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与村落(一)自力村—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知道开平碉楼大约是九十年代初在《风景名胜》杂志上看到的,惊叹那山野田间里竟有那么奇特、美丽的古城堡,从此开平碉楼便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碉楼——开平的每一个村庄几乎都有这种强悍的卫士,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它们千姿百态,亦中亦西,在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你很难将其与西洋建筑联系在一起,然而开平碉楼的存在,却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传统与时代气息并存的文化素养。这与去那四川九寨沟沿途大山里所见的纯西域民族气息由石块垒成的羌寨碉楼是截然不同的,虽然作用都是守望家园。开平碉楼是动荡年代的产物,中西合璧的结晶,华侨文化的遗产。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成了中国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同时开平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旷日持久,人人自危。此时,恰遇西方国家在我国沿海地区招募华工去开发金矿和建筑铁路,大批开平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远赴外洋。于是,开平逐步成为一个侨乡,发展到现在已拥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5万人,遍布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人强烈的"衣锦还乡”和"落叶归根"的情结,使大多数华侨挣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钱回家或亲自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娶老婆。于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但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兵荒马乱,盗贼猖獗。由于开平侨眷、归侨生活比较富裕,土匪便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在这种险恶的社会环境下,防卫功能显著的碉楼应运而生。其历史作用主要是“以避盗匪”,事实上,碉楼建成后,的确在保护侨眷及村民生命财产。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交通线路被封,随着侨汇减少和中断,侨房建设基本停顿,也就不再有新碉楼。
中国领土上西洋特色的建筑,大都是洋人用坚船利炮“打”进来的,带有西方殖民者硬性移植的色彩,比如青岛的“八大关”,天津的“五大道”、厦门的鼓浪屿等地的西洋建筑。而开平碉楼,却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注在千辛万苦建成的碉楼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而开平作为建筑之乡,20世纪初期就拥有一批较早掌握西方建筑工艺和建筑构件的工匠,客观上为碉楼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开平碉楼把富丽堂皇的欧美古堡与品性铁血的东方炮楼有机结合,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熔为一体;而西方建筑风格又有多种类型,它应该是中外多种建筑风格“碎片”的组合,多种建筑类型相互交融的产物。建筑,本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侨乡人民在建造这数千座碉楼的时候,不经意地便创造出一种绝世艺术,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开平碉楼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在国内乃至在国际的乡土建筑中实属罕见。 除了一路上看到路边的碉楼外,去看了自力村、立园、锦江里、马降龙村、赤坎古镇等。只是这些碉楼大都是铁将军把门,铁窗紧闭,空无一人。碉楼的主人和后代大都在海外,有的将房屋交给政府管理了,游人也就可以看到室内景致。由于村落碉楼各具特色,我将作分别介绍。还有一些碉楼村落因时间、因“功课”做的不够等原因,没能去看看,比如就在路边的加拿大村等。 自力村——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典型代表。游人一般都是先到这儿看。村落错落有致、布局和谐地矗立着十五座风格各异、造型独特的碉楼,这些碉楼一般以建造人的名字或按意愿而命名如铭石楼、振安楼、逸农盧等。是开平现存碉楼最多、最集中的村落,四周荷塘田地,菜园果树,中有阡陌小路相通,走在石板铺砌的小路上,望着历经沧桑的碉楼群,仿佛回到了一百年前的历史。这里既有浓郁东方田园村落的本色,又有西方典雅欧陆风情的建筑;无论走在田埂上,还是站在荷塘畔,眼前都能看到一幅完美画图。只是因天下着小雨加之摄技太差,没能拍出碉楼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