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至善村无任何关系,但我认识原住在那里许多老人,因为新至善村是师大老师的老宿舍,而师大的党外知识份子特别多,我恰恰从事这方面工作,因此与新至善村是很有缘份的。比如陈孝禅教授家里我经常去,邹声扬家里我也经常去,还有一些老教师,只要与民主党派有点关系,不管是哪个党派的,我一眼便可认出来。新至善村里的第二代也有许多熟悉的面孔,例如已经逝世的陈湘生就是曾经与我下放同一公社的知青,下到同一个公社的李畹梅也是新至善村的第二代。因此我一直在以浓厚的兴趣读着去西奇的长篇连载,看完这集,又眼巴巴地等待着下集贴出来。
对新至善村的回忆,也是对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群落的追忆,从这个村子里发生的一件件看似平凡的事,无不与当代中国的剧烈社会变化相关,如果若干年后有人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经历,这就是最好的最真实的资料了。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似乎是写他自己所经历的史事,但事实上折射出来的是社会的变迁,当然那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眼里看到的变迁。《新至善村》不也是如此吗!不同的是,去西奇的经历决定了他的文笔更加平民化,生活味更浓,可信度更强,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种种变化,时间越久,这些文字的价值就愈显珍贵。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经历的世界罕见,而新至善村发生的一件件、一桩桩事儿,无一不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苦难生涯和报国矢志。我毫不怀疑,去西奇是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倘若我们都像去西奇一样少发些议论,多做些实事,将会为历史留下多少真实的资料啊!佩服靖县的知青朋友学识超群,思维深贅,期待能够在这里看到更多的类似《新至善村》一样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