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从上山下乡到上网下线 作者 刘苿琳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05/03/content_1101652.htm

 

写文章的是这次陪母亲参加我们活动的一位女孩  刘苿琳 。

 

今年春天,老三届知青网举行了一次建站十周年的庆典活动。这个老三届知青网建站十年间被迫迁居数次,但每次拆迁之后都没有衰落,反而日益壮大,成了知青在网络中的黄埔军校,数年间老三届知青网友又陆续建立了许多知青网站。对于这群熟悉的陌生人,我很感兴趣,除了妈妈讲述的各种传奇故事,还有文学作品里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角色。如今他们到底怎样呢?我作为知青家属参加活动,一窥究竟。
    聚会时间地点定下来后,妈妈就去银行按照网页上公布的联络人姓名与账号把聚会款项打过去。事后我和爸爸都笑她,如今这世道,处处都是网络诈骗,这么轻易就把钱打过去了?虽然钱数很少,那么多人汇在一起也不少啊!妈妈认真地说:“你们开什么玩笑啊!知青是什么感情?这世上只有两种感情最铁: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
    作为80后的网虫,我还真没有参加过正式的网友聚会,此次老三届网站聚会才知道,原来真正的网虫是妈妈他们这一代人啊!不搜不知道,百度上关于知青的网页结果就有十万条,凤凰网这样的门户网站也有专门的知青频道。好多老知青们经常在网络上逛,其中偷菜狂微博迷也不少,至于在老三届这类网站上交流感情就更是他们重要的生活寄托了。聚会仅两天时间,却有许多人随身带了上网本一路跟踪聚会行程,不断上网发布照片与视频呢!我这个80后的伪网虫真是自愧不如。
    实地聚会以后,大家依然以网名相称,“笛韵”、“慕然回首”、“轻描淡写”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在耳边此起彼伏,推杯换盏间“灯火兄”、“路兄”、“飘逸兄”这样的名号你来我往,不像是一群老知青聚会,倒像是五湖四海的江湖好汉们切磋武艺,相聚相知,一醉方休!
    聚会活动除了吃吃喝喝当然还要结伴出游,当地一位老知青就近挑了一个著名景点带大家一赏春光,谁知正是“黄道吉日”,上山途中碰上了某位重要领导人出行,我们被阻在山道间一个多小时。那位领导人当年也是知青,这些老知青们便开起了玩笑:“是不是也来参加我们老三届聚会啊?打声招呼,我们就通融一下让他一起玩嘛!”“就是就是,说不定老三届上面某个网名就是他的马甲咧!”大家只好开着玩笑发着牢骚,更有人打着太极耗时间。人生一晃四十多年,当年穿着军装打着武装带,手里挥舞红宝书,对着领袖山呼万岁的盲目崇拜已成昨日传说,他们不再为与大人物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地点感到荣幸。
    除了这种网站纪念,各地知青朋友也常有聚会活动,还常常把诗文照片做成合集以为留念,曾在某地知青自费付印的文集上见到藏头诗歌颂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正确,全诗一派豪迈之情,似乎回到天安门广场前领导召见那种疯狂之境。妈妈与几位聊得来的知青朋友看后都不屑一顾,甚至感到气愤:知青一代人上山下乡被耽误的何止是青春,是生命啊!可是,这些至今仍认为上山下乡光荣正确的老知青们,还沉醉在当年的“美梦”里。
    驾车经验告诉我们,往往一个路口碰到红灯之后就个个路口碰红灯。知青的一辈子多数如此,青年时上山下乡,中年时下岗失业……一次错位,次次错位,有些人后来慢慢追上时代的步伐,有些人则最终被时代抛脱。
    “知青”这个词在年青一代人那里已经越来越陌生了,它也将变成一个逝去时代的关键词,而知青这一群人,也只能在同为知青身份的人群里寻找知音。在全国几千万知青中,中年以后还学习使用电脑上网的人恐怕不占多数,老三届知青网上有两万多注册人员,最终能排除万难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聚会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这些来聚会的知青们像一群老顽童,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听他们一路高歌,看他们惊喜连连,登高望远处处不输年轻人……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使他们追上了时代的列车!

      网络报纸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05/03/content_1101652.htm

为有琳琳这样优秀的知青后代而骄傲!

为江河水有这样聪慧懂事的女儿而高兴!

谢谢琳琳!

谢谢江河水!

TOP

为有琳琳这样优秀的知青后代而骄傲!为江河水有这样聪慧懂事的女儿而高兴!谢谢琳琳!谢谢江河水! ... 轻描淡写 发表于 2011-5-9 22:39

 同感!琳琳是见过大世面的女博士,曾见她在台大当访问学者时与余光中合影:余先生“绣口一开,就是半个盛唐”三峡诗作者,那气势,现在大陆“诗人”巳无几人可比。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很高兴还有这样的后代理解我们,我的女儿可没有这样懂事......

     我不知道有这样的盛会,不然我是一定会去的。2007年的老三届成立六周年是因为那时还没有退休,现在退休了,可以有时间了。遗憾哟,又错过一次好机会。


我的QQ邮箱:76234570@qq.com
我的网易邮箱:lxhpqj@163.com

TOP

 同感!琳琳是见过大世面的女博士,曾见她在台大当访问学者时与余光中合影:余先生“绣口一开,乃半 ... 老灯火 发表于 2011-5-10 00:19

 

《文萃》报2011年5月9日第14版《美文欣赏》专栏,转载了琳琳这篇《从上山下乡到上网下线》。

似这种转载,不知是否有版权问题?

 

TOP

      很高兴还有这样的后代理解我们,我的女儿可没有这样懂事......  &nb ... 白云悠悠 发表于 2011-5-10 07:30

     以后有类似活动,一定知会悠悠。三届网有许多充满活力的朋友。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文萃》报2011年5月9日第14版《美文欣赏》专栏,转载了琳琳这篇《从上山下乡到上网下线》。 ... 轻描淡写 发表于 2011-5-10 18:17

 

    如果没与琳琳商量 应该是有版权问题的,因为文萃虽然是报 但也有商业行为的。但是罗丹也曾经与我说过她的文章也被文摘等转载,有的告知了 有的则是随便拿去。奈何中国之特色。

TOP

       现在像琳琳这样的年轻人很少,谁会关注父母一辈。说一点,那时的苦,年轻人会说,谁教你出身在那时呀。我想我换位思考,也是,我们何时关注过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人的成长环境呀。向琳琳学习。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