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 独坐幽篁
我们一行驶出回龙圩时,不由得又一次注目蓝色牌楼上“回峰秀美湖湘知青勇创农垦佳绩”这行字,回龙圩人对四五十年前在此创业的知青的怀念,弥足珍贵,感到自豪之际,我省悟到《梦升起的地方》有了基调:那就是呼唤当年知青艰苦奋斗精神的回归。
当时我在两种切入主题的形式徘徊:一是以若干知青起落沉浮的个人体验表现这个主题,但容易落入突出“成功人士”的窠臼。我采取了第二种:一个一个知青队整体展示,尽可能使每个知青点有一个当年发生的真实故事。如农科所,即追亿了当年砸死落入井眼野猪的故事,新风村则表现村民保护知青种下的桂花树,进而引出桂花树前留守知青的爱情故事,高尚队则叙述了已故知青教师马庆余当年豹口救牛的故事,当年向阳队知青舍身入水库疏通涵洞的故事,时至今日依旧使人感动。
解说词是全片的主线,我虽经四次修改仍觉得不尽人意。
4
摄制专题片需要资金时,我与笛兵首先拿出了启动资金。原向阳队长沙知青王永汉对摄制专题片一直十分热心,赞助一事,她答应与丈夫李静先生商量。我与李静先生是老朋友,择日与他当面谈及此事时,他毫不推辞。几天后,王永汉告诉组委会,他们赞助6000元人民币。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帮助。接着又有好几位知青自发捐资,其情切切,使我们的后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5
《梦升起的地方》摄制过程中,我们不会忘记几位友人对我们的真诚帮助。一位是前面提到的瑞溪兄。瑞溪兄原系中国建设报湖南站站长,曾在江永铜山岭农场插队,他与我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零陵地区重点作者(当时还有长沙知青郭明、郭光楷(网名大漠孤烟),瑞溪兄与我们赴回龙圩摄像,不畏车途劳顿,尤其在摄像过程中表现出追求完美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他曾事前声明,为知青朋友帮忙,分文不取。当我们再现瑞溪兄的摄像时,不能不叹服他的高超摄影摄像技术。不及于此,瑞溪兄还担纲我写的专题片解说词的男播音。人们不会忘记原江永长沙知青30年庆时,瑞溪兄与回龙圩才女刘路明联袂主持,事隔17年,瑞溪兄与刘路明再度联袂主持播音,风采与音质不减当年!
危大苏是众多长沙知青熟知的音乐艺术家。他不仅精心为片尾曲《情结远山》谱曲,而且还在他家为演唱的回龙圩知青提供具体指导。他追求完美,诲人不倦的品德,使在场知青深受鼓舞。
被称为才女的湖南知青网文艺广场版主刘敏,拔冗为《梦升起的地方》歌词谱曲,韵律流畅优美。这支歌的演唱者都是爷爷奶奶辈的当年回龙圩长沙知青,其中好几位还是当年蜚声长沙的文宣队队员,他们音色饱润、歌声婉转,在刘敏创作的旋律中激情飞扬,歌声中的回龙圩风光更加韵味绵长。
6
专题片最后剪辑前,我与笛兵对所有照片进行了分类整理。进入剪辑阶段时,我曾担心:参与共同剪辑的五六位知青朋友,虽先后插队回龙圩,但回长沙后天各一方,各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容易形成共识吗?我们第一次剪辑整整花了4天。我们这些雪染双鬓的老者都在上午九点半前赶到定王台一家影视制作专业公司,中午就近吃中餐,下午一点半前又开始剪辑,直至下午六时多。我们都感到:退休以来还没这么正儿八经地干过。笛兵儒雅,但出语准确、中肯。谢甫发言霍霍,常作肯定式。钱大衡早年以画艺出众离开回龙圩谋职,后在潇影从事舞台美术多年,注重从技术方面发言。周兰颇具艺术潜质,尤善解人意,说话温婉得体。每当众人七嘴八舌,实施剪辑的姑娘面有难色时,我让最熟悉情况的一人发言,其它人补充修正。大家都为大局和原则,求同存异,保持克制,采取包容的态度,没有出现意见对峙,争吵不休,始终保持和谐的局面。
观看样片时,我们邀请了几位知青朋友参加。其中有当年担任回龙圩新思队队长的周铜钧(他曾被推荐上北京大学,后在省广播学校工作)。观看样片是那天下午一点半,时当盛暑,但十多个老知青都在下午一点半前赶到样片的播放地妙高峰。此后,我们一鼓作气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修改。刘路明带着新的视频资料参加了专题片的修改。最后这次修改,使《梦升起的地方》增加了新资料,获得了进一步提升。当我们看完样片最后一幕时,参与最后修改的六个人松了一口气,都出自内心地说:“可以了”。黄昏中,我们离开了定王台。
《梦升起的地方》在知青中很快有了反响。我觉得,摄制《梦升起的地方》体现了回龙圩知青的义工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对我来说,仿佛是一次心灵的畅游,我又畅游在回龙圩的秀美风光中,畅游在乡情亲情友情馥郁的海洋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