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春游曾国藩墓”

我们决定利用开学前不多的空闲时间到曾国藩墓一游。从学校出发,沿着潇湘大道向南行驶,很快穿过坪塘镇,沿江继续南行,直到看见“长沙市水泥厂的大门,右拐穿门而过,顺着水泥路一直往前行,

DSC_0239.jpg

直到看到一个岔路口,右边的路旁有一颗百年老樟树,在树下有一个土地公庙,翻旧如新,香火一直不断。
DSC_0324.jpg

IMG_4411.jpg

DSC_0334.jpg

DSC_0330.jpg

沿着右边这条路一直向前走,看到山川远处的伏龙山,即曾国藩的墓葬所在地。

DSC_0316.jpg

不过我和我哥哥都对伏龙山的名称产生了疑问,因为按照文字狱的规则,这有点犯上的嫌疑。不过LD坚持说,此地就叫伏龙山,估计也没错,因为她对曾国藩的研究毕竟比我等要深。再深究,这里原来是善化县平塘伏龙山,曾国藩下葬于此地后,此山易名为狮峰山,看来还是有点避讳。照片为证:
DSC_0310.jpg

DSC_0313.jpg

曾国藩墓位于湖南望城县坪塘镇(现改属长沙市岳麓区)桐溪村伏龙山,距坪塘镇中心区约4公里。据史料介绍,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午后,他与长子曾纪泽散步于署西花圃,突发脚麻,被扶回书房,已不能言,端坐三刻溘然而逝。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灵柩运抵长沙后,当年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改葬于善化县平塘伏龙山之阳,即今长沙市岳麓区坪塘镇桐溪村伏龙山南,与是年仙逝的欧阳夫人合葬。
墓地附近的桐溪寺古称兴国寺,为唐代振朗禅师创建。该寺掩映于绿树丛中,建筑宏伟,楼阁玲珑,三道大门,宽敞明亮,为唐代名刹。不久,寺毁,至宋复建,名曰伏龙庵。寺周有八景:盘龙松、集贤桥、象王岭、谈经石、狮子峰、桂花井、金盆岭、万寿亭。至明末,寺又毁。清代,经天岩应适禅师募缘重建,改名桐溪寺,因山后桐林茂密、寺前流水潺潺、山清水秀、环境幽雅而得名。鼎盛时期,桐溪寺有房100余间,香火缭绕。民国以后,寺庙日渐凋零。
DSC_0302.jpg

DSC_0251.jpg

DSC_0252.jpg

墓地曾于20世纪50-60年代遭到损坏,御碑亭、墓庐被毁坏,麻石构件被当地农民移作他用,1980年代遭到盗掘。1992年望城县文物管理所在当地成立了曾国藩墓保护小组,1993年曾国藩墓先后被列入望城县文物保护单位和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其墓园自1998年开始开始规划修复, 第一期工程从2000年初动工,于2002年完工。据说今年会开始第二期修复工程,要修成曾国藩文化园,估计会要收费了。
墓地正前方山脚处原有古银杏、罗汉松各两株。其中银杏树有三百年以上的生长期,罗汉松的生长期也过百年了。前些年我第一次到这里的时候,这四颗古树都还在,但现在银杏树只剩下一颗了,好在两颗罗汉松都还在,蓊郁茂盛,有点像山门似的。
DSC_0247.jpg

DSC_0254.jpg


学着路旁的石像拱手而立。
DSC_0266.jpg  
据文献介绍,墓葬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墓冢原系用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浇而成,墓围直径约5米,花岗石围,高2米。茔地砌花岗石罗围,并立碑三通,汉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刻楷书碑文“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附碑均为龙纹浮雕。墓前有拜台、墓坪。
DSC_0281.jpg

曾氏后人祭先人,
DSC_0279.jpg

向当地村民打听修复工程的远景。
DSC_0284.jpg

经26级台阶下接一大墓坪约200平方米,墓坪上东西两侧各立石阙一个,分别刻“曾太傅墓东阙”、“曾太傅墓西阙”。
DSC_0271.jpg

DSC_0268.jpg

DSC_0270.jpg

 
从曾国藩墓走下来,沿着乡间土路散步,轻松惬意。
DSC_0292.jpg

IMG_4399.jpg

农村的生活质量开始发生变化,路边不时能见到垃圾池,
DSC_0301.jpg

立春了,花草树木都长出了嫩芽,散发着春的气息,引人留步,
IMG_4397.jpg

DSC_0273.jpg

DSC_0274.jpg

DSC_0307.jpg

尽管我听到笋子就头大,却很喜欢竹子。只是觉得尽管还没到春笋出土的季节,这里的竹子表面却有一层薄薄的白粉,看上去有点像刚出土的新竹,
DSC_0299.jpg

DSC_0262.jpg

DSC_0261.jpg

在闪光灯下,这些被鸟啄残的女贞子,看上去有点怪怪的。
DSC_0287.jpg

WJK看到路旁柚子树掉下的柚子没人捡,坚持要破开一个柚子试味。结论很简单:要是好吃,这些柚子早就没踪影了。
DSC_0312.jpg

DSC_0332.jpg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一直走到岔路口的大樟树,大家坐下来稍事休息,然后就开车回家了。
IMG_4418.jpg

DSC_0335.jpg

IMG_4415.jpg

 

曾国藩的孝心 也真算到家了。
何处黄土不埋人?话是这么说,对于他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要真正做到很不容易的。

TOP

      谢谢指教。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举,自择墓地而不归葬于祖坟,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了不得的决定。

TOP

回复 4# 笔架山人

 

回笔教授:

据说曾国藩年事渐高时,也想为自己准备风水宝地,曾委嘱弟弟曾国荃在老家湘乡曾家祖坟(曾祖父竞希公墓地)周围为其踏勘墓地,结果曾家祖坟范围内上好的位置已经用完。倒是曾的父母的墓地附近有一处,但空间太小,如果将父母的坟地往外移动,可空出一大块地来。曾国荃向曾国藩表达了此意,但曾国藩坚决不同意,认为不可以让父母灵魂受扰。后来他告诉曾国荃,早年办团练时曾在长沙郊外看上了一处地方,遗骨不用再运回湘乡,就安葬在长沙郊外。

TOP

有人高度概括了这位威震一时的湘军首领:

 

“文能应试,武能杀人”。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毛泽东

TOP

      曾国藩这个人了不得,我以前曾看过他给朝廷奏折的原件,字很有特色,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极有条理,文字的口气也极为妥当。他的家书好像岳麓书社出过,也极好,现在的干部们看后肯定会感到惭愧。

      他为什么没埋到湘乡他的祖坟那里去呢?谁知道,请指教一下。

      好地方,还没去过,以后一定去看看。

TOP

为什么看不到照片呢!

 

更正:看到了,原来是内容详实丰富,一时打不开。

TOP

回复 1# jlhuang DSC_0281.jpg

 

谢谢楼主的介绍!70年代中后期,我曾在市水泥厂子弟学校教书,当时去曾国藩墓地就是这个样子。想不到现在修得这么好了!是啊,文物古迹是要好好保护!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