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看到资料)清华大学的发明

           清华大学的发明-------增饭法

        19606北京库存粮食只够7天的销量,天津仅够10天,上海已无库存,靠借外贸部的出口大米度日,连一向为中国粮仓的东三省和四川也是大米告急。中国最大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厂存米无多。这时清华大学的发明是及时雨。一锅下米300斤,水要逐步加入。先干煮四十分钟,然后第一次加120斤水;过十五分钟,第二次加200斤水;再过十五分钟,第三次加水520斤;最后再加100斤水等10分钟就可以开饭,这个方法当时被当作重大科学发明广为推广。

    后来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群众“低标准,瓜菜代”,大搞代用食品。科学家日夜“研制”出了“代食品”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玉米秆曲粉,人造肉精,小球藻等,这些名词看上去很“科学”,其实就是把原本当肥料或喂猪的玉米,小麦杆子碾碎了当粮食吃,所谓“人造肉精”则是一种食用酵母。

        代食品中,最有名的是“小球藻”,这是一种水面浮生植物。

    196076,《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量生产小球藻》,认为小球藻不仅是很好的精饲料,而且 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社论写道:小球藻“蛋白质含量比大米高5倍,比小麦高3倍多”,“”用小球藻试制的糕点,面包,质高味美,清香可口。一位名叫周孜仁的学生当时就读于成都五中,他在回忆文章中详细记叙 当年培植“小球藻”的经历:把原来宿舍区供学生洗衣取水的池子改为“藻类繁殖池”。先满灌清水,再加上小便。因为据说“小球藻”在小便浓度较大的环境里,繁殖尤为迅速。接着把“藻”苗倒进去,搅拌十天半月,池水先是发绿,继而发黑,最后发臭,藻类培养宣告成功,于是舀出两大桶往食堂的锅里倒,同时,向水池补充足新尿。如此反复,以确保同学们每顿饭里都有充足的小球藻。

回复 1# 晴天蓝蓝

哈哈,这些发明许多是哄肚皮的,就如那爆米机炸出的“神仙米”(现叫爆米花)。民间还有土法,把剩饭与米一块煮,“出饭率”高?那尿骚菌大概后来无人敢吃。但愿那饥馑的年代远离人类。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小球藻成食物而且是极有“营养”的食物,我那时就知道并且尝试了。“双蒸饭”我家几乎每餐都是。蒸出的饭象水泡“人参米”,即吃即饿。但我不知道这是著名高等学府的发明。

TOP

  可怜家家都缺粮,路边饿倒伢和娘……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