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知青下放运动年代渐行渐远,这份影响了整个国家发展进程史实的记忆将会慢慢清淡。还有十年,最后一批下放人员的年龄都近古稀了。”《知青断想》的第一句提醒读者,自然规律将使使曾经的知青人,逐渐退出人生舞台。在这个群体逐渐消失之前,知青们是不是应该想想为历史留下些什么?哪怕是一张图片,一篇短文。我想也许会起到一点见证的作用:在中国,曾经有过“知青”这么个专属名词,代表着中国城镇青年中1700多万上山下乡的群体,这个群体是怎样产生的,对他们的人生起到怎样的影响?在社会的进程中客观上起到过什么作用?
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是过去了三十多年的历史,所谓的“知青”们是这个运动的直接受害者,因为运动,取消了他们接文化受教育的权力,因此影响了绝大多数人一生的生活质量。当年为了回城,有些曾经“满怀激情的城市知识青年所接受的再教育,不过是让他们为了果腹、为了回到家乡,而不得不弯下应该挺直的腰杆,不得不丢弃曾经海阔天涯的胸怀。当激情变成绝望,理想成为泡影。多少天之骄子沦为梁上时迁,一代清清白白的青少年学子陷入了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迷惘。”这些历史悲剧让作者深有切肤之痛地呐喊: “懵懂的我们就走上了一条背弃文化、背弃学识的不归路。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比金子还要金贵的青春,还有道德层面上向善、向上的自信。无数的无一技之长的50、60下岗人员的脊梁,原本是可以顶起这个世界的龙骨啊……”连想到文革后全国各行业优秀人才的青黄不接;联想到因为没有文化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只能做脏和累的间单工作,谁都会深有感触地从心底里发出共鸣。
作者清醒而又不无遗憾地指出:“尽管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们过上了不复往昔的生活,可当时那并不成熟的政策给我们这代人造成的伤害,至今都没有人站出来说声对不起。”
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对知青的人生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算的。可是,各级领导都未能认识到更谈不上给于补偿,唯一的一点补偿就是因为株州知青当年斗胆上书,国家给于了知青们的下乡所度过的农龄认作工龄。很显然,仅这一点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对广大知青是有欠公平的,如果以前是因为国家太贫穷,无财力给于知青一点点补偿;哪么,在经济改革取的重大成果的今天,国家有能力给为经济改革别无选择而曾经痛苦买单的知青于以补偿的时候,是应该有所表示的。作者实事求是地指出这一客观存在,领导们是应于以重视。
作者进一步指出:“从严格意义上分析,真正的文革结束,并非四人帮倒台的那一日,而是知识青年得到解放的回城日。也只有知识青年这一群体的反思,才会有后来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我们知识青年最值得骄傲的,不是在乡下虚度的那些日子,而是促进了整个社会反思,成了改革开放的先锋!”也许有些人还没感觉到,知青回城后为国家经济改革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如果我们回忆一下电视里当年刚回城的北京知青,为了生存买大碗茶的情景,就会联想到刚回城的其它各地知青们千万种自谋生计的方式方法。就是知青们这些自谋生计的路子,成为了推动经济改革一股活水,给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生命力。在奋为拚搏中,其中不少人成为后来的民营企业家。回城后的知青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和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一样是值得大歌特歌的。
最后,作者深有感受慨地一句“我们曾经都年轻!”更值得知青们反刍咀嚼。年轻对知青来说已经是历史,那段历史不可忘怀,也不应忘怀,无论是因还是果,都值得每个中国人去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