用簸箕递传,倒入蒸桶,每只蒸桶可放三箩筐稻谷;在蒸桶盖上压几块石头,把用稻草“编制的‘粗辫’”塞紧蒸桶与锅沿的空间。很快,蒸桶冒出蒸汽;飘出新谷的清香,象“端午节”蒸煮粽子的那种清淡悠荡的芬香。这时炉膛里添进了桑蔸,桑蔸的火不及桑桩枝旺,但经烧。留下一个人看火,大家去晒谷。看火的人不时地往大锅里添水,并用稻草把去“堵”漏汽。一“锅”蒸好,撤出大柴,留着小火,顶着热汽掀开蒸桶盖;也不等蒸谷冷,一个人站在灶台上,用簸箕取出蒸谷,传递到晒谷坪;取出蒸桶大半的蒸谷,余下连蒸桶一同抬下,倒出。取蒸谷时,处处热气腾腾,将手去搂蒸谷,谷粒经蒸煮,尖硬刺手。等重新再蒸一锅时,双手己被烫得通红…… 蒸谷在晒谷坪摊开,腾腾热气,一种清淡的芬香在空中弥漫;更有一种丰收的喜悦在心里悠荡……
(现在“蒸谷米”已成了“出口项目”,实行了机械操作,反吃不上了。我曾想,湖南早籼便宜,加工成“蒸谷米”……唉,力不从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