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读吧] ★《杨福清:是谁把主人变成商品?》【知青公共频道 黄埔后裔】
是谁把主人变成商品? 杨 福 清 对《白毛女》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尽人皆知,有的看过电影,有的看过戏剧,即便有90后的年轻一代没看过电影、戏剧,也会听老师、家长讲过,对《白毛女》的故事,应当说是无人不晓。大凡读过这部文学作品的人,都会对它精辟、鲜明的主题思想感会至深,既——“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但我今天要探讨的问题,虽然不是“白毛女”,却又胜似“白毛女”,或者说是更有普遍意义的“白毛女”,既——“是谁把社会主人变成了市场商品?”
人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就是商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把劳动者变成了社会的主人。可是到了今天,劳动力是不是又成了商品呢?如果是,又是谁、是啥,把曾经是社会主人的劳动者又变成了商品?——而这,在今天的条件下是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和认真探讨的课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实现了公有制度下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全社会都以劳动为唯一的公平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消灭了资本剥削,实现了真正的人人平等。从而,劳动光荣、尊重劳动成为社会主义的新时尚,从此,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劳动者成了真正的社会主人。
1960年开展了全军、全民的忆苦思甜教育运动,教育的议题就是“旧社会穷人为什么穷、为什么苦?富人为什么富、为什么狠?”结论是: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劳动力也就由商品变成社会主人了,从而也就消灭了剥削,挖掉了“穷根”、“苦根”。通过忆苦思甜教育,使广大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的政治觉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认识到了旧社会穷人之所以穷不是因为“命苦”,而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让货币成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雇佣劳动制度才是穷和苦的根源。所以,他们无比痛恨旧社会,无限热爱新社会,认识到只有在公有制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才能由商品变为主人。
但是非常可惜——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只坚持了30年!——当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之后,党的宗旨就在改、开中动摇了——马列毛主义变成了“中国特色”,共产主义的目标变成了“小康”,公有制变成了私有制,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于是乎,劳动者就从社会主人的地位又变成了在劳务市场上自卖自身的商品,从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游戏规则又开始大行其道了!
其实,事情就是如此简单、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使劳动力成为商品,社会主义社会使得劳动者成为主人;“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又把主人变回了商品——如此一个周期——这对劳动者来说,对革命的共产党人来说,改革是使社会前进了还是倒退了?应当是一目了然的! 那么,这件事应当怪谁呢?依我看,第一要怪“理论创新”。毛泽东主席生前一再教导我们:“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可是,对于这个认识,在我们党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同的。也就是说在我们党内,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是每一个党的领导者都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由于中国革命是从反帝、反封开始,因而,在旧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是主流革命派;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依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因而,资产阶级民主派进入共产党内则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反帝、反封目标是一致的;而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革命目标和立场就明显不同了:无产阶级站在劳动者立场,反对剥削,以资产阶级为革命对象;而此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则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应当集中全力发展生产了。于是,一个新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突出出来了,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派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反对剥削、消灭资本,并把资产阶级作为继续革命的对像;资产阶级民主派则反对无产阶级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让历史永远停留在资本主义时代。而要阻止无产阶级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就必须搞“唯生产力论”和“阶级斗争熄论”。所以,无论是以前的“走资派”还是今天的“资改派”,他们的一切“理论创新”无一不是围绕“唯生产力论”和“阶级斗争熄灭轮”进行的。所谓的“中国特色”就是这种“理论创新”的产物。
其实“中国特色”的出笼还是煞费苦心的:
首先是“初级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的特点第一是公有制,第二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依然以公有制为基础,但不再是按“劳”分配,而是在物质极大丰富、觉悟极大提高的前提下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了。马克思并没有把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再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因为马克思的初级、高级概念只在于“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指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区别。而某公的“初级阶段”却偏偏在社会性质上做文章,混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混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本质区别,而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私有制阶段”——这纯粹是骗人的鬼话!人们不禁要问:社会的私有制阶段能叫社会主义吗?由此可见,某公的“初级阶段”,其实就是资本主义阶段!
其次就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主人;市场经济,劳动力是商品,怎么能把二者合而为一?去年我在旗帜和乌有网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鸡下的怪蛋》,中心意思讲的就是:是社会主义就不是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就不是社会主义。这不是语文意义上的词语组合,而是两个对抗性事物的互不相容!当然,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也要货币流通、商品交换;但有市场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改革之前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货币不成为资本、劳动力不成为商品。这是区别有剥削、没剥削,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因素。而“中国特色”则正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混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进而变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
其三是所谓的“小康社会”。“小康”是什么意思?在《辞海》里,“小康”与“大同”是相对、相反的词。是儒家所说的比“大同”理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廓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设置)田里”等等。——这不就是那种“几亩地、几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和“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封建和小农式的经济形态吗?难道共产党人就是以此为“奋斗目标”?这哪里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应有之意?恐怕连资本主义都不屑一顾的东西,居然在今天成了某些人的“创新理论”!真没想到,今天这些“走资派”、“资改派”们在理论上居然贫乏到了如此地步!
中国的事坏就坏在那些不懂马列、硬装马列的政治骗子的身上了。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因而也就不可避免的总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看问题、想事情,他们与马列毛主义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格格不入的。但是,为了骗人,他们又不得不披着马列的外衣,修正马列的观点。比如关于阶级斗争问题,他们嘴里不承认它的存在,但他们却在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着这种斗争。所谓的“阶级斗争熄灭论”,正是他们麻痹无产阶级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和手段,目的正是为了掩盖他们对无产阶级所进行的一切斗争!
其四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他们硬说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说白了,这不就是“生产与需要”的矛盾吗?如果人类社会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那么,动物世界不就是“生存与需要”之间的矛盾吗?那人类社会的矛盾与动物世界的矛盾又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看到,动物之间的矛盾根本不是“生存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而是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之间的矛盾!
讲社会矛盾不能离开社会讲矛盾。人具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很明显,生产与需要的矛盾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才表现为人们的社会关系。而只有表现社会关系的矛盾才能称之为社会矛盾。家庭矛盾表现为或夫妻矛盾、或婆媳矛盾、或老人孩子之间矛盾等等,不可能是“全家收入”与“全家支出”之间的矛盾。而必然是谁花的多与谁花的少之间的矛盾,是“谁与谁”之间的矛盾,而绝不可能是抽象的“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我真不明白,这么大的一个明显的理论错误居然能存在三十多年而不纠正,甚至还要继续硬着头皮挺下去,坚持不改!我倒要看看这个问题到“十八大”的时候还怎么说!
理论创新一定要前进而不能倒退,一定要科学而不能荒缪。社会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理论谁新谁旧?究竟是劳动创造社会财富还是资本创造财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一定会消灭资本,而资本却永远都无法消灭劳动!劳动不仅能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也能改造自己,劳动者必定会主宰世界!
2011年4月9日
|